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問無解亦有解相關作文20篇

此問無解亦有解 篇1

國一作文 ,856字

我曾經讀過的書就像一級又一級臺階,指引著我上前去。

我喜愛讀書,我想靜坐在瓦爾登湖畔,去聆聽梭羅的絮語;我想走進李白的世界,去感受他詩句中的浪漫;我想參觀科學家的實驗室,去感知科學的魅力與科學家的睿智。然而我在享受讀書之趣的同時,又在思考: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在我心中縈繞許久,揮之不去。

在我整理書架的時候,一本《安徒生童話》出現在眼前。裡面的故事我早就能夠背誦,但我還是翻開了其中的一頁。我看著在那篇《賣火柴的小女孩》上寫著的兩個歪斜的漢字:幻想。薄弱的微光下是小女孩的幻想,也是對生的渴望。如果現實世界的人心也變得冰冷麻木,那故事的結局一定比死亡更可怕。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書外的世界做些什麼?無論如何,我還可以做出一點努力。看著手中的書,我好想有點懂得了。也許讀書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分明感受到了讀書能夠讓自己的心底永遠留著一束光亮!

媽媽在我的書架上添置了一本新書《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光看書名我就知道這是一本勵志書。可是隻讀了一兩篇,我就陷入了迷惑。何為吃苦?何為安逸?也許我現在的生活就是一種安逸的生活吧。衣食無憂,家庭和諧,學習良好,還未到需要肩負起生活重任的年紀,更不用外出闖蕩拼出一片天地。用父母的話來說,我只要讀好書就好。也許,難就難在那個“好”字上吧。想要有“好”的結果,我需要在學業上努力的拼搏,取得優異的成績。我要犧牲自己玩樂的時間,要在薄弱學科上多下功夫。如果選擇安逸了,不去奮鬥拼搏了,那麼今天我所偷的懶,以後終究要還。讀書的意義是,我想未來能在理想的學校更好地讀書。

思緒起伏,我的目光被窗外兩大盆綠植吸引去了,他們接受風雨的洗禮,也沐浴日月的光輝,無論如何,他們都在努力地生長著,用盎然的綠色作出生命意義的回答。

所以最初的那個問題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只管盡情讀書吧。追尋問題的過程比答案更加可貴?我已找到我讀書的方向,那就儘管去拼吧,就像那綠植努力生長一樣。不用去想為什麼?因為時間會告訴我答案:無解亦有解。

此時無聲勝有聲 篇2

國三作文 ,814字

母親是我的右臂,她以她孱弱彎曲的身影激勵我讀書上進;父親是我的左膀,他用他的魁偉豁達教育我成人成才。他們以無聲的愛給了我無聲的情。

彎弓似的背脊

健康的人一般都有一副筆挺的身軀;較勞累的人有一臉憔悴的表情;而最勞苦的人卻有一個形似彎弓似的脊背,就像我的母親。

學校召開家長會,我到校門口送別母親。我給她一瓶橙汁,她卻再三退讓,弄得我好生尷尬。我硬塞給了她,她攥在手裡,表情狼狽得很。“您慢走!”我說。她那樹皮似的大手伸過來,落在我的額頭上,蹭了兩下,說:“好好讀書,爭口氣呀!”我重重地點了點頭。

我望著母親走出校門,一步、兩步、三步……母親孱弱的身體,隱沒在人流中。我搜尋著她那彎弓似的脊背,那因過度勞累、辛苦操勞所致的脊背,因為我們的成長而累彎的脊背。我愕然……

“年輕時,我也是一個嬌小姐,何愁吃喝拉撒?何曾肩挑背扛?”母親的話縈繞在我的耳旁。瞧著母親的背影漸行漸遠,“我要讓母親倖福,我要擔起建設家園的重任”,我在心中默唸著。

“丫”字形的腳丫

好不容易能和父親在一起,好難得能給父親洗一次腳,剪一次腳趾。

我驚歎,這可不是一般的雙腳啊!拇趾和二趾絕對的分開,一點兒也不粘連,就像漢語拼音裡的“Y”,也像漢字裡的“丫”。或許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腳,能夠扛起一個家庭的幸福,能夠激勵我奮發向上,能夠為家而走南闖北的一雙腳。

我撫摸著父親的腳,就像小時候父親撫摸我的腳一樣。父親的腳,面板粗糙,腳後跟長滿老繭,有些已經開裂,剛浸入水中本能抽回的動作,讓我的心碎了。我試了試水溫,我擦了些肥皂,我掰開腳趾,一個個摩挲……

按父親的話說,生活很豐富。他下過煤井,扛過麻袋,砌過磚牆……那“丫”字形的腳丫便是磚塊高空落在腳上的記憶。父親說:“我拿過磚刀,摸過鑽機,就是沒能拿過筆桿子。”父親的話我懂,父親的腳丫告訴我,做一個讀書人,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父母的愛,有形,有色,卻無聲。

此時無為勝有為 篇3

高三作文 ,731字

我是一隻小小鳥,怎比那海燕,敢於直面呼嘯的大海,面對猛烈的暴風雨卻毫不畏怯。

我是一條小溪流,怎比那大海,如此蔚藍寬廣,瀟灑地親吻人們視野中那天空的盡頭。

我是一顆小石子兒,怎比那巍峨的高山,神氣地屹立在天地之間,那般剛強,那般歷練。

的確,在它們面前,我是那般渺小,比上不足,比下也無餘。

儘管如此,我並不感到悲哀。

比不起海燕的迎難而上,至少我有飛翔的慾望,想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去,在嚴寒的冬日,觸控到第一束陽光,享受它無私的溫暖。

