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國學要怎麼入門才好呢

  剛剛開始學習國學的你是不是比較迷茫,那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想要學習國學,以國學經典為例,就是要把這些經典先把它文字熟透,想要了解,再讀註解不遲。到那時,一字一句一章一遍去理解,不僅不覺得難,反而會在融會貫通中,證實了‘學而時習’之樂。

  那麼怎麼能夠熟悉這些難懂的文言文呢?俗話說,半部《論語》走天下,我們就來先來讀《論語》吧。據歐陽修的統計,《論語》有15900多字。以普通人的速度,用每分鐘200字相除,,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讀完1遍。起初會感到有些拗口,讀到第一二十遍以上,漸漸順適,甚至40分鐘或者30分鐘就讀完1遍。讀到100遍幾乎能背了。

  具體讀法如下:因為《論語》各章各自獨立,所以可以分開來讀,有五分鐘10分鐘,甚至1分鐘2分鐘,只要身邊有一本《論語》,隨地都可以翻開來讀。可以在生活周遭,到處都放一本《論語》,每本各有它的進度,每本書中備一張書籤,讀到哪裡,夾到哪裡,下次再接著讀下去,直到讀完。每讀完一遍在書末劃一條線,讀完五遍就寫一個‘正’字,等到劃了20個正字,就是一百遍了。

  通一經,則可通群經,《論語》讀一百遍了,會有人想接著讀《老子》《老子》5144字,半小時讀完一遍,有人想要再讀學、庸《大學》1906字,《中庸》4056字,合計不到6000字,半小時也可以讀完一遍。或唐詩或《詩經》、《易經》皆無不可。甚至,只將《論語》多讀多讀亦可。程伊川曾說:‘某自十七八讀《論語》一書,當時已曉文義,讀之越久,但覺意味深長。'即《論語》一書,可陪你一輩子。”這就是王教授書裡的原文。

  此法可以自己立志讀,可以夫妻相約讀,可以親子讀,可謂是親子同讀聖賢書!或要約兩三知己讀。

  國學涵蓋的內容可謂廣泛,希望我們能從讀國學經典這種老實讀經辦法開始,來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國學入門需要讀哪些典籍

  儒學最開始先學習《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這些比較基本,也好理解。

  道家先學習《道德經》、《莊子》

  佛學先學習《心經》,當然可能有些人對佛學不信仰,可以不學。

  儒學的經典就夠學些日子了。

  三字經,有錢文忠講解的,百度文庫中有下載,可以參考。

  《論語》我認為南懷瑾講的挺好的,他的書叫《論語別裁》,百度文庫中也有下載,另外,他講的其他也不錯,如《老子他說》、《孟子旁通》等等。他的書網上都有全本的,可以用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