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局在科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縣市科技工作是科技活動的基層單元和基礎支撐,事關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和全域性性工作,對地區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這次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和市委三屆五次、六次全委會精神,總結20xx年主要工作,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任務。一會兒,曹市長將作重要講話,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20xx年科技創新工作回顧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全市科技工作緊緊圍繞自治區“8337”和市委轉型發展思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創新型鄂爾多斯建設取得新進展,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全市經濟穩健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科技工作方法創新有效開展。聯合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等單位,牽頭開展了全市科技需求調研工作,徵集企業技術需求125項,崗位需求113項,編印了《20xx年鄂爾多斯市科技需求彙編》中英文版,為推動協同創新奠定了基礎。委託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完成煤化工技術路線圖研究,為今後我市在煤化工領域配置創新資源提供了依據。開展了鄂爾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課題研究,啟動編制了《鄂爾多斯市“十三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鄂爾多斯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建設有序推進。我市順利通過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現場考察驗收和部際聯席會議評審答辯,為資源型工業城市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和模式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取得了預期效果。

  二科技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市科技局牽頭組織起草,市委、政府出臺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從創新平臺建設、服務體系構建、創新投入保障、創新體制改革等各個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有效指導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檔案,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營造了寬鬆的政策環境。推進簡政放權,將市局承擔的“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技術貿易機構審批”和“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設立審批與管理”三個行政審批專案下放各旗區,進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為推進專案規範管理,建立了集科技計劃專案儲備、指南釋出、申報、立項、驗收一體化的科技計劃專案管理平臺,實現了科研專案管理公開、公平、透明。

  三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全年共爭取國家、自治區級科技計劃專案41項,獲得科技經費6991萬元,其中列入國家“863”計劃2項,國家農業成果轉化資金2項,國家重點新產品1項。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成果轉化工程專案27項。專利申請689件,授權437件,有效發明專利169件。加強創新載體平臺建設,新建各級各類研發機構9家,總數達到58家。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超過前3年獲認定數的總和,總數達到22家。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成投用,入孵企業33家,被認定為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核心區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高新區啟迪孵化器加快建設,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東勝區建成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孵化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引進中小微企業7家;鄂托克旗建成國家“863”微藻多聯產關鍵技術轉化基地;準格爾旗建成大路煤化工研究所,這些平臺的建成增強了對全市主導產業和重點專案的科研服務能力。

  四產學研合作深入推進。武漢理工大學鄂爾多斯研究院正式掛牌運營。京蒙、蒙粵、蒙魯區域科技合作進一步深化,承辦了自治區蒙粵科技合作座談會。在國際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承辦了科技部鄂爾多斯“科技之家大使俱樂部活動”,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科技部國際合作資訊平臺落戶我市。新建成自治區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2家康寧爆破和蒙古高原絨山羊,總數達到7家。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柔性引進院士9位其中蒙古國院士2位,研發團隊132個,簽署合作協議8項,協議金額2370萬元,在新能源、資源與環境、生物工程技術育種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專案20餘項。烏審旗與上海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開展合作,推動國家“863”計劃——“兩段式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在全旗實現產業化。

  五農牧業科技創新取得實效。制定出臺了《鄂爾多斯市農牧業科技園區及特色科技產業化基地認定管理和扶持暫行辦法》,新認定11家市級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和基地。推進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通過“專案+特派員+服務物件”的形式,全年下派旗區兩級科技特派員588人,實施服務專案55項,新建培訓機構2家,舉辦各類培訓班20期,培訓農牧民7.3萬人次,推廣新技術161項,引進新品種137個。全市技貿機構通過採取優化、調整和重組等措施,總數達到591家,從業人員3000餘人。全年技術合同認定登記12項,成交額920萬元。杭錦旗建成黃河南岸現代農牧業科技示範基地7萬畝、漢森標準化葡萄種植基地2萬畝,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

  六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不斷加強。積極開展“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宣傳週活動,市智慧財產權局聯合旗區智慧財產權局進行了專利執法檢查,查處涉嫌假冒專利案件20餘起,有效規範了市場秩序。各旗區也分別深入企業和社群,通過座談、發放資料、微信微博等不同形式開展了智慧財產權宣傳活動。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開展了智慧財產權規範化市場培育工作,東勝區華容商廈被列入自治區智慧財產權保護規範化培育市場名單。首次開展了企業智慧財產權“貫標”工作,我市康恩貝藥業有限公司列入全區首批“貫標”工作10家企業名單。蒙西高新技術集團1項發明專利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全年徵集第五批專利費用資助專案715項。