比不上起大海的波瀾壯闊,至少我有流淌的決心,想向著大海的方向奔去,將自己的清澈融入大海的苦澀,以體會它的滄桑,用甘甜淡化它的苦澀。

比不起高山的挺拔雄麗,至少我有永不破碎的毅力,甘俯在高山的腳下,成為億萬造山之石中的一員,永遠支撐著山體。

我熱衷於充當“偉大”背後不為人知的“渺小”,即便是一粒微小的塵埃,我也能從偉人的真傳中找到自己的歸宿。這就是我渺小的希翼,雖比不上那豪言壯語,山盟海誓,但,這畢竟是我的心意。

美國詩人斯特里馬特在他的《隨想錄》中寫到:

昨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似乎是一粒微塵。陽光落在我身上時,亮一亮;陽光繼續移動時,我又不為人知了,但是,我是存在的!

這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它抑制了我不甘平凡的盲目好勝,激勵我爭當“渺小”中的“不凡。”相信它會感動更多人,無論渺小,亦或是偉大。

何必用膽怯去和海燕的勇敢比;何必用渺小去和大海的深廣比;何必用稚嫩去和高山的歷練比。“無為‘未必是自甘墜落,坐在“渺小”的位置上,欣賞“偉大”的精彩,未必不是種享受。“渺小”總是比“偉大”來得輕鬆愜意,我只想坐下來完整地欣賞那在暴風雨中撲打著羽翼的海燕,那捲起千層浪的大海,和那頂天立地的峻山。

此時,無為勝有為!

飄丹無情亦有情 篇4

國二作文 ,726字

喜歡葉,但更喜歡枯葉。

幾場大雪降了又融,幾陣大風颳了又散,門口的老楓樹便只剩一副磷峋的骨架了,恰似群魔亂舞,讓人看了心疼。

樹下的草地上,意外地躺著一片枯葉,便上前拾起,吹去塵灰,藉著陽光看起來:這葉,沒有了春夏的綠,連秋的金紅也沒有了,而是暗黃,失去了往日的光澤。此刻,我的手中,僅是一片暗淡破敗的、粗糙的、乾癟的、易碎的、千瘡百孔的、死氣沉沉的“飄丹”。

舉起葉,對著陽光,看清了它的脈絡,粗壯而萎縮的,這是的的一生歷程,艱辛的一程。既然如此,為何要離開樹的懷抱呢?你本該可以在樹上無憂無慮的玩耍,自由自在地唱著“嘩啦啦”的歌,幸福地度過這一生。可你卻選擇了離去,掙開樹的懷抱,委身在冰冷潮溼的地下,承受煎熬,漸漸腐爛,最後默默消亡。唉!終究,你還只是一片“無情物”罷了。

調轉了一面,繼續對著陽光看葉,腐爛的空洞清晰可見。可這,是否也是你的自願?你離開樹,是遺棄,抑或是報答?難道你選擇了自我消亡,是為了給樹輸送營養,表達感激之情?你到底還是有情的,對嗎?你只是不善於表達,對嗎?那樹上孕出的新芽,便是最好的回答。

誰說飄丹是無情物!它飽受腐敗消失的痛苦,哪怕最後默默無聞,也毫無關係!因為它為的是自己的母親—樹,為的是自己的下一代,而下一代也承蒙了上一代的關懷,長大後依然執著地投入土中,一代,一代,又一代……這怎是無情!這是最純真的感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可誰又說飄丹不是呢?想到這裡,不禁對手中破敗的枯葉,又生了幾分敬意。

“你這孩子怎麼在這兒傻站著呀,快把那髒葉子扔掉吧!”鄰居一句話打斷了我的遐想,可真的捨得扔掉嗎?這是有情的,孝順的,奉獻的,無私的,默默的,偉大的,無人理解的“飄丹”,真的捨得扔掉嗎?

此時無聲勝有聲 篇5

國三作文 ,1042字

我雖不知何時停止長大,但被你呵護時,也將歡欣慶幸。—題記

她停留在那塊白色的倒計時板子前,鮮紅的幾個數字刺痛了她的眼睛,那雙藏在衣袖裡的手還是使勁地攥了一下。垂下眼瞼,掩住了眼中的一絲期待,她拿出手機,一個一個按下了那串熟悉的數字。

“嗯,沒什麼,明天百天誓師了。”她頓了頓,語氣中藏不住的希冀,卻不忍開口。那句想說的話在心中轉了好幾個彎,可一出口卻變了另一個模樣:“這次活動還是姥姥來嗎?”那頭的人遲疑了一會兒,“我最近有點忙……”她的手心越發冰涼,眼中原有的一絲期待變成一根刺逐漸深入,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湧出的是大片失望。失望蔓延,彷彿大海一樣要把她淹沒。

