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有效預防月子病

  坐月子期間的保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女人在月子期間患上月子病,並且沒有治癒的話,這種病痛會伴隨女人一生,危害甚大。本文是小編整理的預防月子病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怎麼預防月子病

  1、小心寒氣:產婦在產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風或是喝涼水,飲食方面也不能吃量或刺激性的食物。產婦平時要特別注意避免身體勞累或精神刺激。正常分娩的產婦,剖腹產、自然流產後的產婦,都有患月子病的可能,因此一定要注意。

  怎麼預防月子病 坐月子需避開這些誤區

  2、不要過度活動關節: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後都會出現小問題,產後2-3周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

  3、服用產後補藥:中藥中的產後補藥對補充產婦氣血、幫助產婦產後快速恢復、預防產後病效果顯著,但必須在惡露排淨後服用,堅持寧遲勿早的觀念。因為在惡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補藥反而會誘發產後風,可以煎服具有補充體力之功效的人蔘、黃芪、當歸、熟地黃之類的藥材。

  4、食用適當補養食品:預防產後風的食品有鯉魚、豬蹄、南瓜等。但補養食品不能一次服用太多或者只吃一種。

  5、休息調養與運動:剛分娩後,產婦十分疲乏,所以,頭兩天內應當好好臥床休息。雖然臥床休息。但仍須多翻身、多活動。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起床之前要先坐起片刻,不覺頭昏才可下床。

  注意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開闊、少思少想,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涼水刺激;避免過度勞累,月子裡可多做俯臥、胸膝臥位,幫助子宮保持前傾位;多做加強盆底肌肉彈性的縮肛運動;請保健醫生指導做產後健美操。

  坐月子應避開的誤區

  1、誤區一:應忌口

  許多地方的產婦都有忌口的習慣,諸如牛羊肉、魚蝦類和其它腥羶之物都不準吃。其實,產後需要充足而豐富的營養素,主副食都應多樣化,僅吃一兩樣食物哪能滿足身體的需要這也不利於乳腺分泌乳汁。因此產婦千萬不要自已堵了自己的“嘴”。

  2、誤區二:菜越淡越好

  怎麼預防月子病 坐月子需避開這些誤區

  有些“土政策”這樣規定:不讓產婦吃鹽——在產婦產後的前幾天,飯菜內一點鹽也不放。事實上,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略吃些鹽對產婦是有易處的。由於產後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產婦體內容易缺水和鹽,因此應適量補充鹽分。

  3、誤區三:湯比肉有營養

  產褥期應該常喝些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以利於泌乳,但同時也要吃些肉類。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4、誤區四:不能刷牙

  產婦比一般人更應注意口腔衛生。由於產婦進餐的次數多,食物殘渣存有留在牙齒表面和牙縫裡的機會增多,而口腔感染還是產褥感染的來源之一,因此,許多產婦在月子裡不刷牙是不對的。產婦應該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如能在每次進餐後都刷牙、漱口,對健康更為有利。

  月子病是怎麼形成的

  婦女產後,因妊娠引起的身體變化及分娩引起的體力損失、出血等症狀,產婦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態,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如此期間調理不當,就有可能會產生月子病。

  分娩時如產婦妊娠末期患有陰道炎、臨產前不久洗過盆浴或有性交史,或產婦所用物品特別是會陰墊不清潔,或助產人員無菌操作觀念不強,陰道檢查次數過多等情況,易引起產褥感染。分娩後,產婦的子宮頸、陰道和外陰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特別是子宮腔內胎盤附著處不可避免地留下較大的創面,這給致病菌引發產後感染提供了途徑。此外,由於某些異常的妊娠和分娩情況,如貧血、早破膜、產後出血等,可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也給產後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1.亡津失血,由於分娩用力、出汗和產傷或失血過多,使陰血驟虛,加之產後調養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陽氣浮散。

  2.瘀血內阻,產後元氣虧虛,氣血無力,氣滯血虛;或產後百脈空虛,易感外邪,寒邪乘虛入體,血為寒凝,以導致惡露不暢,留而成瘀;或復因產前即有氣鬱血滯,以致瘀血內阻;或因產後餘血濁液生瘀滯,或胞衣殘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導致瘀血內阻,敗血為患。

  3.外感六淫或飲食房勞所傷,產後氣血俱傷,元氣受損,正氣減弱,即所謂“產後百脈空虛”,因身體虛弱,稍有感觸,或產時、產後調理不慎,均可導致臟腑功能失常,變生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