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薄熙來案看企業文化

  歷史和現實表明,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成功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企業競爭力和戰略的形成具有核心作用。不同的學者對企業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下面一起。

  一個貪汙受賄,縱妻殺人,送子外讀,濫用職權的人,與一個曾經在重慶大搞紅文化,唱紅歌的,是同一個人。中國不只有一個薄熙來。今天在臺上繼續唱高調講主義的人,有幾個子女不在國外讀書?有幾個敢保證自己和家人清廉公正?

  文化通常是與虛偽劃等號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當流氓有了文化的時候,就等於有了兩把殺人刀。官場是這樣,商場也是這樣。一些老闆也搞起了企業文化。私企老闆你可以剝削,可以整人,可以剋扣工資,可以任意加班,但最好不要借企業文化的名義。不要用感恩,奉獻之類的口號,來愚弄欺騙你的員工。私企老闆這樣做,等於向員工已經受傷的傷口,再撒上一把痛苦的鹽。

  國企老闆你可以奢侈,可以揮霍,可以吃喝玩樂,可以周遊列國,但最好不要借企業文化的名義。不要用忠誠,敬業之類的口號,來糊弄忽悠你的員工。國企老闆這樣做,等於向員工已經麻木的靈魂,再注射一針麻醉的藥。

  因為虛偽,所以文化。越是虛偽的內心,就越是需要文化的修飾。這就是中國企業文化的實情。縱觀世界各國,唯有中國有那麼多的國企私企,那麼多的諮詢公司,那麼多的專家大師,在那裡大談特談企業文化。一大批文化裝修工,一大幫文化裝修公司,在各地大搞文化裝修工程。中國人熱衷於企業文化,根由在於中國人熱衷於形式主義。形式主義早已經不是官場上的頑疾,而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中國人必須依據形式主義才能生存,不像國外人民可以自由率性地生活。明的方面有各種大道理,暗的方面有各種潛規則。國家有國家的形式主義,企業也有企業的形式主義。形式主義籠罩一切,沒有哪一個企業,哪一個人可以獨善其身。誰如果不慎或膽敢冒犯這些大道理,違背或忘記這些潛規則,就一定會死的很難看。所以中國企業必須生活在虛偽裡,因此就必須搞文化——虛假的企業文化。然而號稱虛假的企業文化,卻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第一,可以用來標榜自己。儘管胸無點墨,腹內草莽,滿腦子吃喝玩樂,男歡女愛,但一旦扯上文化,自己就不再是一般的老闆了。辦公室裡要擺上幾個大書櫃,裡面塞滿各種大部頭的管理書籍,想法弄些名人字畫往牆上一掛,案頭上佈置幾件古董贗品,一個儒商形象立即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樣與各種高層次人打交道,心裡就不再發怵了,有時還能鎮住一些不諳世事的菜鳥。

  第二,可以用來糊弄員工。多唱高調,多說空話,念念不忘使命,責任,感恩,信仰,理想,奉獻,藉此阻塞員工抱怨不滿,免得他們提要求提意見,省卻漲工資加薪水的麻煩。編造一些自己創業期間睡公園鑽橋洞的感人故事,偶爾當著員工面前吃一回快餐盒飯。自己的以身作則讓員工無話可說,精神變物質,畫餅充現實。

  第三,可以用來忽悠顧客。配方還是那個配方,工藝還是那道工藝,但只要新增一點文化佐料,白酒就不是普通的白酒,而是文化的白酒,歷史的白酒,祖宗上溯到1573年。你不喝,說明你沒有文化。喝了,就等於喝墨水。於是白酒變成了瓊漿玉液,價格大大上漲,銷量直線攀升,利潤自然滾滾而來。

  第四,可以用來欺騙社會。一流的企業靠文化,有文化的企業肯定是一流的企業。一流的企業怎麼也不會幹出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坑害顧客,欺騙社會的事。因此公關路上一路順風,如魚得水。申請貸款,申報專案如同過關斬將,春風得意。這種效益也是很可觀的。廣告宣傳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第五,可以用來整治異類。有一些員工總是不合心意,看不順眼,但卻沒法挑其毛病,找茬尋錯。企業文化剛好提供了新的整人工具。反正企業文化解釋權歸我,怎麼說就是我的事。給這些異類分子扣上一頂文化叛逆的帽子,一扣一個準,從來不失手,就是告到老闆那裡也無可奈何。你可以不服我,但你不能破壞抵制企業文化!

  第六,可以用來當作藉口。很多事我也不知道怎麼做,但既然我是領導,你是下屬,就該你倒黴。我只管分配給你任務,怎麼完成那時你的事。完成的好功勞是我領導有方,完成的不好就是你的執行力問題。我贈送你兩本書:《沒有任何藉口》《把信送給加西亞》。好好讀一讀吧,要有點執行力文化,沒有文化的員工是愚蠢的員工。這樣當領導真是輕鬆愉快啊。

  第七,可以用來應付上級。現在企業文化流行,上級要求搞企業文化建設,這股風自然一定要跟上。找幾家知名的諮詢公司,請幾位著名的專家大師,招聘幾個舞文弄墨的秀才,編一本《企業文化手冊》,舉辦幾次企業文化培訓,在牆上刷幾條標語口號,公司企業就立即文化起來。上級領導蒞臨指導檢查,肯定一致交口稱讚點頭不止。可保今後官運亨通財源滾滾。

  第八,可以變相揮霍公款。藉助企業文化的名義,組織大家到世界各地參觀旅遊,乘機大吃大喝,濫發禮品,美其名曰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一些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也打著各種文化旗號,以組織會議、培訓班、研討班、考察學習、招商、參展等名義濫收費,搞變相公費旅遊,甚至變相公費出國境旅遊,為小團體和個人,從企業那裡謀取好處。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非但不虛,簡直就是真金白銀的實在。企業老闆要是不明白這一點,那就真的有點沒文化了。很多企業老闆認為,企業文化是肉包子打狗,只見投入不見效益的事。其實不是這樣的,關鍵是如何去做。只要做得好,做得巧妙,企業文化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利益。這一點,凡是聰明的人,虛偽的人,識時務的俊傑,善鑽營的騙子,都早已注意到了,心領神會,無師自通。

  只有一種人永遠參不透,悟不通,看不懂,學不會,那就是真誠的傻子。只有真誠的傻子,才呼籲真正的企業文化。如果沒有真正的企業文化,那還不如干脆不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