“但是我請了半天假。你要吃些什麼嗎?你上次說你最近胃口不太好,不太愛吃食堂的飯。”儘管換了個話題,但她還是記住了那個“半天假”。她嘴角綻開了笑容,輕輕應道,隨即掛了電話。而後,那刺像觸角,悄然無聲息地縮回去,清明瞭她的眼睛,方才罷休。

雨過天晴。

那天陽光正好,微風正好,似乎什麼都正好。她一下樓便尋找那個熟悉的身影,終於在站好隊伍的那一瞬間,捕捉到了那抹黑色的身影,矮小卻帶著倔強的驕傲。站在人群中於她而言愈發清晰觸目。

她站在那裡,靜靜地看著她的母親。母親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望見了她,目光定格。眼裡竟是她從未見過的欣慰以及那似水般柔和的愛意。她有些惶恐,低下了頭。

活動進行了大半。她轉過身看見她的母親朝她走來,脣角翹起,帶著小娃娃望見陽光的暖意,又恐被女兒察覺到那急切的關愛,就那樣僵硬地收斂著,懸在空中。當母親小心又鄭重地將紅絲帶繫好,彷彿是在對待一件稀世珍寶。而此時,她望著眼前這個性格倔強的女人,如今已矮了她半頭。母親的眼睛裡閃著幾抹星光,於她而言卻是包含了整個星河,她主動張開雙臂緊緊擁著面前這個把青春都奉獻給她的人時,眼淚像是曠日持久的洪水,從心底直湧上來,一下子奔流不息。

母親眼中的幾抹星光,也彷彿銀河般傾瀉而下,晶瑩的,彷彿能灼傷她肩膀似的滾燙。此刻她似乎才懂得,她的母親是怎樣在這種默默的愛中陪伴了她每一個寒來暑往。曾經,她埋怨過母親給予自己的太少太少,她認為自己總是那麼不幸;可這一刻,她那被對母親的怨包裹著而變得無知、粗礪與麻木的靈魂,被深深地灼痛了,甦醒了:她在這十五年裡用了數個春夏秋冬終於意識到這陪伴有多彌足珍貴,這是日後即便付出了全部也再難追溯的過往啊!

音樂響起時,她不捨地推開母親,淚眼婆娑地凝望著母親,母親也靜靜地凝望著她,耳畔傳來的是那首《我們都是追夢人》……

此時無聲勝有聲 篇6

高二作文 ,765字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有一位姑娘正在春的土地上走動,她留戀著春天的芬芳,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她發現“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她發現“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柳絲絛。”她發現“斜陽西下牛羊歸,老翁倚杖侯荊扉。”風華正茂的少年在綠色的田野裡奔跑!她也正高興地歡快地看著這一切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寧靜,那麼安恬!

她走到一片樹林旁,發現一隻鳥兒正哺育著她的孩子,這時從天空中又飛來了一隻鳥,噢!原來,他是那些小鳥的爸爸,嘴裡銜著食物,精心地餵養自己的孩子!多麼恬靜溼馨。姑娘又走著走著,來到了遼闊的大草原,她看到那雪白的羊群正在悠閒的吃草!她不禁感嘆:羊兒啊羊兒,多麼溫順,多麼善良!

等到春天真正地來到了,她看到魚兒暢遊,鳥兒歌唱,薄公英的種子在飛翔,她蒲問公英:“你怎麼捨得自己的孩子飄到天的一方?”蒲公英媽媽說:“我愛她們勝過愛我自己!我要讓她們看到我看不到的地方!”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姑娘的思鄉之情,她看著那些飄動的蒲公英種子,飛向遠方,不,她看到自己也飛向遠方,一直隨風歌唱,到了天的盡頭!

姑娘來到了雪山,她看到那毅立在寒風中的梅花,那長在懸崖邊上的散發著幽香的梅花,她問梅花:“你在這風雪中,難道不感到寒冷嗎?”梅花揚起頭說:“寒冷嗎?我已經習慣了!況且沒有我又怎能襯托出雪的潔白!”這句話那麼平凡又那麼偉大!那麼真實又那麼涵義深刻!

姑娘看完這春天的一切,她發現:原來世界如此美好!安恬的一切,讓自己覺得陶淵明或許沒有自己清高!李白也似乎在自己眼中黯淡無光,李清照的愁絲或許只是幾根牛毛!李煜的哀愁也只是幾縷春風!世界如此美好?江山如此多驕!

此時無聲勝有聲 篇7

國一作文 ,797字

有時候,無聲之景更能動人。

一臺雕花木桌,一爐幽縷香粉,一卷書,定要配上一壺清淡香茗,享受到便是淡泊之樂。

小時候,家住老屋,綠瓦紅牆間盡是風雅素樸的古韻。那時外祖父便喜歡泡一壺香茗,獨坐於老藤樹下,一盤棋,獨酌。

畫面是美的,我自是不喜歡這樣的安靜悠閒,手中抓著一把糖,兀自跑開尋熱鬧去了。在年幼的我看來,桌上那一壺泛著一縷青煙清澈如蓮的名茗,雖是好看,入口卻苦澀,不似這甜入心脾的糖可以讓我感到快樂。

