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成就的心態

  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首先必須樹立成就心態,也就是說,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要為自己定一個目標,要敢於去夢想,一個人連想也不敢去想何談去成功呢?想想我們來這裡是為了什麼,為什麼來到這裡?該怎麼去做?那怎樣才能使自己具備成就心態呢?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來一起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寬闊的心胸

  心態是真正的主人。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成功,他們賺很多的錢,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擁有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只能維持生計?

  有兩位年屆70歲的老大爺,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有什麼樣的想法。於是,他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

  70歲開始學習登山,這是一大奇蹟,但奇蹟是人創造出來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是他會思考問題的方法。一個人如果是個積極思維者,喜歡接受挑戰和應對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這位老人的壯舉正驗證了這一點。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態度了。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態度、最樂觀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相反,他們的人生不斷地受到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的影響。

  從前,在一個貧窮的鄉村裡,住著倆兄弟。他們受不了窮困的環境,決定離開家鄉,到外面去謀發展。於是,兄弟倆都去了異鄉。大哥好像幸運些,他到了富庶的香港,弟弟卻到了相對貧窮的廣東。

  40年後,兄弟倆幸運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哥哥當上了香港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有的做生意,有的成為傑出的工程師或電腦科技人才。弟弟則成了一位享譽世界的集團總裁,擁有東南亞相當數量的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們都取得了成功。但為什麼兄弟倆在事業上的成就,卻有如此的差別呢?

  兄弟相聚,不免談談分別以來的遭遇。哥哥說,我到了市場經濟的社會,既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才幹,唯有用一雙手煮飯給別人吃,為他們洗衣服。總之,其他人不肯做的工作,我統統頂上了,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事業卻不敢奢望了。我的子孫,書雖然讀得不少,但能有安分守己地去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來謀生。至於要進人上層社會,相信很難辦到。

  看到弟弟如此成功,哥哥不免羨慕弟弟。弟弟卻說:“我初來廣東的時候,做些低賤的工作,但發現當地人的觀念比較落後,於是便在改革開放春風吹拂之際,以勤勞和智慧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慢慢地不斷收購和擴張,生意便逐漸做大了。”

  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影響人生的絕不僅僅是環境,心態控制了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自己的視野、事業和成就。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這些人常說他們的想法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態決定的,心態是真正的主人。

  心胸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讓自己的心胸寬大起來,才能成就事業。

  二、成就享受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 首先要 樹立成就的心態, 也就是要想成功必先立志,敢於夢想,敢於挑戰,才有可能會實現。如果一個人沒有強烈一定要成功的慾望,那他是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來達成目標的。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是你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心態都是很重要的。對每個想幹一 番事 業的人來說,首先要樹立一個堅定 不移的心態,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誰都希望自己能獲得成功,但是要做到這點,良好的心態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什麼樣的成就,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什麼樣的人生。如果一個 人沒有強烈的慾望,他就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來達到成功的目標。

  成功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件不易之事, 每一項成就都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勞動,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別人,也是自己,當我們面對失敗後往往會產生一種心理障礙。事實上,有些人遇到困難便失去了勇氣,可是在成功者的眼裡即使失敗也不能是最後的結局,還會繼續奮鬥。路不是帆風順的,一生有成就的人,開始出發總是不順利,而且在“抵達月標前”也終會經歷許多心碎的掙扎,看看那些成功者,其人生轉折點通常會與某個危機同時出現,透過那些危機我們認識了另一個“自我”。

  我們常說富人愛創業,窮人愛打工,富人做事有永不服輸的精神,但窮人遇到挫敗就放棄。成功的道路是坎坷和曲折的,有些人把困難和不幸作為藉口,也有人在不幸和困難中尋找前途,只有勇敢面向困難用理智戰勝一切才能成為命運的主宰者。

  三、心態決定成就

  俗話說“心有多遠,未來就有多遠;格局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未來的成敗,決定於格局;格局的大小決定著未來成就的大小”,又說“低端的人看才能,中端的人看品德,高階的人看格局”可見格局重要的重要性。那麼何為格局?格,就是指人格。局,就是指氣度、胸懷。格局就是對局勢、態勢的理解和把握。即一個人對事物所處的位置時間和空間及未來的變化的認知程度和控制力度。放大你的格局,放大你的未來之路,放大你的人生。從古至今,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有格局的國家才能持續發展,國富民強;有格局的企業才能做大做強,永續經營;有格局的人才能不斷突破,成就一生。永遠不要低估他人的能力,更不要看輕自己。當你的格局放大後,才能領悟到偉人的所做所為,但是永遠不要對偉人評頭論足,因為我們和人家不是一個格局的人。我們站在山腳下的時候,看到的風景是非常有限的,當我們爬上山腰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景色就遠遠比山腳看到的多。站在更高位置的時候,我們就更清楚哪些東西是主要的,哪些東西是次要的,這就是格局的緣故。人生所能到達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選定的高度。如果一個人心中從來沒想過到達頂峰,那麼,他也就永遠不會獲得成功!痛苦和迷茫,往往是因為方向不明。挫折是人生的必然過程,別把自己定位在失敗者的位置上。不追求違背客觀規律的速成,失敗者往往是被自己打倒的。輸得起才能贏得起,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