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副局長競聘演講稿

  在競爭激烈、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今天,如果想壓倒對手獲得成功,一篇精煉有力的競聘演講稿是必備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今天我有幸站在這個講臺上,參加教育局副科級領導職務的競聘,我想這是我縣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教育良性迴圈發展所給我帶來的機遇。四年前,和許多競爭對手一樣,也曾站在同一個講臺上,參加副校長職務的競聘。四年來,我不斷實踐著自己的承諾,努力工作、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從副校長直至成長為校長,直到今天有資格站在這一講臺上,一路所付出的汗水與精力無愧於組織和領導對我的信任。那麼這次我要競聘的是教育科副科長這一職位。

  首先我簡要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經歷:我今年34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本科在讀。1992年參加工作,曾擔任過學校大隊輔導員、完小校長、教科室主任、工會主席、中心小學副校長等職務。在十多年工作經歷中,有4次被評為全縣優秀班主任、6次被評為系統級先進。多年的基層學校工作經歷,錘鍊了我務真求實、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的工作作風。

  我認為自己競聘這一職位有兩個明顯的優勢:即愛做事與會做事。

  首先我認為自己喜歡做事,但並不是說別人就不喜歡做事了。我只是認為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是自己的體內還積澱著年輕時的那股熱情與活力。在我內心深處急常山教育所急,憂常山教育所憂。一種憂患與責任的意識時刻充斥著我頭腦之中。我盼望著組織與領導給我一個合適的平臺,讓我有機會為常山的教育多做點實在事。記得胡震雲局長剛到教育局時正是整個常山教育處於風口浪尖之時,當時我寫了一封信給胡局長,我說咱們常山的教育界人士最需要是靜下心來反思反思,千萬不能一味的尋找外在的原因,要多找自身的原因。人是需要反思的,只有這樣方能認識自身的不足與問題。四年多過去了,可以說整個教育界的人士都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滌。如今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的教育系統最最缺乏的是喜歡做事的人,想做點實在事的人。我18歲參加工作,今年已經34歲,在16年多的工作中,我從一個普通的教師成長為校級領導,一步一個腳印,埋頭苦幹。在座的很多評委與領導都是看著我一步步成長的。我確確實實想為常山的教育做點實在事,想為常山教育的崛起貢獻我的力量和智慧。

  其次我認為自己會做事。我年輕、精力充沛,並且喜愛學習和思考,具有紮實的文字綜合能力。我是自考大專畢業的,現在讀的是雙學科的本科,一個是教育學函授本科,今年即將畢業;另一個是法律本科自考。課餘自己喜愛思考總結,已在各類報刊、雜誌發表通訊、論文、調研文章30多篇,在宋畈中心小學工作期間,以自己為主要撰稿人編寫了校本教材《家鄉篇》一書。在96、99年公務員招考中,公文寫作與處理這一門課均取得85分以上優秀成績。近幾年來,自己還多次參與到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單位材料撰寫活動中。如人代會工作報告,會議發言材料、調研材料等等。比照教育科的工作特點與性質,我認為自己有這個優勢很快進入工作角色,也比較適應這一崗位的工作需要。

  對競聘這一崗位的職責認識和上崗後的工作思路措施,我的想法是十個字:即務虛與務實、主角與配角。

  務虛主要體現在:首先作為教育科副科長在工作中應結合實際,大膽、合理地向局黨委和科室提出自己切實可行、有所創新的工作思路;第二要熟練地掌握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規,熟悉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的辦學規律與辦學特點;第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好各種來文辦理和材料撰寫工作,做到準確及時。

  務實主要體現在三點:

  1.按照要求。協助科長抓好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的落實,如九年義務教育,基礎教育評估、中小學德育安全教育、招生管理等等。以及承擔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2.對工作任務要善於統籌兼顧,重點突出,及時處理,並且要搞好分工負責,善於協調溝通與其他部門和基層學校的工作關係。

  3.自覺樹立服務意識,多到基層學校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全縣基礎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勤動筆、勤思考,多多撰寫調研文章,為局黨委和科室提供決策參謀,特別是聯絡我縣教育實際如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學校建設,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初中、高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安全教育管理等等方面,制訂、完善相應的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改變教育科在別人意識裡只是起著收發檔案功能作用的印象。當前我認為最要緊的是淡化教育科的務虛功能,要重點突出對基礎教育的指導與檢測作用,特別是要會合進修校、教研室一起制定完善對學校、對教師、對學生的考核激勵機制。現在的局面是多個科室與部門都有權對下面實施考核、檢測,但最後的彙總與反饋卻不了了之,隨意性大,流於形式,沒有形成整體與合力。所以教育科要從繁雜的事務中擺脫出來,和我的演說思路一樣既要務虛,更要務實。

