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趙堡太極拳內功決

  武當趙堡太極拳是形成於河南溫縣趙堡鎮的漢族傳統拳術。趙堡太極拳以明朝山西王宗嶽為師尊,在河南趙堡村內單傳六代,由陳清平老師傳於世人。而以趙堡村傳人和兆元在原來基礎上大改而成。由於趙堡村規嚴,世代祖訓不外傳,所以至今外人對趙堡太極拳知識不多。下面我們解讀趙堡太極拳內功訣。

  解讀趙堡太極拳內功訣

  原文

  道自虛無生有為,便從太極中規循。

  天地分判陰陽義,人法自然意合神。

  道心玄祕守天根,凡丹培育成在坤。

  精氣合煉延年藥,渾然天人俱忘春。

  悟得天心道基尊,長生妙境育靈根。

  拋欲名利海天闊,環中明月隨心神。

  兩支慧劍定中土,一團和氣衝玄門。

  滄海無浪緣龍蟄,青天恬溢赤子心。

  精氣神喻三祖孫,氣為先祖萬物根。

  精乃氣子生神意,積氣生精自全神。

  出玄如牝呼吸循,念念歸底海容深。

  俟至他火噴湧時,百脈俱活修全真。

  三花妙合統在神,五氣聚分權由心。

  修德培土孕內丹,日月真息火候存。

  三魂息安晝夜分,兩弦期活朔望臨。

  但使方寸宅謹守,黃芽白雪何須尋。

  汞借水銀喻人心,鉛如鋼鐵比人身。

  嬰兒奼女也如是,黃婆撮合土意真。

  坎離分合水火輪,注生定死本命根。

  上下左右皆非是,中腰陰陽兩腎門。

  子午上星下會陰,戊己神闕並命門。

  庚中金氣土德藏,坤火巽風意息存。

  乾中陽失翻成離,坎得中實轉為坤。

  化陰抽陽還健體,潛藏飛躍總由心。

  寅時西南守天根,舒形緩息漸寂隱。

  恬淡會沉入深海,無物腹虛靜無塵。

  大道無聲緩緩運,一縷綿綿下歸引。

  漸細漸長谷底滿,收聚散氣團仙真。

  口追月墜曉星臨,三光先後開天門。

  深山寂幽溶溶夜,恰是道基初生根。

  貪龍欲騰行沛霖,怒虎出洞將吃人。

  天符一道玉音降,虎歸龍伏修清心。

  陰陽媾合龍虎吟,意凝神醉戀魂魄。

  心腎交合水火濟,田蒸海溫好浴身。

  紫氣炎焰衝玄門,肌爽竅開樂人倫。

  甘露瓊漿天地滿,餌津潤藏滌身心。

  潛龍勿用築基因,見龍在田產靈根。

  飛龍在天運武火,亢龍有悔行退陰。

  祖氣復入閉開門,腹胎意轉運法輪。

  能令十息緩緩吐,三十息上可調神。

  精生靈根氣護體,神定身中息自沉。

  內息氣運精神固,此真之外更無真。

  神行氣行元海運,一輪始終胎息勻。

  善養生者在守息,物慾善者勤養根。

  太極一氣延年藥,氣命神性雙修門。

  天地合育續命芝,但知求我不求人。

  肢鬆心沉入臍輪,太極未分是真陰。

  一陽動處天意觀,神令手運移崑崙。

  挽起光環轉乾坤,氣滾意馳腹中尋。

  龍翔九天雲伴起,虎嘯幽谷風催林。

  借執循向在心神,貼從璇機妙進身。

  順力渾然迭不覺,勿用氣力反傷根。

  腹虛若海載萬鈞,能運沉浮善曲伸。

  神形意氣能一處,移山倒海翻乾坤。

  陰催陽轉陽催陰,可知玄奧在腹心。

  丹田一球璇機活,舒合恬逸動無塵。

  孰曉腹氣圓活真,調腑理髒順經筋。

  若得壽高神體健,不枉當初勤練身。

  全文解讀: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規矩,稱之為道,有道則在規矩之內,不知道和不走正道的生存短暫。

