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要考高分,離不開長期的語文知識積累和做語文期末試卷的練習,所以大家不要鬆懈要努力做題哦。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6分,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①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蔘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②圖騰Totem,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彙,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餘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③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一多。聞先生在他的一篇專門談論龍鳳的文章中這樣說道:“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為在‘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鳥即鳳,降而生商’兩個神話中,人們依稀看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我說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為歷史上夏殷兩個朝代,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

  那麼,龍圖騰是如何形成的呢?聞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說:龍這種圖騰,“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④龍圖騰說由20世紀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還成為佔統治地位的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一些學者開始質疑龍圖騰說,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如:“無論如何,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因為說到底,圖騰制體現的也正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因此,如果依據通行的理論和被學界接受的材料,龍作為一種圖騰同時又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難以令人接受的。”閻雲翔“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併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

  ⑤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型別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時空範圍上講,前者比後者大得多。因此,某一型別文化中的某種紋飾與某一氏族的圖騰劃等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物件,是不得損傷、殺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鬥龍、斬龍以及食龍的載述。

  節選自《中華文藝•龍文化》

  1.根據文意,下列有關“圖騰”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

  A.龍圖騰說一度成為主流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被學術界否定。

  B.聞一多認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龍同鳳一樣是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C.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曾經存在於世界上許多民族中,其殘餘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D.有學者認為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圖騰制體現的也正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2分

  A.一些學者認為,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逐漸兼併與融合了許多其他弱小的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是出於臆想。

  B.聞一多認為龍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中虛擬的生物,龍圖騰是在蛇等圖騰基礎上糅合而形成的。

  C.迄今為止,沒有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

  D.龍圖騰是建立在魚、鱷等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一種藝術創造,它的形成滲透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句子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故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

  B.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型別文化與社會學中的某一氏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有的學者認為某一型別文化中的某種紋飾與某一氏族的圖騰劃等號,可能是錯誤的。

  C.有的學者認為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龍作為一種圖騰同時卻又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難以令人接受的。

  D.有的專家認為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鬥龍、斬龍以及食龍的載述,這與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是相悖的。

  二、古詩文閱讀3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4分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於齊,范雎從。齊襄王聞雎辯口,乃使人賜雎金十斤及牛酒。須賈大怒,以為雎持魏國陰事告齊,以告魏相魏齊。魏齊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後魏齊悔,復召求之。魏人鄭安平聞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張祿。秦昭王使謁者王稽於魏,鄭安平夜與張祿見王稽。王稽知范雎賢,過載范雎入秦。①車騎從西來。范雎曰:“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又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即別去。范雎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於是范雎下車走。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雎入咸陽。拜范雎為客卿,謀兵事。卒聽范雎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後二歲,拔邢丘。范雎日益親,因請間說曰:“臣居山東時,聞秦之有穰侯,不聞其有王也。然則權安得不傾,令安得從王出乎?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後,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昭王聞之大懼,於是逐穰侯於關外,拜范雎為相。秦封范雎以應,號為應侯。魏使須賈於秦。須賈辭於范雎,范雎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數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須賈歸,以告魏齊。魏齊恐,亡走趙。范雎既相,入言於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內臣於函谷關。今臣官至於相,王稽之官尚止於謁者,非其內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為河東守。又任鄭安平,昭王以為將軍。范雎於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厄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秦昭王欲為范雎必報其仇。趙孝成王卒取魏齊頭予秦。後五年,昭王用應侯謀,大破趙於長平。已而與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殺之。任鄭安平,使擊趙。鄭安平為趙所圍,以兵二萬人降趙。應侯席槀請罪。後二歲,王稽為河東守,與諸侯通,坐法誅。而應侯日益以不懌。

  節選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注:①穰侯:戰國時秦國大臣,原為楚國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大弟,憑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獨攬大權,後來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鄧州市,號為“穰侯”;②莝:cuò,鍘碎的草。

  4.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B.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C.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D.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山東”,地理區域名,最早始於戰國時期,當時稱崤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

  B.“秦昭王”是諡號。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加給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C. “萬世”,萬代,諱指國君死;諱稱死,還有“崩”“薨”“卒”“不祿”等。