  七科技人才工作紮實開展。編制完成《鄂爾多斯科技人才發展規劃》,為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供了政策保障。配合第二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鄂爾多斯人才創新創業周活動組委會,圓滿完成科技成果資訊採集、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邀請、科研機構建設等承辦任務。推薦5人入選自治區“百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累計入選自治區“百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達到15人。評選認定市級產業創新人才團隊8個,市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4個。我市1人獲20xx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6項科技成果獲得20xx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

  八機關作風建設明顯改善。圍繞“四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緊抓三個環節,紮實推進六項重點工作,切實落實整改措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實效,市科技局黨組織再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紮實推進“三到兩強”工作,全年落實幫扶資金45萬元。集中開展公務用車、辦公用房、“三公”經費等專項整治行動,“三公”經費同比下降40%,精簡各類會議30%、檔案40%。結合中央八項規定、自治區28項配套規定、市委21項具體規定,重新修訂了規章制度15項,機關和幹部作風明顯改善。在市紀委組織的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測評中,市科技局在全市88個部門和單位中位列第4名。

  20xx年,我們圓滿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援的結果,是全科技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為我市科技進步做出積極貢獻的各級領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深刻認識新常態下科技創新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在經濟新常態下,科技創新也面臨著新的形勢。中央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確定為核心戰略。自治區強調,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新型內蒙古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市委、政府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社會對科技創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創新正在迎來一個新的春天,科技創新也必將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市委三屆五次、六次全委會對新常態下全市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科學研判。在新常態下,以往的依靠資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在產能全面過剩的形勢下,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哪裡?轉型發展的路徑在哪裡?依靠科技創新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當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既面臨困難和挑戰,也面臨難得的機遇。困難和挑戰主要有: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創新動力不足,高層次科技人才匱乏,制約了綜合競爭力的提升;二是科技體制機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需加快改革步伐;三是科技服務經濟能力依然不強,科技與經濟結合不夠緊密,市場化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機制還不完善;四是科技投入不足,研發經費缺乏已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五是基層科技力量薄弱,特別是旗區科技部門職能發揮不夠,有邊緣化傾向。同時,我們也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一是全社會創新意識顯著增強,從政府到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型發展的願望異常強烈;二是科技體制改革全面啟動,中央已完成頂層設計,自治區和我市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隨著改革措施的落實到位,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的作用將會日益凸顯。三是中央科技經費預算大幅增加,各部委所涉及的科技經費將集中管理,統籌運作。市委、政府決定設立轉型發展基金3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基金5億元包含科技創新基金1億元。

  總之,新常態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必須有更大的作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科技工作要全面貫徹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對科技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認識經濟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大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凝聚主要目標,找準工作要點,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著力形成推動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三、20xx年科技創新重點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科技工作要圍繞市委、政府轉型發展戰略部署,堅持“1339”工作思路,即在政策導向上堅持“一個核心”,在創新佈局上堅持“三個方向”,在服務主導產業上堅持“三措並舉”,在戰略抓手上堅持“九點強化”,以建設創新型鄂爾多斯為目標,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抓住機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開創新常態下科技工作新局面。

  政策導向上堅持“一個核心”:將《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鄂黨發〔20xx〕12號以下簡稱《意見》作為今後科技工作的綱領性檔案,整合各方面力量,集聚各類資源,形成合力,統籌推進。圍繞《意見》,強化科技創新頂層設計,編制《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鄂爾多斯“十三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下一個五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標。

  創新佈局上堅持“三個方向”:一是加強旗區科技工作。旗區科技部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積極與有關部門搞好銜接和配合,主動爭取上級部門在科技專案、資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援。針對已經下放旗區的三大類行政審批專案,市局將開展專項調研,瞭解審批專案實施情況,確保此項工作落實到位、有序開展。二是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創新能力建設。繼續協調推進鄂爾多斯國家清潔能源國際創新園建設,力爭在國際科技合作專案上有所突破。繼續爭取市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爭取蒙西高新區建成國家級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面啟動科技專家進園區企業計劃,開展協同創新和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園區創新能力。三是推動煤化工技術示範基地建設。圍繞煤炭深加工、清潔高效利用,組建企業技術創新聯盟,提升企業煤化工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儘快把我市建成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煤化工技術示範基地,同時積極爭取建成國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自主創新示範區。

  服務主導產業上堅持“三措並舉”:主導產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科技創新要突出支撐主導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加快推進技術路線圖編制。圍繞我市主導產業,爭取新啟動1-2項技術路線圖研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延伸、拉長產業鏈條。二是啟動科技重大專項計劃。圍繞高鹽水處理、不同煤種氣化、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業汙水排放和迴圈利用等制約我市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啟動科技重大專項計劃,支援重大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力爭短期內有重大突破。三是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實施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專案,重點支援獲國家、省自治區、市科技獎項,且應用前景廣、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共性關鍵科技成果產業化。

