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物插圖可愛的圖片作品欣賞

  兒童讀物插圖根據兒童成長的年齡階段所表現的不同心理特徵,兒童讀物中插圖的造型也要有相應的特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1


  2


  3


  4


  5

  外國與中國教育成為創作價值的區別

  兒童讀物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得到社會、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讀物在不斷髮展,兒童讀物市場也出現了新情況:外國兒童讀物明顯佔優勢而我國兒童讀物處境尷尬;目前兒童讀物市場的行銷旺,圖書主要以“套書”為主;家長選擇兒童讀物的盲目性及對兒童讀物利用不充分等。通過對以上原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能使我國的兒童讀物健康發展並走向世界。

  《哈利・波特》為何具有如此魅力,其作者羅琳女士的一席話頗為耐人尋味:兒童讀物不是教科書,其目的不是要教會孩子們什麼特定事物,這不是文學的特性,人們確實能從文學中得到一些東西,但可能只是教給你如何開懷大笑,而並非每次都像打你一個耳光一樣讓你吸取教訓。是的,這正是我國兒童讀物所犯的最嚴重錯誤,兒童作家總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讓孩子們學到些什麼,明白或懂得什麼,這也與我們的傳統兒童觀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是一個注重“詩教”的國度,對讀者進行“詩教”,強調“文以載道”,這是歷史文化人普遍遵循的一個原則,雖說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包括兒童讀物在內的中國文學發生了巨大改觀,但“文以載道”作為一種傳統的文藝觀併成為過去,它仍然有著極強的粘合力,仍然或明或暗地影響。左右著人們的創作思想。傳統的“文以載道”思想為“教育”的兒童讀物提供了理論依託,這是歷史的緣由。從現實方面看,由於片面強調文藝從屬於政治,文藝為政治服務,人們判斷作品的優劣往往以直接的政治效果為標準,這從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兒童讀物的教育性。

  客觀地說,教育之於兒童讀物並沒有什麼錯,兒童讀物當然需要教育,但問題在於“教育”的兒童讀物往往無限度地誇大教育性,乃至以“教育”涵蓋了兒童讀物的所有屬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