  D.“相” ,古代官名,輔佐君主的大臣。後專指宰相。如:魏相魏齊、秦相穰侯。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范雎睚眥必報,任人唯親。先後逐穰侯,辱須賈,迫魏齊;在白起因與秦王有隔閡而被殺的情況下,薦鄭安平任大將,後又薦王稽任河東守,造成惡果。

  B.范雎機智過人,行事謹慎。須賈告發,魏齊嚴刑拷打,他假死逃過一劫;去秦國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懷疑,他藏起來,後來又下車步行,又逃過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辯,謀深慮遠。因此信威於強秦,在國內打擊外戚勢力加強王室集權,在國外拓疆開土,為秦國成就帝業奠定了基礎,在歷史上有一定功績。

  D.范雎忍辱負重,堅韌頑強。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喪,能夠激勵意志以奮發。在魏國被魏相魏齊屈打幾乎致死,並不因此而氣餒,入秦之後命運有了轉機。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拜范雎為客卿,謀兵事。卒聽范雎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

  2 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又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

  二古代詩歌閱讀10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長沙過賈誼宅①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賈誼:西漢文帝時政治家、文學家,後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長沙有其故址。此詩是詩人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所做。

  8.詩歌第二聯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 4分

  9.結合全詩,分析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

  10、一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小弦切切如私語。

  2 ,血色羅裙翻酒汙。

  3故木受繩則直, 。

  4故不積跬步, 。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6 ,此時無聲勝有聲。

  二美文背誦題:3分

  不忘初心的人何其多哉? 何其令人震撼?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中國蘋果之父——李善祥

  1915年,李善祥發起組建錦縣東荒恆康農場,研究科學務農,從事改良鹼荒的農墾事業。這片荒地近海,四處荊棘叢生,而且是一望無際泛白的鹽鹼地。要治理這片鹽鹼地,改良土壤,先要開掘通海排水。終於在1928年順利通海,這片四萬多畝鹽鹼地得以改良,試種水稻。這一舉措,開了遼西地區試種水稻之先河,從此,錦州一帶的水稻成為大米中的精品,為未來的遼西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古以來,東北地區不產醬油,遼西百姓大多利用大醬或鹽等調節鹹淡,而農場盛產大豆,李善祥看到這個商機,1917年,聘了浙江著名醬油技師楊迪生在恆康農場試製醬油,並將醬油贈給一些頭面人物,初嘗佳品,非常可口,李善祥與人合資創辦錦州第一個醬園——萬生醬園,還在浙江紹興聘請了師傅和經理,又相繼製作了南式豆腐乳、各種醬菜,利潤頗豐,從此錦州有了南方式的醬油和乳腐生產,後來竟成了東北地區的錦州特產。

  李善祥經營恆康農場時,經常來往大連。當時日本人在大連、熊嶽一帶種植蘋果樹,秋天蘋果成熟,就到南滿鐵路線上沿站出售,每斤蘋果2角多錢,而當時高粱米一斤才1分多錢,20倍啊!看到日本人用暴利欺壓中國人,李善祥很氣憤,這引發了他種植蘋果的念頭,既可獲利又可抵制日本人的水果壟斷和傾銷,對抗日本的經濟侵略。

  1923年,李善祥選擇了與熊嶽水土相仿的錦州廟溝,創辦了生生果樹股份有限公司,後改名為“生生苗果農園”。“生生果園”是遼西地區歷史上最早大面積實施科學栽培蘋果的第一家果園,是李善祥人生歷程中最受人矚目的創業成就。

  李善祥從遼南日本人經營的果園花高價購買蘋果樹苗,每月花300塊銀元高薪聘請一位日本園藝技師栽培果樹,聘請燕京大學果藝系畢業的劉雄飛等人採用科學技術經營果園。他還購買大量英文、日文果藝書籍用於研究。功夫不負苦心人,一年後,李善祥也成了行家裡手,成為一名精於園藝技術的園藝師。李善祥知道要想把日本人的蘋果趕出中國市場,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他鼓勵別人種蘋果,並無償援助栽培技術和樹苗。朱慶瀾率先響應李善祥“果園計劃”,建立了朱家果園。隨後,董家果園、楊家果園、常家果園、泰來公司果園、劉家果園、李家果園相繼建立,頗為壯觀,錦州蘋果業自此響譽東北,傳遍神州。