  戰略抓手上堅持“九點強化”:

  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遴選我市重點創新型企業,通過政策宣傳、培訓指導、專案傾斜等措施,使有潛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力爭20xx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30家。積極培育科技創新載體,鞏固和提升現有的各類研發機構,新培育和發展一批科技創新研發平臺,20xx年,力爭新建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2家、國家、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企業研發中心1-2家。開展創新政策進企業行動,全力協調落實有關支援企業科技創新優惠政策,切實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研儀器裝置加速折舊、科技開發用品免徵進口稅等科技創新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二是強化科技交流與合作。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爭取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舉辦各種形式的技術論壇,提高合作的層次和成效。加快技術轉移平臺建設,編制完成“技術轉移平臺建設方案”,組建技術轉移聯盟,技術轉移平臺正式執行。深化蒙粵科技合作,重點在醫療保健、生物醫藥、陶瓷等產業領域尋求技術合作。加大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院士專家及其團隊在重大研發任務和帶動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年內力爭新建兩家以上院士專家工作站。

  三是強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重點發揮好創業服務中心“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體化、專業化科技創業孵化功能,舉辦科技創新沙龍、創新創業公開課等活動,有針對性的服務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企業和團隊,提升其整體素質,助力其成長。推動科技與金融結合,設立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推動以市場手段配置科技資源,同時積極探索科技企業貸款擔保、融資風險補償等多種科技金融結合新模式,提升金融對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服務能力。加快建設科技條件平臺,通過整合分散的科技服務資源,建立網路化的動態服務組織系統,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成果轉讓和技術諮詢等服務。

  四是強化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人才資源是科技自主創新的核心。針對我市科技人才總量不足特別是學科、學術帶頭人匱乏的實際,繼續堅持培養、引進、使用並重的原則,以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和“人才鄂爾多斯戰略”為平臺,實施科技人才專案,年內爭取新建1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列入自治區“百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3人以上。重點藉助與大院大所的合作,將技術引進與人才引進有機結合,優化科技合作資源,把人才引進作為科技合作專案立項的重要依據。市旗兩級要建立專家庫,組建專案技術諮詢委員會,為專案引進和實施提供決策依據。

  五是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圍繞“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宣傳週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智慧財產權宣傳培訓活動,提高我市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智慧財產權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進一步完善專利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建立市旗區聯合協作機制,以旗區食品藥品、醫療器械、電子資訊、環境保護等領域為重點,開展專利執法維權“護航”專項行動,認真查處和堅決打擊各種假冒專利的違法行為,及時、有效、公正地處理各種專利糾紛;加強對我市電子商務平臺和電商的調研,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專項行動。其次,以羊絨製品銷售領域為重點,開展智慧財產權規範化市場培育工作。第三,加強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作,選擇試點企業貫徹《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標準,幫助企業建立科學、規範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四,實施企業智慧財產權託管工程,扶持、幫助智慧財產權中介機構開展各項專利服務工作,加強對專利代理機構的政策支援和管理,爭取在專利代理機構建設上有所突破。

  六是強化農牧業科技工作。紮實推進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遴選、管理、評價和激勵機制,保障特派員經費,為科技特派員開展創業行動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撐條件。加強農村牧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大力培育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基地,年內新培育認定5家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基地,引進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和新品種,為把鄂爾多斯建成面向全國市場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提供技術服務,帶動全市農牧業經濟轉型發展。加強農牧業科技普及與宣傳,強化培訓、成果推廣、資訊釋出等服務工作,全面提高農牧民科學知識水平和能力。

  七是強化科技專案和經費管理。進一步完善科技計劃專案管理系統,修訂《鄂爾多斯市科技計劃專案管理辦法》,規範全市科技計劃專案管理。做好專案儲備,篩選一批對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有巨大貢獻、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或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專案,市旗兩級要建成科技計劃專案庫。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優先發展專案。探索科技計劃專案後補助制度,以事前立項事後補助、獎勵性後補助及共享服務後補助等方式,強化政府財政科技資金的引領作用。

  八是強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這是科技系統今後一項新的重點工作。全市科技系統要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發展眾創空間,積極組織面向各類社會群體的公益活動,鼓勵社會機構舉辦創業沙龍、創業訓練營等活動。通過各類媒體加強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樹立和宣揚一批創新創業典型人物,弘揚創新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九是強化機關作風建設。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體責任,堅決糾正“四風”,建立作風建設的常態化機制。抓好“三到兩強”工作,切實解決幫扶點農牧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加強科技管理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履職能力,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強化對科技計劃專案的監督,開展專項調研督查,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規範科技專項經費的使用和管理。

  同志們,新的一年,科技創新工作的任務很重,我們要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科技部門和全社會的大力支援下,調動和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員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為全市新常態下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