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今讀讀書心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裡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我們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都學過《論語》,但當時也只是應付考試,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裡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今年寒假,我收到學校的禮物是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我心裡一陣竊喜,因為這正是我想讀的書!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平凡的我雖然從不需要考慮“治天下”的大事,但是對《論語》的魅力卻十分嚮往,而且書中講自身的修養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所以閒暇之餘,我總愛背幾則論語,慢慢咀嚼其中蘊涵的道理。李澤厚先生的這本《論語今讀》視點獨特,是自已心中所理解的孔子思想,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翻開書,第一章“學而第一”熟悉的句子映入了我的眼簾。但是李澤厚先生的解讀遠遠比我的理解深刻的多。對我熟悉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作者談到與西方“罪感文化”、日本“恥感文化”相比較,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精神是“樂感文化””。“樂感文化”的關鍵在於它的“一個世界”即此世間的設定,即不談論、不構想超越此世間的形上世界哲學或天堂地獄宗教。它具體呈現為“實用理性”思維方式或理論習慣和“情感本體”以此為生活真諦或人生歸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準宗教體驗。“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乃華夏傳統的精神核心。為講明這“樂”,李先生還引申了陶淵明思念朋友的詩,以體現真正友誼情感的快樂。

  讀《論語今讀》對於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有很大的啟發。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不刺激便不能啟發,不疑慮便沒有發現。指出桌子一個角,不知道還有另外三個角,我也就不再說了。”

  孔子的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實施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必須抓住合適的時機、把握好“度”;二是實施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必須明確要求、觸類旁通。

  “憤”是學生經過思考理解了教學內容中的部分意思,但又未能徹底弄明白而產生著急的心情;“悱”則是學生經過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時,卻又找不到恰當的言語來說清楚自己的意思因而十分著急的情形。以前我們在教學時往往在學生“憤”與“悱”的時候,不是點撥,讓學生去悟。而是著急於學生吞吞吐吐的話語,替學生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如果學生處於“憤”與“悱”的狀態時,教師先給學生講解課文和點撥學生表達。針對那些“似懂非懂、似會非會”的東西因勢利導、啟發點撥,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迫切地希望通過主動學習來掌握它。

  就這樣由自己喜歡的孔子及弟子的言論到李澤厚先生解讀,通過先生的指引,我深入論語的精髓和意境之中,連帶著發掘自己意識深處的文化皈依與人生目標。,感覺《論語今讀》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讀它的過程,也就是同先生交心談心的過程,先生以其敏銳的視角、淵博的知識與沉重的人生經歷,給我們閱讀論語,審視自我,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戶,因此,這本書我讀得很慢,邊讀邊思考邊學習,感覺對論語的理解越來越多了。

  篇二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

  在開篇的"天地人之道"裡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於天地的永恆,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質量,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態度積極,和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多方面又十分精闢的道理,乃至讀完,行人處事的一切尺度,豁然於眼前:

  處世:"以真報怨,以德報德,率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因為內心的坦蕩,自信,泰然而自內向外油然而生的從容,寬容.但這種寬容變有尺度,並非毫無原則的謙讓,寬恕,而是以真報怨,以德報德.其實面對自己過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當時有過許許多多的情緒,可是走過來回頭再看的時候覺得其實也沒什麼,不管是幫助愛護自己的,還是曾經嘲弄甚至傷害過自己的,都不過是人生的一種經歷而已,處世為人,除了要感謝幫助愛護自己的人,同樣也要感謝那些嘲諷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因為只有他們的嘲諷才更讓人感覺至深,才更人覺醒與自強.

  交友:"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是對我們的忠實勸告,並提醒我們廣交益友,不交損友,在與人相處的分寸把握上應"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麼才是"淡如水",水的純淨與清徹.

  對待事業:"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並且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不是語言的力量.

  通篇讀完綜合發現,書中頻頻出現的一些詞語定,坦蕩,溫暖,從容,樸素,和諧~~其實,這些就是本書所要告知我們的為人處世的真諦.夜以繼日裡,我終於讀完了它,合上書的剎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開啟心靈枷鎖的鑰匙.這些枷鎖是虛妄之想的枷鎖,庸人自擾的枷鎖,面對不順,不公,不義,不禮而只知一味或憤慨,或憂鬱,或禮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極避之的枷鎖.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處世,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種種,給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間與遐想的餘地.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

  篇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裡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是說:幾個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曾經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說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說的。

  在《論語》裡對曾經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巨集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汙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著我們華夏大地。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通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