  1930年秋天,李善祥舉辦了一次為期5天的蘋果品評會,蘋果品評會使錦州蘋果名聲大振。東北各地乃至關內許多城市紛紛前來錦州購買蘋果,大有壓倒日產蘋果之勢。李善祥也被人們譽為“中國蘋果之父”。

  李善祥深知“中國要富強,沒有教育、沒有人才不行”。李善祥以曉莊師範為藍本,購地300畝,請著名設計師在錦州南山建造校舍,在學校周圍種植果樹3000株,1928年耕餘果藝專門學院簡稱“耕餘學院”開學,宗旨是培養植物學和園藝學人才,造就高等的果樹培育經濟型、知識型、勞動型的大學生。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鬼子入侵錦州,曾多次拉攏李善祥,為逼李善祥就範,日軍及他們的幫凶先設計了一場綁架案,後又將他軟禁,許諾讓他當錦州市市長。這一切都動搖不了李善祥絕不當漢奸的決心。李善祥先將妻兒老小偷偷送回南方,在“七七事變”後,他終於避開日本人的監視,不顧東北的偌大產業,跑回寧波小港,投入了抗日救國運動。李善祥出錢又出力,要求孩子們參加抗日救亡活動,還出資建了一家小型醫院。

  日本投降後,陳毅將軍派專人護送李善祥,1946年通過山東解放區渡海回到了東北闊別9年的錦州南山生生果園,又開始從事他的果藝事業。他一方面精心培育錦州的蘋果,一方面與中共地下工作人員保持聯絡,收集敵人情報,為1948年10月錦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摘自《錦州名人》,有刪改

  相關連結

  ①李善祥,1880年出身北京官宦家庭,青年時代接受民主思想啟蒙,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鎮海起義,被鎮海縣民眾推選為該縣縣長。1912年他辭去官職到遼西錦縣東大荒,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威名震東北——李善祥》

  ②錦州解放後,1949年2月3日,李善祥致信遼西省政府,要求捐獻“生生果園”和他一手創辦起來的耕餘學院及其私宅,言辭懇切,一片至誠,政府接納了他的捐獻。 《李善祥:讓“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李善祥出身官宦人家,自小受到家庭民主思想的啟蒙,青年時代參加了鎮海起義,辛亥革命失敗後,開始實業救國。

  B.李善祥有著敏銳的商業眼光,他在發現遼西沒有醬油後,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於是創辦醬油廠,大獲成功。

  C.日本蘋果橫掃南滿鐵路線,李善祥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傷害,便立志引進日本優良果種進行種植,抵禦日本,以夷制夷。

  D.李善祥是一個愛國實業家,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參加過革命,創辦過實業,並出錢出力,帶領家人抗擊日本侵略者。

  E.日本投降後,李善祥在陳毅的幫助下回到錦州,以培育蘋果為掩護,積極收集敵人的情報,投身錦州的解放戰爭。

  2除種植蘋果外,李善祥對錦州還做出了哪些傑出的貢獻?請簡要分析。6分

  3李善祥為什麼被譽為“中國蘋果之父”?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作為愛國實業家,李善祥給後人留下的不光是芳香的錦州蘋果,更重要的是崇高的精神。是哪些崇高的精神?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8分

  第II卷 表達題

  四、語言文字運用27分,12-20題,每題2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①如果一個人腹內空空,且不懂得去不斷豐富自己的才識,到頭來也僅是 ,是沒有本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再美麗的夢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

  ②肅順雖出身於八旗貴胄,但他對那些庸庸碌碌的滿族親貴卻十分看不起,認為這些人除了撈錢以外, 。相反,他認為漢人中不乏才識出眾者,因而刻意加以接納和延攬。

  ③記者在省人才市場瞭解到,現在又到了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然而很多畢業生剛開始工作時會比較迷茫, ,忽略了很多現實問題,導致不能找到自己合意的工作。

