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聽

  你平時是如何對孩子說的呢?他們的反應又會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個案例,來看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父母的煩惱

  1.當父母的每天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是讓孩子按照我們及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行事。這一工作可能會讓人感覺非常氣惱和吃力,問題的癥結在於雙方需求不同而導致了衝突。家長要求孩子至少在表面上要做到講衛生、守紀律、懂禮貌、循常規,但孩子們對這些毫不在意。有幾個孩子會出於自己的意願而主動去洗澡,說“請”或“謝謝”,或勤換內褲,更有甚者,有幾個孩子會穿內褲呢?家長的很多精力都花在了幫助孩子適應社會規範上面。而且,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我們越是竭盡所能,他們的反抗就越強烈。

  2.我知道有些時候我的孩子把我視為“敵人”——一個總是要他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的“敵人”:“把手洗一洗”,“用餐巾紙來擦”,“小聲點”,“把外衣掛起來”,“作業做好了嗎”,“你真的刷牙了嗎”,“回來!把馬桶衝乾淨”,“換上睡衣”,”“上床了”,“快去睡覺……”我同時又是那個不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的人:“別用手拿東西吃”。“別踢桌子”,“別扔土”,“別在沙發上跳”,“別拽貓的尾巴”

  結果呢,孩子們的態度變成:“我願幹什麼就幹什麼。”我的態度則變成:“你就得按我說的去做。”於是戰鬥就打響了,以致後來每次我要孩子做一件即使是最簡單的事兒,我都會被搞得五臟翻騰。現在大家花幾分鐘想一想平日裡你堅持要孩子做的是什麼,不讓孩子做的是什麼。然後啊在下面的空格里寫出來。

  3.在一天當中,我一定要確保孩子做到下列事情:

  早上 下午 晚上

  在一天當中,我還要確保孩子不做下列事情:

  早上 下午 晚上

  不論你的單子是長是短,不論你的期望是否能實現,上面單子上的每一條、每一項都代表著你的時間與精力的耗費,都構成了父母與子女之間誰主沉浮的意志之戰的導火線。

  解決辦法

  方法1、接納感受+簡單回覆+轉移注意力

  孩子每次經過小超市總是要買奇趣蛋巧克力玩具蛋,不買就不高興,鬧脾氣。

  有一天孩子又經過的超市,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買奇趣蛋!”

  媽媽回覆:“嗯。”

  孩子又說:“媽媽,我要買奇趣蛋!”

  媽媽回答:“嗯嗯,我聽見了,你說要買奇趣蛋。”

  孩子說:“是的,奇趣蛋裡面有玩具,是我超級喜歡的。”

  媽媽回答:“哦?”

  孩子又說:“上次奇趣蛋裡面有一個kitty貓,是個畫家,很好看呢,我還給她擺了造型。……”

  媽媽說:“我想一定很不錯,能給我看下嗎?你給她做了一個什麼造型?”繼續往家走。

  孩子繼續說:“……”,全然忘記了買奇趣蛋的事情,回到家,孩子很興奮的拿出了那個玩具,媽媽和孩子一起編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孩子非常高興!

  方法2、用遊戲的方法讓孩子與我們合作

  每次讓孩子洗澡,孩子都磨蹭,遲遲不進浴室。

  解決辦法:這個孩子很喜歡機械類的玩具,媽媽投其所好,最後說服了孩子。

  媽媽說:“該洗澡了,寶貝快脫衣服,傳送帶馬上就要啟動了,它會把你傳送到浴室裡去。”

  孩子特別興奮,眼睛裡閃著光,說:“真的嗎?”

  媽媽說:“當然!快坐上傳送帶,它就要開動了。”說著假裝發出了傳送機的聲音,拉著孩子模擬傳送帶轉了一圈,最後走進了浴室。

  方法3、代替懲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媽媽帶著女兒去超市,女兒總喜歡摸摸看看,她走到了放雞蛋的攤位,拿起來一個蛋玩,不小心就把這個蛋掉到了蛋筐裡,不僅這個雞蛋摔破了,而且還把蛋筐裡的幾個雞蛋也砸破了。女兒很害怕,媽媽走了上去,先用了“暫定法”,她並沒有馬上責問孩子,而是一下現場,眼睛注視著孩子,什麼話也沒有說。

  過了10秒鐘,媽媽說:“哦!雞蛋摔破了,要馬上想辦法把雞蛋撿起來,孩子你覺得該怎麼辦?快幫忙想個辦法吧。”

  孩子連忙說:“媽媽,我們先把他們撿起來,我可以用零花錢把把摔破的雞蛋買下來。”

  媽媽說:“我很高興聽到你這麼說,希望下次你能再小心一些,可以嗎?”孩子說:“我會的!”

  方法4、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儘量避免說“不”

  孩子要幫媽媽刷碗,可是每次都把水弄得滿地都是,爸爸很生氣,總是說“不要洗了,不要洗了,弄得滿地都是水,還要收拾,麻煩死了!”

  孩子聽了,很生氣,哭著說:“我就是要洗!”

  媽媽說:“媽媽很高興能有個小幫手,我現在需要一個能幫助我擦盤子的助手,你可以幫我嗎?”

  孩子想想,高興地說:“可以啊!”

  方法5、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在描述性的基礎上總結為一個詞

  媽媽和孩子約定好了生活時間,孩子平時都很磨蹭,但是約定好後,孩子做功課非常快,時間控制的非常好,媽媽這樣讚美他:“我今天看到了一個和時間賽跑的孩子,作業都做完了,這就叫做‘守時’。”

  方法6、揭下孩子身上的標籤

  孩子在幼兒園老師總是說他好動、調皮,每次集體活動老師都讓他站在最後一排的邊上,孩子感到很失落,回家和媽媽說。媽媽回答他:“你絕的你是一個好動調皮的孩子嗎?”

  孩子說:“嗯嗯!”

  媽媽說:“你真的那樣認為嗎?媽媽記得在你中班的時候,老師說你每次發言都會先舉起小手;每次參加活動的時候,都會站在最後一排,做老師的小幫手,負責看好其他的小朋友;每次睡覺的時候,都能管住自己的小嘴巴和小手,安安靜靜的躺在小床上。不是嗎?你覺的你是一個好動調皮的孩子嗎?”

  孩子搖搖頭,臉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