年齡大了,沒想到自己會愛上這一縷清茶的幽香。

花一般的年紀,正泛著林黛玉獨有的憂傷和愁緒。回到老家,老藤樹下依舊是雕花木桌,一盤棋,外祖父依舊手捧香茗,眼卻眯著看棋。我面對著外祖父坐下,也學著外祖父的樣子,打一桶井水,拿出他所珍藏的一小盒龍井,用手指捻一些,配上一小碗井水倒入小罐中,放在炭爐上慢慢用火煮沸,盛入紫砂壺中,看著從壺口流下的“清泉”注入瓷杯,執杯輕呷一口,初始淡淡的苦澀,隨著味蕾擴散,縷縷的甘甜滲透至肺腑,於周身蔓延,另一手舉棋子落下,“啪!”,局已成定數。我面露微笑,外祖父舉棋不定,沉吟片刻,輕嘆一聲:“好。”不知是在說茶好還是在說棋好。

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了這樣的感覺,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感受著若有若無的香。在某個閒暇的午後,棋韻茶香交融,留下的是心緒的寧靜,享受的是那一份淡泊的情懷。

沉浸在茶香餘味之中,恍惚間覺得茶香餘味是生活的真味。不是嗎?我們的學習生活初品也是苦的;再抿一口,心已沉靜,苦中微甜;品第三口時,才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甘甜。我不由得想:生活和茶一樣,有苦有甜才韻味無窮。

看到茶的熱氣在面前嫋嫋升騰,我又想起了和爺爺在老藤樹下品茶下棋的情景,或許爺爺不僅享受到了茶的樂趣,也悟出瞭如茶的人生吧!

此時無聲勝有聲我,呷一口香茗,不僅輕嘆一聲:“好!”

此時無聲勝有聲 篇8

國一作文 ,651字

孤獨是一瞬間的欲言又止,願有人懂得你沉默背後的無奈。

——題記

人的一生,說不長,卻也不短。你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而你的朋友也會是形色各異。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那裡,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如若你感冒了,不同的醫生會有會有不同的處方——

狐朋狗友

你如果告訴他們你感冒了,他們會象徵性地問候你幾句,告訴你一句人人都會的“多喝開水”。然後和你聊幾句,但細心的會發現,他們在和你聊的過程中,與你漸行漸遠,直至他們與你說“再見”。因為他們怕傳染到自己。

點頭之交

這些朋友,在你的生活中,會佔大部分,而你告訴他們你感冒時,他們會發自內心的心疼你,且會送上真心的問候。他們會和你聊天,不會因為你感冒而疏遠你,不過還是會有預防,但至少,他們對你的關心是真的,不是虛偽的,你應心存感激。

知心好友

他們不一定是益友,也有可能是損友,但他們一定是希望你好的。他們也許會在你告訴他們你感冒了之後,調侃你幾句“哈哈,你終於感冒啦”又或者“原來你也是會感冒的啊”雖然口頭上這樣損你,看似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實則,他們會想辦法治好你的感冒,甚至會給你買好藥,突然造訪你家。他們不會吵得你頭疼,弄給你吃完藥後,靜靜地守著你。此時,無聲勝有聲。

人的一生,能遇見的真心好友不多,可能一個,兩個,甚至沒有,所以,如果有,那就一個也別落下了!

真正的好朋友,不是言無不盡,而是能閉口不言。

無用亦有用 篇9

國一作文 ,754字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們大多數已習慣了有用的用處,而漠視了無用之用。

‘有’實為一種看得見,可觸及得到的,人們可以確確實實地感受到它,也從而更為看重它。而‘無’看起來虛無縹緲如一團握不住的煙沙。一個紅薯與一束花放在你面前,部分人會選擇紅薯因為紅薯帶來的果腹感對他來說是真實存在的,而鮮花的香氣過於沒有真實的感覺,選擇花對於他來說相當於什麼都沒有得到。當然也會有人選擇花朵,因為他們能感受到花的‘無’中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能從無用中感受到有用。

‘世上有用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的有滋有味。’周國平的《閒適》也表明了,人間有味是清歡,而清歡大都是無用之事,無用之事而成至味。詩無用而得以悅己、酒無用而得以暢快、哲學無用而得以明朗。看似無用之事之用不是在滿足人最普通的需求,而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愉悅。有用無用都在念想之間,你若覺得有用,那他便有用,若覺得無用那他便無用。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中說,我們日用必須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看著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是無用裝點,而且愈是精煉愈好。正如莊子所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看似無用,卻實有大用,人若只侷限於日常所需而不願接受無用之物,那他未免太過貧乏乾枯,他的靈魂也如嚼蠟一般乾澀無味。無用之物充實的是一個人的靈魂,使一個人的靈魂賦有充溫飽和之感,溫潤而靈動,一個人的舉止也更有優雅動人之感。

有用之物是必需,而無用之物亦不可少。

道是無痕卻有痕 篇10

高二作文 ,803字

李白說,天地是萬物的旅社,光陰是百代的過客,人生像是一場夢,不曾留下什麼。生活是一條通道,所有的生命都被時光催促著向前,每一個人的經過都像是在沙灘上作了一幅畫,在水幕裡寫了一行字,轉身便被沖刷到一乾二淨,不留痕跡。