  道自虛無而生有為,如門簾被風吹起,而風是看不見的,當人們知道風的力量存在,人們發明了應用。陰陽兩極能產生電流就是例子,電波可將影象送到電視中成像,而這個顯像的作用是肉眼所不能及的,科學的發展是知其發生和相循的原理,從而利用,它的管理模式,就是道,對其道規和道性的知識,新的有為之能就可為人類服務,一切不守規矩和走斜道者,不成以事。

  太極是圓滿和長久的名詞,形成太極是作用的功能,能有作用的必有陰陽兩性,其性不棄而合,相合而產生的能力是昇華的表現,稱此為中,中有識別的本領,也有聯絡左右、上下、前後的功能,知中可分出強弱、虛實、動靜、分離、相循的一切物質,不論有形還是無形,都有其中,有道之士在修道修身和論事處事,都要圍繞中規相合之理修為。

  天輕地重,上升成氣,下降成器,這是陰陽的基本屬性,而在天地中出現的一切物質也是這樣呈像的,如一粒花生分為兩瓣,一粒玉米有芯和瓤之分,一片葉子有左右之分。人也是一樣,肢體、五官、內臟對稱,五臟六腑互為吸納與排洩關係,故在運動中,通順為方,在加強力量中,對應為法,在內裡臟腑收納營養精氣供養五臟,五臟氣血以養身蓄神識聰慧,人體脾為造血之器,主運化,是淋巴疏導通潤的總管,也稱體內最大的淋巴豆,是心、肝、肺、腎的中宮,此四象合於中,脾主人體的意,古語稱之為黃婆,八卦稱之為戊己,五行中為土,土能生萬物,脾對運化和氣血佔有主導地位,從心語或默語中知,人體的血和內迴圈的運化與脾相關,故脾主人體的意,神有明識之能,慧辨之功,神是內臟器官對應外竅五官的開竅集能,有觀聽和表現,學識分雜處定之能,神靠五臟六腑精氣所養,神有維護內器的保衛責任,神與意合是太極的基本原理,神炁相合,精炁相合,神意相合,身手相合,內外相合,大小相合等,都是太極的基本原理。

  要知道太極的基本原理,就要明心見性,神明才能精明以細,神是慧根,也稱之為性,自身性聰的人保養的很好,對物性聰慧的人建設能創新,性即神,即慧,道心是先天心,在元中能發現有之心是悟性,是真心所見所識,古語中有:秉真心,參真玄,參透真玄真自在,來妙理,達妙境,展開妙道妙神通之言,真假分明,神志清清,心靜神爽,內有神意相合,心性神明,為人之靈性。

  人在母體中最先生成之處是鼻子,鼻根處為印堂,它是先生之處,也是人體神聚之處,內有泥丸宮,也稱崑崙,是觀、是識、是分由此先知,人身體的功能有物理作用,如:骨架的支撐、肌肉韌帶的伸縮等形成力學關係。內裡的吸納有化學中和作用,如:分佈、吸收、排洩、代謝,人體的胃液是酸性,腸液含有鹼性,膽液苦,血液、汗液鹹性,舌下水甜性等,對待有數象作用,人還有感觀能力,身體各處感觀告此神知,神有察覺身體內外動靜的功能,此天性和於自然生給,印堂穴處也稱天目穴,或玄關。人體精、氣、神三家相會之處,修玄關就是修性,修身就是修丹,道家稱之為元炁結成的元神,或金丹,佛家稱之為舍利,儒家稱之唯命。

  人體的丹氣有三處聚集,上丹田主神,在印堂處,中丹田主氣,在膻中穴處,下丹田精納,在神闕穴處,下丹納精供氣血,中丹潤布周身,上丹主神識,靈慧分辨為性,人體所給,在納精微補氣調血,此精微為陰,上升之氣為陽,氣有引導和推動血脈執行之能,不論是經脈還是血脈,內養保精旺盛,陽氣方可充沛。