  A.志大才疏 一無所能 眼高手低 B.志大才疏 眼高手低 一無所能

  C.一無所能 志大才疏 眼高手低 D.眼高手低 一無所能 志大才疏

  1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釋出了我國首臺具有體驗互動功能的美女機器人“佳佳”, 不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龐,還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

  B.截至晚會結束,收央視2016年春節聯歡晚會直播的觀眾達6.9億人次,春晚多屏直播收視率為30.98%,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略有增長。

  C.縱觀世界各國的發展史,你就會發現,一個國家是否富強,往往不取決於它的歷史和軍事實力,而是取決於它的發展理念。

  D.我國在農業品牌化建立過程中,湧現出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的農業品牌產品,已成為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一大亮點。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 今天全運會網球女團決賽開戰,上屆全運會冠軍湖北隊的李娜、李婷不孚眾望,以2:1擊敗了由鄭潔、晏紫領軍的四川隊成功衛冕。

  B.故宮的戲曲文獻文物數量之大、用料之優、工藝之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博物館的收藏中首屈一指,且囊括了宮廷戲曲的方方面面。

  C.在很多學校,雖沒有公開的“重點班”與“普通班”、“快班”與“慢班”,但實際上家長和學生心裡都十分清楚,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D. 一個國家,需要的是有遠大理想、有創造激情、有頭腦且精神高揚的國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淺薄、斤斤於物質生活和低階趣味的民眾。

  1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

  A.今年“兩會”期間,教育改革、收入分配、“二孩”政策、新能源等民生問題成為電視、報刊、網路和媒體熱切關注的焦點。

  B.中國乒乓球隊屢獲世界冠軍,稱霸世界乒壇,這是由於他們有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及教練與隊員有良好的溝通氛圍分不開的。

  C. “網際網路+創業創新”,就是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創新驅動作用,引導和推動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D. 漫遊費被人形象地稱為“化石費用”,就在於其是20年前2G時代的產物,可如今早已是4G時代,收取漫遊費,道理上是很難說得通的。

  16.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2分

  中國大眾消費真正的崛起,首先在於中國民眾消費能力的擴張。正是這一消費基礎體溫的升高,才讓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大眾消費飛上了天。在此意義上,“雙11”的狂歡與勝利,顯然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消費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 。毫無疑問,隨著“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收入的翻番,重塑中國經濟版圖的消費力量還將不斷加碼,不斷抬升“雙11”新紀錄的中國消費溫度很可能成為影響世界經濟走勢的風向標。

  A、更應被視為中國消費能力的激發、導流與釋放

  B、消費者更應被視為中國消費能力的釋放、激發與導流

  C、更應被視為中國消費能力的釋放、激發與導流

  D、消費者更應被視為中國消費能力的激發、導流與釋放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2分

  A、假日旅遊所到之處山青水秀,風光迷人,華屋山丘,美景非常。

  B、許多網路小說只想以離奇的情節吸引讀者,不管架構是否合理,邏輯是否通順,三觀是否正常,讓人不堪卒讀。

  C.有的學科為提早開始複習備考拼命搶進度,校方應立即制止這寅吃卯糧的作法。

  D.現代化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擔當好現代的領導重任的。

  1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民調顯示,朱立倫與蔡英文分別是國民黨、民進黨支援度最高的人選,而兩人的民意支援度不分軒輊,都獲得42%的民眾的支援。

  B.一味對自己求全責備,只會讓壓力越來越大,對於各位考生而言,自我激勵,提高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C.韓國青春偶像劇《星夢奇緣》,講述了“灰姑娘”與“王子”纏綿悱惻的幸福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影迷,讓觀眾認識了安在旭。

  D.著名綜藝主持人謝娜最早是以“葉子”的藝名登上“快樂大本營”的舞臺,她自出機杼的主持風格為大本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2分

  對聯的橫批也叫橫額,屬於對聯在運用中的組成部分,它與對聯的內容理應一致,而且要與不同的社交場合相適應。如: ,適用於學校開辦,以表達祝賀之意; ,適用於新婚,以表達道賀之意; ,適用於醫院新建,以表示道喜之意。