  主角與配角的含義是:擺正位置,既要做好配角,不越權越位,當好參謀作用,又要盡其所能,敢於負責,勇於創新,勇於在工作中唱主角的精神。當科長有外務活動時,自己要堅守內部事物。當科長轉向內部事務時,自己則承擔對外交涉,當領導因工作需要需迴避責任時,自己應主動站出承擔事務,自覺維護領導形象,總之要做到盡職不越權,幫忙不添亂,補臺不拆臺。既要務虛更要務實,既要甘於做配角又要勇於挑重擔。

  總而言之,如果有這個機會,我會用心、用情、用力幹好這份工作。反之,不能上崗,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我一如既往地會盡心、盡力、盡職。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各位領導和評委。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能站在這裡演講。

  恰逢我市教育局領導換屆選舉之機,本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我市教育工作的關心與赤誠,在與省、市批文的招聘條件相比較自身條件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在領導的關心和同仁們的支援和鼓勵下,我決定競選我市教育局副局長的職位。這裡,我衷心地感謝組織上和同志們給了我今天這個述職競聘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展示一個真實積極進取自我。

  我叫YYY,19XX年XX月生,江蘇XX人,現擔任我市泗陽縣教育局民辦教育發展處處長,泗陽縣教育局副局長,高階教師。1998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大學本科學歷。同年7月到泗陽縣高階中學工作,2000年9月任該校教導主任;2003年9月任該校副校長;2005年6月任泗陽縣民辦教育發展辦公室主任;2008年至今一直在泗陽縣教育局民辦教育發展處處長,泗陽縣教育局副局長。

  各位評委,眾所周知,宿遷市是1996年由淮安市獨立出來組建的地級市,在建市之前及建市之初,宿遷的"三農"比例相當高,經濟欠發達,財政對教育投入乏力,公辦教育資源薄弱,辦學條件差。但可喜的是,各屆市領導對教育都十分重視,"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歷年宿遷市財政投入經費上,最高一年佔到財政總收入,的40。3%,可見市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這也激發了我競選市教育局領導一職,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我熱愛的教育事業,為我所關心的宿遷市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宿遷市教育事業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差,政府雖然有心發展公辦教育事業,但社會資源有限。全市學齡人口較多,教育需求旺盛,由於公辦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初中畢業生升學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還低22個百分點,每年有三萬多初中畢業生無法升入高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宿遷的居民在經濟上也不斷分化,湧現出一大批收入較高的家庭,這些家庭希望自己的子女上較好的學校,因此擇校的學生越來越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向城鎮流動人口的不斷增多,這些流動到城鎮的農民子女上學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宿遷外出打工的農民較多,這些外出打工農民的留守子女需要寄宿制學校。上述各種社會群體的子女上學問題,公辦學校短期內無力解決,這就為宿遷發展民辦學校提出了迫切要求。旺盛的教育需求,不堪重負的教育財政問題,促使政府希望發展民辦教育加以緩解。民辦教育在宿遷市這樣的貧窮的地級市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具體的有迅速擴大了教育資源總量,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不斷滿足了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有效激活了教育內部的競爭機制;促進了教育結構的逐步優化。在此,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宿遷的人,僅代表個人感謝宿遷市歷屆政府,感謝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你們為宿遷市的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謝謝。

  從1999年至2009年,民辦教育經過長足發展,普通高中校數快速增加,2008年達到最高峰52所,自2009年下半年後校數開始減少,這種變化是教育市場自動調節的結果,這說明了自2009年以後,宿遷的民辦教育已進入了調整期階段,自此,民辦教育開始了由初創期向成熟期的過渡。在這個轉型期內,民辦學校將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一些辦學有特色、教育質量有保障、社會信任度高的學校將走向成熟,進入良性迴圈期,那些質量沒有保障、社會信任度差的民辦學校,將進入艱難的生存期,甚至會被淘汰。

  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根據我市民辦教育近十年的發展情況的調研,我們不難得出,宿遷民辦教育今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影響民辦教育的發展因素:

  1、社會層面

  ⑴對發展民辦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和盲區。

  ⑵全市小學生生源逐漸減少,民辦學校招生日趨困難。

  ⑶辦學成本逐步增大,辦學結餘逐步減少。

  2、政策層面

  ⑴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面臨挑戰。

  ⑵民辦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

  ⑶公辦、民辦學校法人地位不平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都是公益事業,但規定公辦學校時事業單位,這種規定,使二者在稅收、建設、教師待遇等方面有很大差別,造成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事實上不具有平等法律地位,因此公平競爭無從談起。

  ⑷民辦學校自主招生受到各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