雖說每個人都是天地一蜉蝣,滄海一粟粒,看似微不足道,有形的存在,無痕的離開,都是一揮衣袖,不帶雲彩,但有些人在無痕裡烙下了金色的光影,無痕中便有了痕。

他無聲地走了,卻把精神留了下來。

有人調侃說:“雷鋒做好事是不留名,但他都記在了日記本里。”是的,感謝他有一個日記本,將其樂於助人的品行完整地記錄下來,若是沒有它,誰還知道有個人叫雷鋒呢?他本想無痕地離開,卻不料日記本將其精神傳揚,舉國上下學雷鋒,每一方土地都添了幾縷溫情,於是出現了“北京雙閃”,於是造就了郭明義。

他無息地去了,卻把正氣留了下來。

幾千年前,他跳進汨羅江,幾圈漣漪輕輕地顫動,便沒了音息,也許,他連江裡的魚兒都沒有驚動,悄悄地離開塞滿汙垢的時間,去水中尋得一份寧靜。後人如你我卻識得這偉大的人,識得這一巨集正氣,《離騷》是他來過的痕跡,我們尊崇他,膜拜他,這貫了長鴻的正氣便施灑各處。

他早早地離開,卻把夢想留下。

提起冠軍,我們想到黑人;提起籃球,也是黑人;當提起奴隸,自然只有黑人。然而,提起奧巴馬,我想起了馬丁路德金,因為他曾有一個夢想,並將其夢想分享給每一位黑人,讓火紅的心有了堅強的理由,讓黑面板的人們也佔有一邊天,並未美國領舞,讓這世界向著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留下的痕跡也並非都是人們所願意看到的,有一些人的名字是因為被憎惡,所以被記住,我們記得四人幫,曉得秦檜,更是瞭解希特勒,他們曾經的存在,落得無數心靈的傷痕,流血未止。

痕跡,雕勒出這精緻又複雜的世界,我們捫索著前人留下的痕去認識這造物者,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因為時間不會沖走一切,似無痕,實有痕,道無痕,是有痕。

愛無影愛有意 篇11

高一作文 ,72字
愛無影愛有意作文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47613.html

天亦有情 篇12

高一作文 ,701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每當我想起這句話都會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覺,都會讓我產生聯想。

天是無情的,因為我總認為上天是不公平的,為什麼別人每次考試總是名列前茅,而我卻處於中等水平,為什麼上天只眷顧那些聰明的人,而忽視我們這些祈求得到他眷顧的人呢?無數個為什麼在我腦海裡徘徊,讓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或許,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細細想來,那些獲得成功的人表面看起來好像很輕鬆,其實,只是我們不知道他們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是我們的幾倍。而我們自己呢,有沒有像他們一樣努力呢?有沒有像他們一樣刻苦呢?那麼,如果是這樣,又怎麼可能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顧呢?天只會對那些勤勞刻苦的人給予他們所應有的回報,對於那些不刻苦的,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更落後……

天亦是有情的,她根據人們的需要將時間分為四季,分為朝暮。人們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根據季節的不同,收穫的時節也就有所不同。

春天,萬物復甦,沉睡的河流又繼續本騰起來,各種應開的花兒開滿了滿山遍野,鳥兒們站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唱著。人們在這個時候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為的就是能有一個好的收穫。

夏天,烈日當空,太陽光火辣辣地照著大地,人們依然辛勤地勞動著,照顧著農作物,即使頭頂烈日,也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夏末初秋,正是農忙的季節,農民拿著收割的工具來到田野上,看著眼前一片片金黃色的麥田,心裡滿是喜悅,想起那些心酸的日子,在看著他眼前的景象,覺得是沒有白費的……

冬天的來臨,意味著農忙的結束,也意味著忙了兩季可以緩衝,休息一下了。

所以總的說來,天是有情的,他總是根據人們的需要分時分季,在人們忙過之同樣給與他們休息的時間。

天就是這樣,道是無情卻有情……

細微之處亦有美麗 篇13

高三作文 ,860字

我們走過許多次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卻往往忽視一直在身邊的那一個人。其實,細微之處亦有驚人的美麗,自己身邊亦有從不間斷默默付出的溫暖。

張愛玲純淨說過:“回憶這東西如果有氣味的話,那便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我們武裝自己以冷漠,保護自己以拒絕,過度競爭迴應你所贈與的寒意,而擁抱的卻不是最初的那個溫暖世界,這時如果有一雙手擁住你,你就會覺得全世界的光和熱都不及這片刻的溫暖貼心、真實。其實,如若我們閉上眼睛於樟腦香氣中默默回想,我們的身邊一直都有人為自己在途中添袖點燈。

越過了兩千多年的滄桑,浩瀚大江的岸際線已隨波濤滾滾的歷史遠去,永遠留下的是那遺世獨立的管鮑之交。從年少輕狂的讀書經商到而立之年的做官為政,管仲的背後一直有鮑叔牙的默默付出。否則,管仲不知會落到什麼樣的結局,年輕時餓死街頭還是齊桓公登基之後被賜死於囚牢之中?若無鮑叔牙的上書推薦,何來管夷吾的勵精圖治?何來齊國的位列七雄五霸?輝煌的成績背後,離不開默默付出的美麗。

樑思成曾問過林徽因為什麼會選擇他,林徽因的回答是:“這個答案很長,我要用一輩子來回答。”於是,林徽因用一生的時間與樑思成跨越祖國大江南北,熠熠生輝的國徽,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無不有林徽因的默默付出。林徽因愛人間四月,所給予樑思成的陪伴亦如四月的暖暖花香,當樑思成不惜放下尊嚴保護老城區而被受世人白眼的時候,那如花香般的默默付出支撐著他守住最後的初心。