  A.杏林春暖 琴瑟和鳴 春滿杏壇 B.杏林春暖 琴瑟重調 春滿杏壇

  C.春滿杏壇 琴瑟和鳴 杏林春暖 D.春滿杏壇 琴瑟重調 杏林春暖

  20、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2名日本人因間諜嫌疑被中方逮捕表示,中方有關部門正在依法對相關案件進行調查,有關情況已向日方進行了通報。

  B.李克強在賀信中說,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是科學管理和決策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更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任務艱鉅繁重。

  C.體壇圈子最近頻頻發生興奮劑事件,飛人鮑威爾等人都捲入其中,這不僅讓他們的個人形象大打折扣,也對年輕一代造成了負面影響。

  D.屠呦呦表示,希望諾貝爾獎的到來能激勵新機制的產生,讓年輕人有一個更好的科研環境,來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創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2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網際網路+”下定義。4分

  關於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之間的關係,一般是這樣認為的,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這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中作為基礎設施起著實現工具的作用,“網際網路+”這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又通過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和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來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

  22.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虛詞,表達效果會更好。為此,請將下面的虛詞插入文中適當的地方。插入後,將緊接虛詞後的詞語或短語填在橫線上。5分

  創新的行為要在腳踏實地中穩中求進。創新的想象可以海闊天空,一旦付諸實踐,就要腳踏實地、嚴肅認真,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較大損失,在戰場上嚴重失利。創新要堅持穩中求進,要進行充分的科學論證,全面考慮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穩”是前提,“進”是目的。保持穩妥是為了更好地進取。只求穩不求進,就成了“空想家”。

  ①甚至 ②因為 ③因此

  ④而 ⑤若

  六、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星馳幾年才推出一部電影,每部都是精心打磨,從不重複自己。“星爺出品,必屬精品”,“周星馳”三字,就是品質的保證。他說:“要拍最好的電影,第二好不要,第三好也不要,第一好才行。”周星馳對電影的質量要求堪稱“變態”,一個鏡頭重拍20次甚至上百次都是常事,為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隔三差五就會掀起一陣“倒周風潮”,罵他人品差。周星馳本人從不迴應,他說:“不喜歡迴應,默默拍自己的電影。”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從周星馳對電影品質的堅持、從不重複自己、不迴應“倒周”中任選一個角度,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答案

  1. A 【解析】本題著眼於對重要概念的理解資訊存在於第2、3、5段。由第5段可知龍圖騰說遭到一些學者質疑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但這並不等於被學術界否定。

  2. D 【解析】本題著眼於對重要句子的理解。資訊集中在第1、4、5段。第一段開頭原文是“龍”而不是“龍圖騰”。

  3. B 【解析】本題著眼於對文中資訊的理解。資訊區間跨越全文。原文第5、6段學者們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是非常錯誤的。C項“可能錯誤的”與原文不符。

  4、答案: C

  5答案:B 解析:B項,“秦昭王”是廟號。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以名號,如:某祖、某宗。始於殷代。

  6、答案:A 解析:根據閱讀和理解文章可知,白起不是因與秦王有隔閡而被殺的,而是因與范雎有隔閡、范雎向秦王進言而被殺,故選D。

  7、答案:1 昭王任命范雎為客卿,謀劃軍事。最後聽從了范雎的謀略,派五大夫綰帶兵攻打魏國,拿下了懷邑。省略主語、拜、卒、拔,各1分

  2 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不久,穰侯果然來到,慰問王稽,又對王稽說:“您該不會和諸侯的說客一起來吧?這些人沒有用處,只擾亂別人的國家罷了!”有頃、勞、得無…乎、徒,各1分

  參考譯文:

