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銷售的幾個情景應對話術

  在珠寶銷售的門店裡,偶爾遇到一些帶脾氣的客人該怎麼應對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1、情景: 你們的款式太少了,沒什麼好看的

  【常見策略】

  顧客之所以說產品款式少,沒有好看的,可能是因為長時間逛街或者產品看得過多,導致對產品產生審美疲勞。

  面對顧客提出款式太少的異議,銷售人員首先要給予充分的理解。然後將顧客的思路引導到什麼樣的產品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上。這樣就可以輕鬆轉化矛盾,既給足了顧客面子又能夠進一步瞭解顧客的真實需求。一舉兩得。

  【話術範例】

  導購:“小姐,很感謝您對我們提出的意見。您說的沒錯,我們產品的款式確實不多,因為我們一直堅持貴精而不貴多的生產理念,每款設計都有它的特別之處。請問您是想要個性一些的還是價效比高一些的衣服呢,我幫您介紹兩款吧?”適時將話題轉移到產品介紹上

  導購: “您說的款式少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之前也有顧客向我提過,不過最後他們都很滿意的選購到了合適的首飾。”微笑注視著顧客,稍停頓再說

  導購:“說真的,珠寶相對的款式設計上雷同較多,但是質量好的其實相應的款式是少一點的,因為要花費成本較高,所以款式不能像某寶一樣多種多樣,沒有保障。我為您推薦幾款價效比高而且絕對讓您滿意的產品吧。

  【方法技巧】

  化解顧客提出“款式少、不喜歡”異議的技巧:

  1.認同顧客的意見,給足顧客面子。

  2.感謝顧客提出的建議。瞭解顧客真實的想法。比如喜歡的風格,價位,價效比等特性再推薦產品。

  3.運用經驗給顧客介紹具體的款式。顧客說“不喜歡”,可以根據你的眼光和搭配經驗介紹珠寶的具體特點,例如:這件款式可以顯瘦、顯白等。

  4.巧用“但是”等轉折詞將話題過渡到產品介紹上。

  2、情景: 你們能不能不要跟著我

  一般情況下,保守型的顧客在進入不熟悉的店面時,都會有不適應的感受,不喜歡有人跟著,這類顧客的主要心理反應是:

  1.顧客性格保守,不喜歡在自己不需要幫助的時候,有人隨時跟著,有一種被跟蹤的感覺,心裡會不舒服;

  2.顧客對店面或產品不信任或不瞭解,心裡還沒有準備好確定購買時,有人跟著會讓他產生巨大心理壓力,加快他的離開;

  3.顧客本身當時心情不好,不願意與陌生人溝通,希望自己有一個獨立的環境去放鬆心情;

  4.顧客對該品牌的購買意願並不強烈,只是希望能在店內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產品;

  5.顧客有自己的計劃,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哪種產品,在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產品之前,不願意別人來打擾他尋找產品。

  錯誤應對

  1好的,那您自己先看看吧!

  這種回答很容易讓顧客流失,讓顧客在不知不覺中離開賣場

  2還是我給您介紹一下吧!

  雖然導購的精神可嘉,但對顧客來說未免有被死纏爛打的感覺

  3沒關係,反正我現在也沒有顧客!

  讓顧客感覺導購沒事做非要跟著,讓顧客產生反感

  4一句話也不說,直接回到位子上做原來的事情

  導購試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往往適得其反,顧客會因此而離開

  引導策略

  顧客進入賣場的初期,往往希望對產品和陳列先進行一番自由的瀏覽,如果此時導購老是像貼身保鏢一樣跟著顧客,會讓顧客渾身不自在,覺得被人跟蹤和監視著,無法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自在地選購產品。

  處理這種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導購先回避一下,和顧客保持2.5~3米左右的距離,並站在一個較好的觀察角度,假裝做自己的事情,既讓顧客感覺舒服,又能隨時留意到他們的舉動,一旦顧客發出了需要溝通的訊號,導購就要及時上前為他們介紹產品。

  話術舉例

  舉例一

  導購:“好的,您可以隨便看看,我就在您附近,有需要您可以隨時叫我。”擺出要走的樣子,然後突然回頭“對了,您可以看看那邊的幾款,那是我們品牌的主打產品,賣得都挺不錯的。”有重點地突出產品,容易引起顧客的注意,但注意不要做得過於刻意

  舉例二

  導購:“好的,美女,您請隨意挑選,有需要叫我一聲就行。”等一兩分鐘後,可以以送水、理貨或是其他藉口走近顧客,並以輕鬆的口吻“怎麼樣,您看中了什麼,我幫您介紹一下吧?”

  顧客一:“你們的那款產品看起來不錯。”或是顧客做出動作,如撫摸產品

  導購:“美女,這款就是我剛才跟您提過的我們品牌的主打產品,我給您簡單介紹一下吧?”

  顧客二:“沒有什麼喜歡的。”大多數顧客的回答都是這樣的,這時導購可以順水推舟

  導購:“是的,我們的產品款式挺多的,這麼一眼看過去是很難找出滿意的產品的。不如我給您有重點地介紹一下吧,這樣也可以幫您節省時間,找出最適合您要求的。不知您比較關心哪方面的產品呢?”這樣接近顧客比較自然,不容易引起顧客的逆反心理

  總 結

  在顧客離開之前,導購需要抓住最後的機會,爭取對方能夠告知其猶豫或不滿的原因,並請顧客多提寶貴意見,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

  當顧客真正離店時,導購要做好歡送工作,歡迎顧客再次光臨。如果顧客什麼都沒說就走了,導購首先要檢討自己介紹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