拳王鄒市明在前往美國發展深造的時候,妻子冉瑩穎不惜拋下了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遠赴他國,為丈夫當司機與翻譯,一個人照顧著兩個孩子,她用她一雙佈滿老繭的手換來了一幅沉甸甸的金腰帶,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換來了無人可敵的拳王風采。

我們總是執著著追求華麗卻不屬於自己的美景,時光漫漫,不近不遠,有些人一直在你身旁,未曾離開,默默地幫助著你,平凡而樸實,無聲而偉大。

閒庭信步,漫看漫天雲捲雲舒,寵辱不驚,細微之處亦有不可多得的美麗,漿向藍橋易乞,看著窗外連綿細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易把人來拋,而你身邊,亦有愛你的人在為你默默付出。

花開他處亦有芬芳 篇14

高二作文 ,777字

花香誘人,蜂蝶伴舞,是人們對百合的讚賞,但縱使無一人觀賞,百合也會綻放誘人的花香。

我叫於曉,是上海高中的一名學生。由於和朋友合資開微店並經營得體,我月收入可達五六千甚至上萬元。但因經營問題,我不得屢屢曠課。有人認為我該專心學業,也有人認為我該去有可以選擇課程的學校不讀。但我的個人願望是退學,專心開微店。

我知道英國作家馬德的“沒有知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也讀過“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廝有陋室,唯吾德馨”,更瞭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恥,今其智乃不能及”的道理,但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只是一處在他處綻放的百合!

自有科舉制度以來,從“孩童散學歸來早”到“十年寒窗若讀日”再到“一朝金榜題名時”,這其中的時光,哪一個孩童不是重複先人之路以充滿歡聲笑語的童年換來的?墨守著成規,重複先前的老路,數十年美妙的時光就在這被笑聲、紙張、分數、名次等堆積成的怪物悄悄吞噬。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這就是現實的秩序。但我偏偏不服從!不服從的還有從哈佛退學專心製作計算機的比爾盖茨,還有“小百靈鳥”吉米塔婭。

多數百合在一起綻放,順應著時節,與蜂蝶相舞,與遊人暢談,也許這才是人類所接受的。但悄然開在狹谷的野百合,縱使無人理解,無人欣賞,但只要它縮放了自己的花瓣,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也有人告誡我去選擇課程來完成學業。但在當今中國,人口過多。為了選出優秀的人才成王敗寇,優勝劣汰必然成為法則。目前的中國無法在高中階段讓學生去選擇課程就學,但我相信,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一天必然會到來。

退學開微店是我的選擇,無論有人支援與否,未來所造成的後果皆會有我自己承擔。我想順從自己的內心,做打破成規的他處百合。但請相信,無論面臨何種困境,綻放花瓣,為大自然增添一份生機,終究是我一生的追求。

請相信吧,花開他處,亦有芬芳。

無限擁有 篇15

國二作文 ,616字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擁有與尋找的過程。不曾擁有,你會努力去尋找;失去擁有,你又會四處去追尋。可有時擁有得越多,越容易荒廢潛能,也許正是因為擁有,才讓人們越容易滿足於現狀,沒有了更多的追求。當有一天唯一的擁有者失去了,那麼生命中還留下什麼?人生不過剩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嘆。所以,人生不僅僅是珍惜、擁有,還應學會無限擁有。

無限擁有,不是滿足於現狀,而是不斷突破創新。用那自身的不曾擁有,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沒有榮華富貴,卻帶來了雲淡風清;沒有華麗絕美的外表,卻有一顆赤子之心。就如鴕鳥沒有翱翔的翅膀,卻有奔跑的速度。回望古昔,如若沒有太多的輝煌,清政府為何閉關鎖國,最終淪落到喪權辱國的地步,曾經的擁有也化為灰燼。是因為擁有太多,才會失去太多!

無限擁有,不是登上高山之巔的暫時喜悅,而是嚮往比山更高的無限境界。無限擁有的人不會株守一萸,而是踏遍山野,把眼光看得更高更遠,用擁有的一切創造無限的擁有,從無限擁有中斬獲更多前行的動力。

當然,擁有,亦不是庸俗平凡的欲物,人生不能只有欲物才是人生的擁有。擁有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生命價值的最高點,是精神與靈魂的共同追求。來自於凡塵,卻脫於世俗,那才叫真正擁有。與其羨慕別人的,不如創造自己的。不要止步於前,不論前方是花季還是荊棘,只有向前,才能擁有!