  范雎,是魏國人,侍奉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出使齊國,范雎跟從前去。齊襄王聽說范雎能言善辯,就派人給范雎送去了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的禮物。須賈大怒,以為范雎把魏國的機密出賣給齊國,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魏相國魏齊。魏齊叫門人鞭打范雎,打斷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齒,范雎裝死,門人就用草蓆包住他,丟在廁所裡。當時,魏齊正在宴客,賓客們喝醉了酒,輪番在他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范雎最後得以逃出來。後來魏齊後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來。鄭安平得知此訊息,就帶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來,把他的姓名改為張祿。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國,鄭安平就在夜裡帶著張祿來拜見王稽。王稽知道範雎是位賢才,載著范雎進入秦國。秦國之相穰侯車馬從西邊來。范雎說:“我聽說穰侯獨攬秦國大權,他討厭接納諸侯的說客。我不如暫時躲在車子裡。”一會兒,穰侯果然來到,慰問王稽,又對王稽說:“您該不會和諸侯的說客一起來吧?這些人沒有用處,只擾亂國家罷了!”隨即告別離開。范雎說:“我聽說穰侯是個智謀之士,他看出您有所遲疑,剛才懷疑車中有人,卻忘記了搜查一下。”於是范雎就跳下車來奔走。走了十多裡,穰侯果然派騎兵回來搜查車子,沒發現有說客,才作罷。王稽於是與范雎進了咸陽。昭王任命范雎為客卿,謀劃軍事。最後聽從了范雎的謀略,派五大夫綰帶兵攻打魏國,拿下了懷邑。兩年後,又奪取了邢丘。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昭王親近,於是趁昭王在閒暇方便之時進言說:“我在山東時,聽說秦國有穰侯,沒聽說秦國有秦王。既然這樣那麼大權怎能不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發出呢?我暗自替您擔憂,您去世以後,擁有秦國的怕不是您的子孫了。”昭王聽了這番話,大感驚懼,於是把穰侯驅逐出關外,任命范雎為相國。秦昭王把應城封給范雎,封號稱應侯。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須賈去向范雎辭行,范雎便大擺宴席,把諸侯國的使臣全都請來,與他們坐在堂上,讓須賈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摻拌的飼料,又命令兩個受過墨刑的犯人在兩旁夾著,讓他像馬一樣來吃。范雎責令他道:“給我告訴魏王,趕快把魏齊的腦袋送來!不然的話,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須賈回到魏國,把情況告訴了魏齊,魏齊十分害怕,逃到了趙國。范雎做了秦相國之後,進宮告訴昭王說:“如果沒有王稽的忠誠,就不能把我帶進函谷關來;現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國,但是王稽的官位還只是個謁者,這不是他帶我來秦國的本意啊。”於是昭王召見王稽,封他做河東太守。范雎又舉薦鄭安平,昭王便任命鄭安平為將軍。范雎於是散發家裡的財物,用來報答所有那些曾經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報答,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報復的。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報此仇,趙王最終取下魏齊的頭顱送到秦國。五年後,昭王採取應侯的策略,在長平城大敗趙軍。不久,范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閡,就在昭王面前進讒言,殺了白起,又保薦鄭安平,讓他率領軍隊攻打趙國,鄭安平被趙軍包圍,他帶領二萬人投了趙國。對此應侯跪在草墊上請求懲處治罪。二年後,王稽做河東太守,卻與諸侯勾結,犯法被處死。為此,應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

  8. 詩歌第二聯描寫了一幅蕭條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圖。2分“秋草”“寒林”“人去” “日斜”渲染出賈誼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嚮慕、寂寞興嘆的心情油然而生。2分

  9.表達了詩人對賈誼的同情,2分對漢文帝的指責,1分對自身孤獨寂寞處境的感嘆,2分以及對當今統治者的不滿。1分

  10、1大弦嘈嘈如急雨 2鈿頭銀篦擊節碎 3金就礪則利

  4無以至千里 5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6別有幽愁暗恨生

  11、1答案: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答C、E不得分。A“自小受到家庭民主思想的啟蒙”文中沒有依據,難以界定。C李善祥的確是引進了日本的優良果苗,種植蘋果也的確是為了抵禦日本的蘋果壟斷,但這與“以夷制夷”扯不上關係。E李善祥為解放錦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不能說他是“以培育蘋果為掩護”,培育蘋果是李善祥一生的努力

  2答案:①治理鹽鹼地,開遼西種植水稻的先河,為未來遼西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②創辦萬生醬園和乳腐產品,使醬油和乳腐產品發展為錦州特產。③創辦學院,培養農業人才。每點2分

