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槍功力傳統練習的方法

  槍為武術常用器械之一,被稱為長兵之帥。由上古矛戈發展演變而成,宋代以後品種繁多。槍術歷史悠久,主要動作為攔、拿、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扎飛袋

  取準練習:槍貴在扎法,扎槍是槍技術最終目的,拳諺“槍扎一線”是對扎槍技術的概括。兩點間的直線最短,最快速,但是槍不光要快,而且更要有準性,因此,習練扎準的方法尤為重要,在傳統的練習方法中有很多是取準練習之法,最容易操作實踐的就是扎飛袋。

  操作方法:懸吊一拳頭大小沙袋,手持大杆子運用多種槍法習扎沙袋,隨著沙袋擺動,運用掃槍、點槍、挑槍等,邊擺動邊扎、點、挑、撥沙袋,練習眼急手快之法。隨著功力長進,逐漸加快沙袋擺動速度,或者懸吊多個沙袋提高功力。

 

  


       2抖泥丸

  取速和鬼迷之法取速就是練習拿槍、撥槍等法之速度:鬼迷之法就是障眼之法,古代大槍對敵時,速以槍尖取土撥、拿槍至敵面部,得以取驚障眼的用途。

  操作方法:取間距三丈餘的兩牆之間,在兩側牆壁上畫數個人像,練習者於兩牆中間和一堆泥稀稠適中,練習者持大杆子,採用攔、拿等法,用槍棍頭將泥巴纏帶起隨抖杆摔至兩側牆壁人像上。隨後牆壁人像上泥巴幹卻之後再以攔、拿、撥、纏等法將其打下,從而練習對槍的操縱功力。

  3纏圈

  取攔、拿之功練習:槍的核心是攔、拿、扎法,只有成功的攔、拿才有扎的殺傷力,故攔、拿須有純厚的功力才能達到工於一圈並實現扎的能力。

  操作方法:在牆面距離地面80釐米處釘—50釐米長,10釐米直徑的光滑圓木楔,練習者手持大杆成中平式面對牆壁木楔,槍尖繞圓木楔做連環攔槍和拿槍或攔拿槍繞圈練習,纏繞圈時槍桿、槍尖與圓木楔緊貼纏抽拉,有用槍頭繞圈將圓木楔抽拔的感覺為要。

  4撥樁

  取攔、拿、撥槍之功練習:攔、拿、點、撥是槍防守進攻最容易的技法,有了雄勁的功力並能成功地攔、拿、點、撥防守,才能卸敵器械並進行進攻。

  操作方法:面對木柱子或糧食樁,練習者手持大杆成中平式用攔槍撥柱子樁右側,緊接著用拿槍撥柱子樁左側,用攔槍撥樁右側使糧食樁向左傾倒時,用拿槍撥樁左側致其恢復原狀。或在柱子兩側用攔槍、拿槍劃月,當柱子兩側木頭被刮磨成凹狀便功成。

  5滑桿對扎

  兩人對扎槍,練習纏勁、抽勁、壓勁、撥勁及步法、距離等功力方法,是對功力的靈活運用練習。大槍動作多以功力、實用為主,兩人對抗性對扎槍練習,就是提高對大槍各種技法的體驗和使用,也是實實在在的長功夫的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