  精氣足而神敏,精氣足而身健,精氣和神意是人體的內藥,津液是自家水,當人體知道精氣的重要作用,納精、生氣、補神,精氣不損、不缺、不衰、不亢,生命無疾並能康健,有益而無損的作用,就要首先重視精氣的合煉。

  精氣在通暢順應中產生,相循和合於中,歸於下丹田和命門之處,升為陽氣,首要身正體端,各處無有侵佔擠壓,多勞薄弱,端正在無過,心能全觀,身能全真,精氣順暢。身心合一即附合天人合一之理,春在此指精氣,對傷身動體的行為通過修身明性,“精者神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神太用則歇,精太用則損,氣太勞則絕,人命靠神氣依存,神氣不足散,身勞神散,氣勞命絕,形勞氣濁”。損精傷氣的行為不良,忘而拋棄,保精養氣是一種美好的行為,應該追求。

  知道就要遵道,守道而行,天心就是心神,天根是精源,其根為精,其性心知,靈慧有知,明心見性,心如明鏡無塵,身順而無雜,就趕快下手補漏、還原、築基、固本、生陽、採藥、還神至虛。但是健身不是為了功名和利益,貪有的慾念和名利會使心身增加負擔,尤其是體健時,情慾和性慾隨之而來,總想表現,對康健無實質幫助的財富和利益及情感,萬不可佔,所付出的損耗,會影響健康,尤其為名利付出的超極限能力是損耗百倍而傷身的行為,心神知微感微,調動調節隨意,主宰性命不為所損,需清心寡慾,身內感光如明月般清楚可知。

  要內識首在內觀,清靜無雜,兩眼內觀,此為慧眼,意定如靜水,不心猿意馬,思緒雜亂,上行氣可和合於下行氣,下行氣可與上行氣相合,匯於聚中,遍佈周身,環轉無始,內氣充盈後,一團和氣還神,神意自可相會。

  神意相會的條件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肝臟,人體肝在內為蓄血,膽汁有參和消化的功能,肝主謀略,膽主決定,在暗語中肝為龍,主魂,在五行中肝是心之母,腎之子,肝屬木,心要靜必肝要平和,心是脾之母,心康脾才能健,氣血和諧,此回陽之氣,在於腎使肝平,腎為水,水能潤木,木能生火,木平而火不燥,故魂不外露,神寄宅舍,這樣才能保證和氣養神納精。

  精氣神為人體三寶,氣是人體內執行的動力,如果沒有氣的吐納功能,精滯血凝神散,氣能推動血的執行和心肺的脈動起搏及腸胃的蠕動,氣是生機的根,離開氣的存在,一切將停止,外氣起搏心肺,內氣推動經脈執行,一切之本為氣。雖然精神重要,但是離開氣將不復存在。

  身體內因為氣的催動而脈搏執行,身體內的精微攝取產生內氣,內耗可損耗內氣,納精依氣而有,神意產生活力,積氣可以生精。神足在於氣機旺盛,精氣神相依,互為共和,維護生命本體。

  神識觀感,內氣相循,識結匹配,相互認識。靜功修煉時,意念始終不離會陰穴。會陰穴為陰穴之會點,聚陰昇陽之竅,丹育成在坤。守此乾有一陽生動之勃起,坤有腹春之意,此為下手收陽吸納為炁之時。要補漏、築基、固元,活子時上升,陽火湧動之機,納以築丹。人體修煉,從收竅止念,五臟六腑相循,內外竅相應,脈與經的內外通順,全修全觀,全真來不得半點摻假和不足,不留隱而差,諸脈和暢,真行、真能、真用,無半點不是為至純至真。

  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謂三花聚頂,其妙合在於神,五臟之氣聚合在中宮,為五炁朝元,心神妙合元精、元炁、元神,以助丹修和心性智慧的神機定斷。

  人身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以配五臟,肺為金,肝為木,腎為水,心為火,脾為土。肺金、肝木、腎水、心火為四者會聚中宮脾土,謂和合四象。如有一者不和,四象難以相聚,和德而聚,可修內丹。

