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讀書心得

  通過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情語,理解作者的情感,達到作者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的共鳴,從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維過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開的,在此分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最近讀到一些關於語文教學的文章,學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語文教學方法有關,而語文教學方法論是和辯證法分不開的。在這裡我想從辯證法的角度談談中學語文教學方法論。

  一、整體與部分

  有人提出“語文教育整體觀”。所謂語文教育整體觀,除了教材內容之外,在教學上,強調閱讀教學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

  如何理解閱讀教學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從閱讀一篇文章來說,如果是強調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過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必須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因為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閱讀***整體***——分段閱讀***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體***。因為一篇文章是有結構的,是分段構成的,篇和段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一段之中,是由詞句表達的,段和詞句也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讀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當然,在讀某一段時,必須明確該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讀某一句話時,必須明確該句在這一段中所表達的意思;最後達到對全篇的理解。從學生的作文來說,一般也要從造句開始練習,再寫片斷,最後寫整篇文章。如果是整體輸出,從一年級就要寫成文章,豈不是要求過高了?

  關於閱讀課要“讀整本的書”。讀書和學習閱讀是否有區別?學生的課外閱讀當然要讀整篇、整本書。但是中學的語文課不能強調讀整本的書,整本書也只能節選作為教材。閱讀教學要教學生學習閱讀,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體讀。不能因為強調整體而忽視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視了整體,必須是整體——部分——整體地去讀。

  二、分析和綜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體性的特徵,思想的發生是整體的……有機的思想的整體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是相關聯的,認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讀書就要“整體輸入,整體輸出”。這裡將思想與思維方法混為一談。分析與綜合是人的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是彼此相反又緊密聯絡的過程。學生學習語文離不開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語文教學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讀全篇課文之後,分段學習:讀段時要理解段中的詞句。其優點,可以對字、詞、句、段所表達的思想內涵理解得具體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處,過多運用分析法往往忽視對全篇課文的理解和運用,容易削弱語文教學的整體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時期由於語文教學過於提倡分析,造成語文教學出現支離破碎的語言堆砌傾向,這是我們不贊同的。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如一隻瓷花瓶,整體觀賞十分美麗,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會失去花瓶的美。同樣,一篇文章,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才能體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讀一篇文章的目的,從理解的角度講,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內涵,理解字詞句的目的也是為了能讀懂全篇。從運用的角度講,學了語言就是要會表達,學會說話、作文,學習遣詞造句,也是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中學語文教學必須著眼於整篇,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語文教學的綜合方法,就是著眼在篇章的讀寫和積累上。閱讀中,重視對篇章內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訓練中,重視全篇的朗讀、默讀、背誦;作文中,重視思想內容的正確性、謀篇的完整性。這是其優點。目前在扭轉過多的分析時,強調整體和綜合是正確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為語文教學的綜合法,其不足之處,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夠,往往也影響對篇章的理解,如果連一句話都表達不清,也難寫出通順的文章。就如編織器物,如果原材料質地不好,必然會影響編織器物的完美。所以著眼全篇,還要打好字詞句的基礎。不能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最完善的辦法是在語文教學中將分析與綜合結合起來運用:既著眼於篇,又要把字詞句基礎打得牢固。語言訓練,並不是只作語言分解性的訓練,對中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綜合性語言訓練;進行讀書、背誦、作文訓練,積累語言。但是讀書也不能囫圇吞棗,作文有了構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寫。我還是主張:講讀課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經過必要的詞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後必須落實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賞,去運用。

  三、理解和感悟

  自從“課標”制定以後,在語文教學中都很重視學生的語言感悟,這是很正確的。但是大家似乎不願提及“理解”一詞。好像一談理解就給人一種教學的陳舊感。這是有待商榷的。這裡必須明確感悟和理解的關係。

  人的認識是由感知——理解——應用構成的過程。理解是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箇中心環節。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屬於你所有。”學習任何知識,只有理解之後,才能掌握。讀書不理解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語言的感悟、欣賞和運用。因為理解就是將事物內在的聯絡和關係揭示出來,認識事物的本質。語文教學中的理解,就是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間、人物間、人與事之間的關係。要明白一段話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話中的句子讀通,要讀懂一句話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有的詞聯絡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釋。我們反對的是讓學生抄寫辭典上的詞的概念,為了考試去死記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詞,尤其是一些成語,就要先把詞的本義弄明白,再結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說,對語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對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詞句,使重點詞句的內涵具體化為一種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寫的是什麼。***2***對文章內涵的理解。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裡行間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脈絡。通過深入讀書,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內容的要點,還要能綜合地感受思想內涵,創造性地表述課文內容。***3***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通過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情語,理解作者的情感,達到作者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的共鳴。從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維過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開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詞呢?“感悟”一詞,《辭海》上的解釋:“受到感動而醒悟。”也就是說,有所感觸之後有所領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為基礎的。理解達到第三種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動,同時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領悟到一定的道理。還以《背影》的第二、三段來講,只有理解了父親當時所面臨的窘境,才能父親形象所感動,從而才能領悟到父愛的深沉,在情感上感受父親的偉大。所以理解和感悟應統一起來,相互促進。

  語文教學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階段,還要引導學生有所感悟。要觸動學生的感情,使之動情,才能有所悟。學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個性特點,同一件事情,每個學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習個性化發展。

  篇2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中學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中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還是學生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中學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中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資訊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中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中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中學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中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中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中學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中學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中學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

