三伏天艾灸有哪些作用

  三伏天艾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的一種傳統療方,這對養生保健起到很大作用的。那麼三伏天艾灸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三伏天艾灸的相關作用,歡迎閱讀。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

  1、解暑,祛溼,祛寒,降火

  因為艾灸補充的的是元陽之氣。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因為體內寒、溼氣重的緣故。中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溼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醫裡治療各類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溼,才是有效治療,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溼邪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裡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2、身心舒暢無比

  這就是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空調、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火力充 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 力、抗打擊力強。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就是正能量很強的人,是真正意義的健康 特徵,是身心健康寧靜所表現出的感染 力、影響力的強大能量場和安全感的人。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 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所以說,古大德醫 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3、祛病癒病快速,根除一切疾病根源

  寒是萬病之根,溼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 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於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溼,打通經絡。

  4、 延年益壽

  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 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氣、陽 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5、修心養性

  從因果的角度講,人的脾氣不好,容易生氣,害怕、膽小,計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煩躁不安,無緣無故發火,莫名其妙煩惱,疾病纏身,慢性病、疑難病,長期依賴藥 物疾病,身體有說不清的難受卻查不出原因…事業障病,冤親債主病。

  從中醫的角度講,是風寒溼暑燥火等邪氣所致,那麼,夏季艾灸,人體正處於散發的時令, 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那麼,風、寒、溼、暑、燥、火等邪 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淨,身體得以輕鬆,心胸逐漸開闊,病痛逐漸解除,理解力逐漸增強, 智慧越來越多,身心清淨,身體輕鬆,寧靜自然。人體是小乾坤,清淨的身心與天地感通。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 能強健身心,真正意義的修心養性。

  三伏天艾灸養生注意事項

  1、合理選擇灸量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灸量的控制。如果是直接艾灸應該選擇小炷或中炷;間接灸則用中炷或大炷。另外還可以根據年齡、體質強弱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灸量。

  2、合理選擇體位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正確、合理的體位。一般以舒適、自然,全身能夠放鬆的體位為宜。如果是體弱年老的人三伏天進行艾灸要避免選擇瘢痕灸以及天灸,來避免因為疼痛暈厥。

  3、合理選擇時間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時間應該控制在3~5分鐘,一般說來,如果是四肢、胸部施灸時間要短一些,腹背部時間可以稍長一些;老人、小孩、婦女艾灸時間稍微短一些,青壯年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

  4、合理艾灸順序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一般的順序是先上後下,先背後腹,先頭部後四肢,在經脈選擇上是先灸陽經再陰經等等。要注意順序不可隨意顛倒,以免引發意外。

  5、艾灸注意保暖

  三伏天進行艾灸的時候要注意身體保暖,儘管三伏天天氣很炎熱,但是艾灸的時候仍然要避免著涼,特別是要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的情況下避免穿堂風吹。

  6、灸後正確調理

  三伏天進行艾灸之後一定要正確進行調理,比如注意區域性的清潔乾爽。特別是在艾灸之後如果是出現了操作不當引起的區域性燙傷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瘡弄破,如果已經破潰要及時繼續消炎處理。

  三伏灸常用穴位

  1、後天之本,氣足之源——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足三裡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在臨床中,氣虛血虛首選足三裡、消化疾病首選足三裡。

  2、任脈穴位關元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簡便取穴,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

  關元穴的作用:溫腎陽、提性慾,補虛,壯陽的作用。關元穴是小腸經的募穴,也是脾經、肝經、腎經、任脈的交穴。位於下焦,內有腎臟、小腸、膀胱、婦胞宮、前列腺等臟腑組織,故有統治三陰經、任脈諸經疾病。

  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補一身之元氣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從古到今都把此穴作為保健要穴。

  3、人體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闕

  神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我們知道,胎兒在母體的時候,是靠臍帶連線到胎盤接受母體的營養,古今以來,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闕的保養,稱神闕為人體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本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對消化不良、腹洩、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