  當一念不生,萬慮皆空,如同明月高照,虛空光滿,真陽之氣氤氳升起,陰陽相會的火候在和合,才可真息動行,收玉液津滿,內炁金液育脾土,孕育結丹。

  肝藏魂,名爽靈、胎光、幽精三神,能真清淨,人體內外兩弦塑合為一,即心身合一。前弦為任脈,後弦為督脈,任督二脈相和,即小週天環轉,使炁由會陰穴上行尾閭關,過脊背通玉枕,與百會穴相合,開天門下鵲橋,心雨如沐浴,使下丹田氣機如甘甜雨露。

  真心已生,外念皆空。黃芽白雪,指五臟之炁合為液,如同白雪降至,有冰潔玉淨般清淨,陽春白雪般春機盎然之意。玉爐溫火微微,陽炁像黃芽一樣發生在蘊蓄陽生之象。

  鉛有沉之能,汞有騰之意,人體心火下降,薰蒸腎水,化暴上升,即心腎相合,水火既濟,神炁合一。

  嬰兒指腎,奼女指心,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黃婆指脾,脾為意,在真意的撮合下,心腎相交,陰陽匹配,即乾坤相合。

  人離母體,一點真陽在臍中,乾變為離,坤變為坎,故神出暴移。故不守胎中息,後天思慮念想,心是心,腎是腎,水火各居,升沉自居不合,不但不能生丹,反而生疾患病。人的命根為氣,有氣則精血運生,神氣歸根,坎離相交即水火既濟,抽坎填離,水火相交,炁為連繫,意為主導,此坎離相合之象。

  水火相交的真陰真陽之處在命門,陰陽相交生陽氣回春溫暖,室內光明。此真有在真陰真陽的精微交合孕有。子時與午時是陰陽的最高點,戊己為土主意,百會與會陰是陰陽兩極,陰陽交會。神闕在下丹田,是氣海之處,命門為真陰真陽生髮之處,即指陰陽交合。修煉時以陽時和陰時的最高點,易於出功,太極有陽中之陽,陰中之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印堂穴為人體的陽魚眼,臍為人的陰魚眼,陽魚眼怕熱不畏涼,是最先出汗之處,陰魚眼怕冷,總須遮護,意使百會與會陰相識,臍中與命門相識,兩腎在命門相會和氣助真炁生髮。

  庚申為金,金為肺,坤為水,金為水母,巽風指呼吸,脾為金之母,金為脾之子,金為腎之母,腎為金之子,心平肝舒時,脾、肺、腎炁相合相識,以助坤火相交相識。胎息在觀識中,以溫火養育,沒有一點引導或強使,其自由相識,存屬有意相戀。

  後天乾轉為離,坤轉為坎,滋陰壯陽在於中,陰陽相合,互為平衡,乾坤經意調和,五氣相聚,三花聚頂,和合一家。學習道功,坤守陰極生陽,下手在坤,成功在乾,覺悟在道心,在頓悟、漸悟、徹悟中,沐浴溫養待陽氣生動。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真陰真陽在於真心修煉,默默無為習練,玉液還丹,化氣生陽可健體,人體的精氣可補神修識,明理在於心。陰中有陽,如活子時,此陽生髮,收養積蓄,精氣神旺盛時,收藏補身,不損不失,這些要心主神明,為健體長壽服務。化陰抽陽時,心有不知,可能在其它方面的衝動損耗。不受來自任何干擾和壓力,心不為動,神不分離。