  篇3

  《靠自己去成功》是劉墉專門寫給女兒的書,在這本書中,劉墉和女兒真是無所不談,小到吃飯、穿衣,大到人生、世界……鮮活的語言、平常的故事以及巧妙溶於其中的哲理,讀來頗具興味。而綿藏其中的是父親對女兒成長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不要等成功來敲你的門,要靠自己去成功。

  這本書記錄的大都是作者與女兒之間瑣碎的小事,然而在這一件件事的背後,劉墉發掘出深刻的道理。他的文章就是這樣從平實之中顯現出深刻的哲理,教女深省,教女奮進。

  劉墉很懂得“避而後談”。 在“談獨立”這一章節中,作者列舉了女兒依賴父母成性的事。在敘述中不難發現,父親並未因此與女兒發生正面衝突,每次都是以女兒的講“理”收場。在文後,作者提出了“女大應獨立”的觀點。作者從理論、事實著手,反駁女兒那所謂的“理”。作者的處理方式既起到了告誡女兒的作用,又避免了父女之間的爭端。這種先退後進,以理服人的“戰術”可以說百戰不殆。

  劉墉還懂得“換位思考”。 父女之間存在的所謂的“代溝”是由於他們人生閱歷、生活背景的迥異造成的。然而在“談穿著”裡,作者併為因“代溝”而與兒女發生口角。無論是女兒的“露臍裝”,還是兒子的“耳環”,作者都是以玩笑待之。仔細品讀,在這玩笑中也蘊涵著作父親的一種態度。這樣的玩笑不會激起兒女的逆反心理,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如此以來,本來的一場“代溝戰”就覆滅在愉悅的氣氛中了。文中,作者曾站在兒女的角度分析“潮流”這個敏感的話題,他一直表示理解、通融。作者冷靜的思考、多角度的分析淡化了矛盾,解決了關鍵問題。“換位思考”幫助他了解兒女、走近兒女。 ……

  教育是一門藝術,劉墉用自己精闢的文字、獨特的處世態度詮釋了這門困擾著許多師長的藝術。《靠自己去成功》閃耀著愛與智慧的光輝,是一本能給予我們深刻思考和感悟的好書。

  應該說教材中並不乏古代散文佳作,不知為何心中對《陋室銘》這篇僅81字的散文卻情有獨鍾,那種愛似乎更甚於對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細細品來,原因有三。

  ***一***讀之自然流暢而又韻味無窮

  不知為何,一直以來都有一種頑固的想法:如果文字缺少了聲律的美感,就像音樂缺少了和絃,單調而少豐富的迴響。劉禹錫的《陋室銘》正合了自己的這種口味。我總在想:或許劉禹錫是在一個春色怡人的清晨,一氣呵成寫就這篇《陋室銘》的吧。因為全文如行雲流水,絲毫沒有停頓的餘地,讀來琅琅上口,如金石擲地,口感極佳。再加之全文基本上都押“ing”韻並採用對偶句,同比句,更給人一種一唱一和的感覺,讀之抑揚頓挫,聲情並茂,更為上口。

  然而就在曲終人散之時,劉禹錫卻讓音樂在此輕輕地打了一個漩,一句“何陋之有?”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我們似乎觸及了它的內涵卻又不能馬上獲得解釋,一如秋水,水底游魚碎石只是隱約可見,尤讓人回味無窮。

  向來,學生就怕學古文、背古文,用他們的話來說:古文是天書。然而這一篇卻是幾冊書中學生背得最好的一篇,一堂課下來,學生搖頭晃腦,讀得不亦樂乎,輕輕鬆鬆一堂課,學生卻已倒背如流。如果說《陋室銘》少了這種行雲流水卻又餘音嫋嫋的韻律的存在,那麼讀起來還有多少滋味?

  ***二***析之言簡意賅而又精妙雅緻

  《陋室銘》全文僅八十一字,不僅描繪了 陋室更突現了志向,再加之全文穿插運用了類比、對比、白描、用典等多種技法,可謂言簡意賅而又精妙雅緻。

  《陋室銘》開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大氣之語開篇,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後文埋下了伏筆。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淺,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順理成章,陋室只要主人“德馨”當然就能“香遠益清”了。這雖是借用了《詩經》中比興手法之妙趣,但以仙龍點睛山水的奇妙構想,不能不讓後人擊節讚歎。

  在前面幾句生花妙筆點明瞭作者的志趣後,讀者的思緒也進入了佳境。幾句白描將我們引入居室主人的生活。“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描寫居室環境的,然這種淡雅與生機不能不令人聯想到主人的恬淡之心,與這恬淡之中所洋溢的生機。“淡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二句則向我們展示了居室主人的交往情況及居室生活,這其中雖有知識分子之清高,但更多的是主人對不學無術之人與世俗生活的拒絕。撫琴研經,遠離嘈雜、低糜的音樂,遠離暗濁、傷神的公務,這種生活從容而充實的閒暇生活著實讓人羨慕。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種生活是否有著逃避的消極?遭遇貶官即躲進自己的蝸牛殼,撫琴研經,不問世事,不問理想。正當你困惑、不懈之時,文章忽有暗峰突起,“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閒居隆中草廬以待明主出山,後經劉備起用,在政治上建樹斐然。而揚雄呢?淡薄功名富貴,在草亭中潛心修學,創作了《揚州賦》,在文學上建樹不斐。作者在此借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舊居來自比陋室,有引諸葛亮與揚雄為自已同道之思,更表明了作者想以這二人為楷模,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有著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若逢明主則一展抱負,若無明主,則甘於平淡的志向。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安貧樂道”之思想。是以結句劉禹錫再度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儲蓄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可謂妙手天成。

  縱觀全文,雖不足百字,可字字珠璣,一如文中所繪之“陋室”精妙雅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