思索與品味。

無限擁有的真諦—是向著更高更遠。

無限擁有的意義—是從不曾擁有,到另闢蹊徑。

美亦有度 篇16

高三作文 ,733字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我們的視野之內,隨處可見拿起手機自拍的人。品嚐美食時自拍,等公交車時也自拍,用現在一句流行語來說:“一言不合就自拍。”藉助各種美顏軟體的特效,人人瞬間變為高富帥、白富美。白皙的面板,高挺的鼻樑,深邃的眼睛,相似的面容讓人都犯了“臉盲症”。看似大家的顏值都普遍提高了,卻讓我們不禁發問:這是否還是真實的你?這樣,就真的美了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若沒有愛美之心,男人為何西裝革履,女人為何略施粉黛,輕點朱脣?愛美之心本無可厚非,但有的人卻將它扭曲、變形。濃豔的妝容,誇張的服飾,還有氾濫於各種社交網路平臺的醜態百出的“自拍”,以虛假的美顏,博得他人的“讚美”,換取短暫的虛榮心,如此的“美”不免讓人作嘔。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他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美不僅在於外表,更在於內心。外在的美,只在於看到的那一瞬間,而真正心靈的美,才能永恆不變,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黯淡褪色。每個人,只有不斷提升個人的內涵和品位,培養自己優雅高貴的氣質,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身邊的人,才能體現出真正的美。一個人在生活中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在別人遇到困難時,真心誠意地幫助別人,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這樣的美,才能贏得人們長久的讚賞和欽佩。而現實生活中那種故作姿態、東施效顰般的“臭美”,既膚淺,又俗不可耐,只能更多地引起人們的厭惡。

美不僅在於端正的五官,恰當的裝扮,更在於高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豁達的胸懷,聰慧的頭腦,文明的語言,得當的舉止,善良的心靈,豐富的內涵,健康的心態。美亦有度,美在內心,請摘掉虛假的面具,用美的內心,去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做真實的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下專屬於你的健康之美、真善之美。

愛無言卻有聲 篇17

高二作文 ,872字

誰謂“大愛無聲”?那是因為你不曾用心去傾聽。

也許,你只是某個生命裡的匆匆過客。走過了,就像凋謝的花,再也沒有回頭的必要,再也沒有流戀的可能。可是,你也許不會發現,在這個旅途中,你帶走了某個人成某些人對你的愛……也許,那僅僅是一句話,甚至只是一個字,一個眼神,一個表情……

有一種力量會陪著你,陪著你走過千山萬水,陪著你走過憂傷快樂,陪著你走過從眉梢清淡到面目深刻的歲月年華……那便是愛的力量,那也將會成為你的一生的財富!

安妮寶貝曾經說過:“我們都是風中飄落的花朵,為了枯萎而盛開。”雖然終究無法擺脫死亡的命運,但命運的歸途卻是如此的溫馨美好—畢竟我們曾為了愛而盛開過,畢竟我們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一抹記憶……

當人類成為萬物的主宰的那刻開始,就註定我們要以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面對社會,面對親人,面對朋友。

也許,有時候我們會捨不得把愛與別人分享,有時也會可怕到對事對物對人都要以“冷眼”相對。但是,卻沒有想過自己失去了什麼,更沒有想過自己已經成為一個非常讓人厭惡的“吝嗇鬼”!

當你看到一隻小京巴在車海中拯救自己的同伴時,你一定會感到十分震憾:一隻狗為了救同伴而不怕犧牲,在將同伴救離車海後,輕輕地呼喚它,似乎想要將它叫醒,但這卻是徒勞,因為它的同伴已經死了……

雖然它的同伴死了,但小京巴的愛卻在,那一聲聲我們聽不懂的呼喚,或許是它對同伴的死的一種哀痛。也許它們並不認識,但它卻願意救它,願意呼喚它,始終不放棄它,不拋棄它!

我想,此刻的人類在這大愛面前是無比渺小的吧!

花開了,是因為那花兒愛春天,所以才陶醉了蜜蜂;雨落了,是因為那雨點愛大地,所以才陶醉了禾苗;月圓了;是因為那月亮愛夜空,所以才陶醉了星星……

世界萬物尚可如此,我們為何不可?

希望從今以後,開啟你我的心門,讓彼此的真情匯成一片海洋,流入我們的心,滋潤那片乾涸的土地。讓心靈的那塊土地,處處開放出愛的幸福……

愛別人,卻有聲。那聲音像瑤池未斂的清唱,陶醉你我,指引你我走向善的歸途。那時,我們會挽著手,看沿途秀美的風光,聞身邊幸福的味道,聽彼此的愛的聲音……

苦痛的生命亦有芳香 篇18

高一作文 ,986字

生命是上帝手中的鮮花,快樂是花朵醉人的馨香,痛苦亦是花朵的芬芳。

充滿快樂的花朵不一定是最美的花朵,而充滿痛苦的花朵也不一定是最醜的花,且看掌花的人,如何把握他們花般的生命。

也許,苦難的生命之花,亦有醉人的芳香。

掬起苦難的生命之花,他閉目體會,悠然微笑。他是一個平凡人,卻處處透著不平凡。尼克,一個四肢皆無的殘疾人,卻擁有著許多正常人沒有的美麗人生。也許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場災難,他嚇壞了父親,遭同學嘲笑,成年的身體遠沒有三歲孩子高……這些堆積而起的苦難,看似要黯淡尼克的生命,但他卻用苦難演繹了精彩。沒有人想過,他可以通過自己無數次的失敗演練正常的生活、學習,矮小的身體卻可以完成高難度的衝浪,能夠執起高於自己的高爾夫球杆,揮出完美的弧度。他說,正是這些苦難讓他尋找到另一種生活方式,讓他的生命有了另一種精彩。