  寅時為晚上三時,西南為心肺,天根為神氣,在此時最靜,舒形緩息內聽內觀是最佳時辰,此時不可勞神動氣,默識靜隱為上。

  清心寡慾,恬淡虛無,氣息在靜中自會下沉為液,丹氣蒸發上升,這種微妙在於腹內清淨無雜才可感知。有是可見的,而無是無限的,無限總是相助和在空間給有以生存,其必合於道,空間之大,無形之廣闊是不可見的,但它能容納其有,其無聲不息,功中的大道是長生久視之道,在默默修為中,溫溫養育中,漸漸一縷內流綿綿歸人丹田,得其丹不在聲張,不在強求,全在有意無意之間。真息無聲,真息細長而微,漸漸進入胎息,周身之氣歸於真元,此真元是人到後天所留一點真陽,真陽為引,隨修聚增,養育還丹結胎。口為竅,外竅對內竅,明竅對暗竅,知其竅巧竅,各竅相識,微妙微微妙,其不神之神真臨光照,元精、元炁、元神三華聚于丹田,衝頂中和,此為三花聚頂還虛,也為開天門。其光可感照內外,觀察微差,明心見性。有神氣和衛氣的關照,對一切不和,不良行為動向有明察的本領。

  要強調當周身舒適,神氣旺盛時,恰是出功生陽之時,此時最易犯錯,失精損神,把握在於性慾最高點和情緒最旺盛點,平以助養,萬不可忘。脾主意,心主神,肝主志,肺為魄為虎,人有不可意志之心和惰性,當慾念和貪心起時,判斷、決斷定之,功修至極,肺氣足,魄有被情愛所慕,情志不謹,此時情滿意脹,不能鎖定,前功盡棄。意志堅定,修煉要忠誠所達目標,觀音識妙,不為影響干擾,其管理在心,意志堅決,魂為肝,魄為肺,魂魄歸屬清淨。龍虎不爭不鬥,情志要祥,魂魄相戀,神意相合,陰陽互為匹配歸一,內炁相好生靈寶。陰陽相合,水火濟濟,心腎相交,丹田靠玉露津液滋陰澆灌,內氣沐浴周身,在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虛空生然。

  陰陽相合之氣,上衝泥丸,甘甜雨露下降,滋潤心田,有如心雨沐浴,肌體竅穴得甘甜雨露,樂而舒暢,感到無微不至的溫馨。和合之炁如雨露甘泉,使周身滋潤,津液內泉旺盛飽滿,身心總有滋潤之源。

  龍為肝,虎為肺,龍虎相守而不爭,龍能前後相通相助,精氣旺盛,肝為腎之子,其中有大孝之意,子護其母。魂在上有志向堅定的作用,在下要護陰助陽,魄歸體而不外向,可助體內相識和諧,內可以安,心可以靜。肝靜也就是平時說的乾淨,這種清淨不躁無過。

  元氣不損,內氣隨意周身復 始執行,內流通對拙滯祛除,扶正祛邪,此為順應天地環轉之規。

  內息緩細深長,在觀真中忘息,而進入胎息,此時並不重息,而是神觀,神意感應天地與自身微觀察識時,息靜而緩,神意靜識靜知。精化為炁,炁可護體,神炁是人體第一感知覺,其靈根就是炁,神靜心平,息自沉穩而歸於丹,護於體,察知內外動靜。人體內氣執行是健身固體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源於一切的藥品和營養都不可使內息增強,精神的鞏固在於執行氣機,內氣順暢通達,周身流暢,而不是僅口鼻之息,周身血脈氣機順暢,才是真正健康,除此之外,別無其真。神氣在丹田運化,往復滋潤周身,胎息沐浴溫養,要始終如一,一日不練一日空,每日功課有備,始終不可放棄,讓邪乘虛而入,只有常年不斷,始終如一,一輪明月和陽光普照。養生者,心靜息平,內耗不損,對待以善為懷,不驕不躁,長安久治,只要以勤制拙,終能獲得正法,此正法在此為根。太極是全修、全真、完整全面之意,只有這樣才可為道,有大道長久的心念,以陰陽二氣相合,平和就是延年藥,性命雙修,命在氣主宰,神在性主宰,神為陽,意為陰,炁為陽,精為陰,內裡的陰陽相合,知性別,安而和一,神氣為己用,此寶不必外求,只需愛惜。

