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雙推手技法

  意拳雙推手是實戰訓練的一種形式,沒有固定的步法和招式。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一、意拳雙推手概述

  雙推手顧名思義就是兩手同時和對方兩手相接觸的推手形式。雙推手的變化要比單推手複雜得多,在全身的配合和步法的靈活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講,推手技術的內在變化比散手技術的內在變化更加細微。此外,推手的技擊技術是中國武術所特有的技擊形式,拳擊、柔道等國外搏擊術所都沒有這樣的技擊技術。意拳雙推手是實戰訓練的一種形式,沒有固定的步法和招式。學習意拳雙推手要有老師的指導和同學之間的相互切磋研討,在口傳心授的基礎上要不斷地摸索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技術。

  二、意拳雙推手的搭手方式

  意拳雙推手的搭手形式比單推手要豐富一些,主要有以下三種:

  1.雙手在上圖1。

  2.雙手在下圖2。

  3.雙手上下相互交叉圖3。

  三、意拳雙推手基本技術運用

  1.雙推手定步手法環繞練習

  雙方站立為丁八步。甲方雙手小臂下側搭在乙方雙手小臂上側,雙方手指相互指向對方中線圖4。

  甲方用左手臂中節的下側,下壓、內合、前推、向上擠推乙方右手臂中節,力指乙方鼻樑中線,迫使乙方右手臂不能撐圓;乙方右手順勢將肘部吊起,掌心向外,肘高手低呈三角形撐抱。甲方左手臂在威脅乙方右手臂時,右手臂同時將乙方左手臂下壓回拉、外分,將乙方左手臂間架壓低、拉開;乙方左手臂順勢將肘部吊起,掌心向外,肘高手低,呈三角形撐抱,力指甲方胸部中線。甲方雙手的姿勢已是左手臂為斜上前方,右手臂為右側下方;乙方的雙手姿勢呈肘部吊起,掌心向外,肘高手低,呈三角形撐抱。這時雙方手形已成對峙狀態圖5。

  甲方左手臂向下、向後、向外,將乙方右手臂下壓;乙方右手臂受到甲方威脅,右手臂順勁向斜前下方延伸,呈三角形撐抱。甲方左手臂纏住乙方的右手臂繼續向下、向外、向上、向內、向前下壓擰轉,掌心向前,力指乙方鼻樑中線;乙方右手臂一再向內頂勁,下壓、向內、向前、向上順勁擰轉,肘低掌高,力指甲方胸部中線。甲方在左手臂下壓、回拉、外分時,右手臂同時配合下壓、回拉、外分乙方的左手臂;乙方左手臂受到甲方右手臂威脅而順勢延伸擰轉。甲方右手臂擰轉路線、內涵力量,與左手臂擰轉相同。乙方左手臂擰轉路線、內涵力量與右手臂擰轉相同。此時,雙方手形的姿勢已呈左式雙推手的起式。在雙推手手法環繞時,雙方著意體會內涵的多種力量。練習時,宜慢不宜快圖6、7。

  2.雙推手勾掛發力

  雙方站立的步法、手形與定步雙推手起式相同,甲方手臂被壓在乙方手臂下側圖8。

  甲方後腿猛然下坐,似把兩腿內側相系的彈簧猛然拉斷,就在身體向後猛然坐靠的同時帶動雙手五指、腕部、雙臂猛然回拉,雙臂外分、上掛發力,把乙方雙臂的間架撕開,致使乙方重心猛然前傾圖9。

  就在乙方重心前傾的瞬間甲方突然向前發力,將乙方發出圖10。

  3.雙推手分掛發力

  雙方站立的步法為右式丁八步。甲方右手臂搭在乙方左手臂內上側,左手臂頂撐乙方右手臂下側圖11。

  甲方臀部猛然下坐微靠,帶動雙手、腕部、雙臂同時猛然回拉,左臂外分、:上掛,右臂回拉外分、下扒發力,把乙方雙臂的間架撕開,致使乙方重心猛然前傾圖12

  在乙方重心前傾的瞬間,甲方突然向前發力,將乙方發出圖13。

  4.雙推的扶按球發力

  雙方站立的步法、手形與定步雙推手起式相同。甲方雙手在上,乙方雙手在下圖14。

  甲方臀部猛然下坐微靠,雙手臂猛然下壓、外分,微微回拉發力,把乙方抬起的雙臂壓低,使其間架撕開,致使乙方重心猛然前傾圖15。

  在乙方重心前傾的瞬間,甲方突然向前發力,將乙方發出圖16。

  5.雙推手旋法發力

  雙方站立的步法、手形與定步雙推手起式相同。甲方雙手在上,乙方雙手在下,甲方雙手前臂下側搭在乙方雙手前臂上側圖17。

  甲方主動進攻,後腿猛然向下坐靠,帶動乙方雙臂,猛然下壓向右後外回拉發力,使乙方身體重心向斜前右方 旋轉前傾圖18、19。

  在乙方重心前傾的瞬間,甲方突然向前發力,將乙方發出圖20。

  6.雙推手反應訓練

  雙方站立的步法、手形與定步雙推手起式相同。甲方雙手在下,乙方雙手在上。

  乙方雙手下壓時後腿猛然下坐,兩腿內側似有彈簧左右相爭,頭與前腳、後胯與前膝似有彈簧上下、前後斜面相爭,前腳五趾微微拔地,身體似有擠合大樹之意。在身體下坐時,雙手、雙臂同時向下、外分、向後下壓,下壓時以掌根、肘部為主。甲方受到乙方下壓的威脅,雙手前臂猛然前伸,肘部吊起,手背相對,掌心向外、向前、向上內合,雙臂外側呈三角形撐住甲方。一發即止,雙方的手形、身體重心仍回到雙推手的起式,隨即反覆練習雙推手反應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