尼克苦難的生命之花沒有枯萎,反而散發出特有的清香。苦難成為幸福的墊腳石,只要向上一站,苦難亦美麗。

捧起苦難的生命之花,她凝神注視,細細品味。她是海歸博士,是復旦大學的講師。于娟,一個看似被幸運之神眷顧的女人,卻遭遇人生的急轉坡,從此掉入癌症的深淵。但也並沒有因此而屈服,風華之際遭遇的身體和心靈的重創給予她另一番獨特的體驗。縱使她華髮不再,縱使她日日煎熬,縱使她疲憊不堪,她仍然緊緊抓牢每一根時光的細線。作為復旦大學的講師,她本應受到萬人豔羨,然厄運將手中的幸福顛覆,但病魔能奪走她物質的饋贈,卻撼不動她內心的堅韌。苦難使她堅強,讓她學會珍惜,她堅信“那些不能打敗你的苦痛,最終會讓你變得更強”,苦難的生命之花歷經風雨的摧殘,也會綻放美麗之花,散發幽香。于娟,以苦難為土壤,孕育樂觀堅強的芬芳。

苦難也是一筆財富,是促成生命之花綻放的養料。苦難的人生,有時收穫的不僅是痛苦,也是快樂。

縱然如此,仍有人深陷苦痛的泥潭無法自拔,在《老人與海》中樹立堅強的精神標杆的海明威卻恐懼著內心的精神疾病,逃避親友,逃避塵世,消極地讓苦難籠罩整個生命,以自殺的形式結束了這苦痛的一生,文學界因此墜落了一顆希望之星。他的生命之花在退縮中枯萎,這無法不令人嘆惋。然而,苦難不會拒絕芬芳,貝多芬歷經痛苦扼住命運的咽喉,高爾基多災多難終成文學家……

生命不是由自己選擇,幸福也不是單向行駛,它駛向快樂,也會駛向痛苦,痛苦亦是一種幸福。

生命如花,苦痛的生命,也會飄香四溢……

無奇不有 篇19

寫人作文 ,472字

我的同桌小歡,她可真是個奇女子。

小歡她如果一個小時不講話,可能就會out了。還有她好想有一個搞笑的習慣,每一節課下課,都要和吳家宣拉著我去wc,小歡在wc裡“逛完街”後去洗一下手。我覺得她是沒事找事幹,還有他每次看見我和男生說話就會和吳家宣說:“你看看又和男生混一塊去了,你離開男生會怎麼樣。”我有一種衝動。

小歡和我也算是“志同道合”,“講”字輩的,但是,我可沒她在行,這讓我感覺小歡和我像一個人似的,比如:愛講話,熱情,愛笑,積極……

小歡的熱情,沒的說,比如說數學老師吧,上數學課時,老師剛進來她就說:“老師好。”如果老師不理她,她就說到老師聽到為止。下課時:“老師再見,老師你看全班就我一個人對你最好,就我一個人和你說再見。”老師剛走,又拉著我去wc。

小歡還不止這點熱情,懂我的人都知道讓我背書10遍,不如讓我抄10遍,小歡說給我背書的祕訣,還陪我背,可是我還是沒背上,白費了她的苦心,下次努努力,不能讓小歡失望。

就是這樣的性格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好朋友。

看今天的天空,紫紅色的雲霞充滿夕陽整片天空,其中那輪似火的夕陽,那就是小歡。

風景無處不有 篇20

高三作文 ,685字

每去一個地方,總喜歡在一些沒有人跡的棧道上流連,或農道,或棧道,只要曾經有人在這些道上留下過他們的足跡,便是一長串記憶的符號。李白可曾踏過此道,登上太行山?陶潛是否走在田埂上,悠然見南山?腳底只是我留下的證明,這一片風景,不知何人初次見到。也許在這條道上,有過金戈鐵馬;有或許,王昭君曾淚灑於此。如果你站在那裡,前面是一片石壁、一片深山,請對著它們呼喊,會有人應和你;前面是一株小草、一棵小樹,請對著它們微笑,會有人迴應你。

春花秋月何時了,這是後主的愁緒;小樓昨夜又東風,還是後主的悲涼。東風,給予了詩人許許多多的臆想,寄託東風,彷彿便可飛到九重雲霄之外。但我鍾愛西風。西風給人的,不僅僅是表面的寒冷,它讓你清醒,時刻保持進取。沐浴東風,會讓人圖於享受,而迎著西風,會滌盪你內心的慵懶。聽著西風呼呼的叫喊,你不必感到畏怕,勇敢向前,把挑釁遠遠地甩到腦後。順風的安逸,永不如向逆風挑戰。

世上有很多母親,每個母親,都是一片風景。千千萬萬的母親,構成一片片美麗的風景。其實,在母親還是女孩之前,才真正算得上是美麗的風景。當女孩變成母親之後,她便漸漸地捨棄她外在的風景,一心建造好避風的港灣,成為見識的後盾。母親都是馬,讓子女安穩的坐在自己的悲傷。曾經,這樣一匹走遍四海的壯馬,卻甘願獨自一人在侷促的居室裡打轉。最終,馬兒即使還很甘願繼續打轉,可她已經累了,壯馬要變成瘦馬了。儘管她堅稱自己的背還很結實,可子女們,已經開始覺得馬兒已經力氣不足。瘦馬的身旁,偎依著眾多健壯的馬。

生活有好多畫面,構成好多風景,不一樣的風景,留下太多不一樣的感觸。懂得生活,品味大千世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