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宮後能艾灸有哪些作用

  艾灸是中醫鍼灸療法中的灸法。女人刮宮後可不可以艾灸呢?艾灸的方法是什麼呢?現在,小編來告訴你艾灸對女性的作用。

  刮宮後能艾灸嗎

  艾灸作為一種外治方法,能起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散寒除溼、補益氣血的作用。應用艾灸方法進行刮宮後調理,可以有效緩解女性的諸多不適症狀。而且中醫認為婦女刮宮後多會出現身體虛弱,一般氣血虧虛或者肝腎不足的情況居多,結合女性的年齡來看,刮宮後很有可能是氣血虧虛,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頭暈心慌,失眠健忘等。所以治療當補氣養血,可以做艾灸來調理氣血,灸足三裡,關元,氣海,脾俞,胃俞等,經常艾灸可以調理身體不足的氣血。所以說,刮宮後可以艾灸。

  艾灸對女性的作用

  改善月經不調,提前:艾灸是通過回陽固脫,溫補陽氣,來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解鬱散肝氣達到身體平衡,可改善內分泌失調,讓子宮卵巢神經活躍達到改善。

  月經推後:艾灸,散寒祛溼提升陽氣,改善血塊排不出,子宮痰溼太重造成月經不暢,艾有通經絡調氣血,祛溼活血之效。

  宮寒不育不孕:艾灸是通過遠紅外線加艾絨溫熱子宮,散寒,改善血液迴圈,灸相應穴位可提升子宮溫度和活性。

  婦科炎症反覆:艾灸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幫助人體自身來修復及代謝。

  短暫性閉經,幾月未見紅:艾灸可以有效緩解情緒,放鬆神經通過艾灸溫熱子宮,啟用子宮收縮,內膜才會有節律性脫落,肌瘤大部分是由於子宮內月經排不乾淨導致長期堆積,長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宮內的垃圾惡露清出。

  刮宮後艾灸的方法

  刮宮後女性做艾灸可取純淨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釐米長、20釐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釐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藥條。

  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面板1.5-3釐米左右,進行燻烤。圖150。燻烤使患者區域性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面板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區域性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區域性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雀啄灸

  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面板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施轉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