  靈芝妙藥在人體記憶體,陰陽相合之炁就是神炁,就是內藥,不需外找。

  周身要鬆柔,柔而有剛,柔能通順,肢鬆可不用力,心不用勁,只有鬆靜周身心靜氣沉,丹輪運轉,真陰為虛,太極由虛無中來,輕靈柔活是太極的體象,中正平圓是太極的形象。

  天人合一是天意,此不可違,陰陽合一是道法,附合於道,順而長久,人體內外合一,心身合一的基礎在於平衡陰陽,前後、左右、上下皆是意,全體護中,附合於自然,附合於道法,附合於陰陽太極規律,就是附合於天意,匹配歸一之神氣為合一之重陽,這種行為在神意明識,人體內器要相循合和,動作也是同樣之理,有左右相助,前後通達,上下一致,就具備完整之功,勁道完整,知此理,通過肢體的運動,一樣可使陰陽相合而太極,在左右開展舒心肺、上下運動舒肝脾、擰腰轉胯強腎活筋的伸展,也能達到陰昇陽降的作用。在身手一家,內外一家的修煉中,外藥在神意所識的對應無形意通連線中,以外帶內,同樣能達到陰陽合一的作用。

  對應和互助是太極拳之平衡的條件,全體協調互通是和諧應激幫助的條件,開展廣闊是容納的基礎,走化有自如的能力,借力有先見之明,完整的體態,神光豪感的先知察覺,不受外力新增靈動環轉,對陰陽虛實認的清,來去問答明確,其身之功在內,功夫上身,身上各處神意無處不有。處處總有一虛實,此能來源於內,不在身外。

  龍有上天下海地行之能,龍被視為無所不能的神物,龍在內主魂,在形為三回九轉為一勢,處處修煉無處不功,一動無有不動。云為隱之意,伴有虛中見真,看似輕柔,實乃全面。虎為肺主魄,氣力深長,骨質堅硬,底氣十足,柔能似龍,輕能如雲,吻能似氣,堅能虎背熊腰,有輕靈剛強之功。在物有挺拔堅定,似巖壁蒼松,如水順暢平和。

  借勁和向隨全在於心明,對身語、心語神知,動向偏正即雙重,機動進身全在於對手的過錯,此不是就是妙,在散而不整,拙而不順,過份而不顧,心身整合片刻猶豫,上下不調,左右不及,缺陷不足等,乘虛而入,以中、正、平、圓、輕、靈、柔、活對待一切不規。兩者相頂是力量的抗爭,能順力而為,在回合中發現對方的過錯是高明的辦法,可用催法和激法,我心性始明,對手在不覺中失正而偏,佔主導就可制其被動,以逆來順受,以順制逆,化敵圖謀,然後蹈瑕抵隙順其勢,而轉守為攻,在敵轉換之時,滯後時重心移動,失去平衡之時制之。練功時要胸懷若谷,開展全面,我動是正時,彼因不及和修煉不足,己是偏,引進落空要有讓彼去拙之處的能力,所有來力能讓開放進囊中,如海載萬鈞,有起伏的能力才有抑揚的本領,曲伸在於開展,能身輕臂活,步如貓行,曲伸自如,容載放進而合即出的本領。

  神能全觀,形能全真,意氣感觀嚴謹,動作協調一致,全面可做到無懈可擊。

  心明神知扶正祛邪之理,就可知以整制散,以正制偏,走偏制正之理,陰陽顛倒之理在於總佔先機和有利身形,兩手門戶看的嚴,控制得當,管理適好到位,神志清楚,心靜對待,就可指上打下,聲東擊西,引進落空。

  人體修到高深,無處不丹,所有處無不重要,全面靈敏就完整無雜,動作準確,線路優秀,方法得當,從不亂放,就做到了乾淨利索。

  修煉要內修,內氣充實,勁力活道,是功夫之本,通過習練功法,在開展中,左右活心肺,上下舒肝脾,動轉強壯筋骨,開展舒脈達絡,有為的習練可加強道基的鞏固,所有的本領要功夫上身,身上有功夫,而不是手腳的修行。今天的修煉是為明天無病無疾打基礎,年老體邁時仍然健康,是昨天勤鍛鍊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