  3答案:①李善祥創辦“生生果園”,是中國種植蘋果的“第一人”。②鼓勵他人,無償援助栽培技術和樹苗,使錦州蘋果業響譽東北,傳遍神州。③李善祥抵制日本的水果壟斷,錦州蘋果大有壓倒日產蘋果之勢。每點2分

  4答案:①實業救國,發展地方經濟,抵制外族經濟入侵。②尊重科學,尊重人才,重視教育。③崇高的民族氣節,無論日本人怎樣威逼利誘,他絕不做漢奸,並積極投身民族抗日事業。④無私奉獻的精神,將自己一生的成就無償奉獻給新中國。每點2分

  12. A志大才疏:志向遠大而才能不足。一般作謂語、定語。眼高手低:眼力過高,手法過低,多指要求的標準高,實際上作不到。一無所能:什麼能耐也沒有。

  13. CA偷換主語,將“釋出了”改為“釋出的”,或者在“不僅”前加上“佳佳”;B語義重複 “同比”即與“去年同期相比”;D項成分殘缺,應在“已成為”前面加上“這”或“農業品牌化建立”

  14. A 【答案講解】“不孚眾望”,孚,使人信服。指不能使大家信服,不符合大家的期望,應改為“不負眾望”。

  15. D

  【答案講解】A項邏輯有誤,概念交叉,“媒體”、“報刊”、“網路”、“電視”有包含關係,不能並列。B項雜糅,“由於”和“分不開”。C搭配不當或:成分殘缺“引導和推動”不能與“氛圍”搭配,在“引導和推動社會”之後加“形成”。

  16、 C A語序不當;B暗中更換主語,造成陳述物件不一致;D暗中更換主語,且語序不當

  17、選D華屋山丘:壯麗的建築化為土堆,比喻迅速衰亡。不堪卒讀: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易與“不忍卒讀”混淆。 “寅吃卯糧”乃因入不敷出而為;本句所言是“急於事功”,欲速則不達。C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盡心下》:“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昭昭:明白;明智。昏昏:糊塗;愚昧。今多以此語說自己不懂,卻要讓別人懂得;也用以說外行人胡亂指揮內行人。

  18、A 【A.不分軒輊:不分高下、輕重。B. 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此處錯用物件。C.纏綿悱惻:形容心情痛苦不能排遣的樣子。D.自出機杼:比喻寫作詩文構思和佈局別出心裁、獨創新意。物件不對。】

  19、C 解析: 杏壇 ,相傳為孔子聚徒講學而建的,現指教育界。杏林,中醫學界的代稱。琴瑟和鳴,比喻夫妻和睦,琴和瑟兩種樂器一起合奏,聲音和諧,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於夫婦。

  20、DA.成分殘缺,缺少與“就”照應的中心語“一事”; B.語序不當,應為“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更是科學管理和決策重要的基礎性工作”;C.重複,“體壇”即體育圈。

  21、答案:示例:“網際網路+”是一種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通過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和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來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的新的經濟發展形態。

  22. ①甚至在戰場上 ②因為稍有不慎 ③因此創新 ④而一旦

  ⑤若只求

  23、[寫作提示]材料的指向很明確,周星馳的成功源於認真、執著、創新等等優秀的品質,寫作時不能將重點放在“周星馳”身上,否則,就屬於跑偏。

  一從周星馳對電影質量要求的角度立意:人需要有“工匠精神”,精雕細琢才能出精品,嚴格要求作品的品質才是對社會的最大負責。

  二從周星馳幾年才推出一部電影且從不重複自己的角度立意:靜心創作,力求創新,才能永葆生命力。

  三從周星馳從不迴應辱罵的角度立意:淡然看待人情世故,為了合群放棄原則,是對生命的浪費;潛心創作出精品,才是對辱罵的最好迴應。

  四有其他角度亦可。

  B卷 選擇題答案:

  1、B 2、C 3、D 4、D 5、A 6、B

  12、C 13、B 14、C 15、A 16 A、17、D 18、B 19、C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