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香乾臭幹相關作文20篇

老城的香乾臭幹 篇1

國一作文 ,889字

“香乾臭幹嘍……”幼時記憶仍會隱約浮現,往事回首,令人神往,戀之,憶之。

每到下午四點左右,街頭就會有一群著裝相似因此出眾的賣主:一輛破舊的二八大槓加重自行車,龍頭上插把杆稱,後座上綁著一個用紗布蒙著的竹筐,裡面兩個小盆裡分別裝著香乾和臭幹。他們從下午四點出發,陸陸續續,一路吆喝叫賣,直至傍晚夜深。那“香乾-臭幹嘍”的聲音,時斷時續,傳進了千家萬戶。

空空的竹筐中還剩些汁兒,傍著月色,似乎有絲溫暖,是興喜歡愉,也是自豪,更是對手藝的肯定,在婆娑的燈光月影中,走著。那時他們的小竹筐,就是我們平常人家的小菜罈子,五毛錢的香乾臭幹便能將我們這些小孩子哄上好久,樂個半天。

臭幹大都由莧菜根或臭鴨蛋做成的,臭滷泡製;香乾則是用年復一年的五香老滷,口味非常獨特。最後逐步增加了五香蠶豆,海帶絲和花生米,但地道的味道始終未變。香乾臭幹在那時稱不上什麼盛宴佳餚,卻是家家戶戶逢年過節必定擺上盤的俗菜。

本地人的餐桌上,經常會出現香乾炒青椒、秋葵,爸爸招待人時,便會買兩斤香乾,用磨得光滑剔透的寶刀“唰唰”切成形狀、大小,幾乎完全一樣的乾子,又細又長。鼻子湊上去聞聞,並沒有什麼香和美味而言。夾來兩塊,乍一吃,乾子鮮嫩細滑,口感恰到好處,再細嚼,還有幾分韌勁,沒過癮,又夾來幾塊,汁兒便流了出來,細細品,發現味在其中,鹹香美味,滋味令人慾罷不能,嚥下去後口中還存留一抹豆乾香,味香綿長。爸爸抿上幾口酒,配著乾子,自得其樂。

香乾,味在鮮嫩,而臭幹,味就在醇厚的勁道。樓下的飯館裡,他家最拿手的就是特質臭幹,可自成一菜,而臭幹炒蘆蒿更是家喻戶曉得一道美食。臭幹,臭,又是乾子,黑乎乎的汁兒,乾子灰白,臭味可聞,可待放入口中一嘗,又有一番美味,像是一種奇香,甚是美味,也許就是“雖臭即香”的氣味撲鼻,滿是知足。

香乾臭幹,源於楚州,原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食物,隨著時間,大家也就順著習慣了,二者合一。

家鄉,十幾年一晃,樓房一變,街道寬闊了,模樣煥然一新,那純正的手藝,卻未曾改變,有著回憶,念想,乾子的味更濃更美味。

老城,一直在變,也永遠都未曾改變過,因為在那些人的記憶中,老城的味道未變。

美味的油炸臭幹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3字

要問我最愛吃的是什麼,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是街頭的風味小吃—油炸臭豆腐乾。

每天一放學,我就像飛一般地往街上跑(注意:是在口袋裡有錢的時候),穿過小巷,再翻過小橋,就聞到油炸臭豆腐乾的香味了。經營油炸臭豆腐乾的是兩個中年婦女,他們倆總是推一個小車,小車上面寫著:三味臭幹,一元四塊。這三味指:辣味、臭味和香味。

這家的油炸臭豆腐乾非常有特色,而且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先把醃製好的臭豆腐拿出來,然後把它裹上一層包渣,再把它放到油鍋裡去炸,它們炸的時候看上去黑不溜秋的,和別家的沒什麼兩樣,但是一出鍋就會變得金燦燦、香噴噴的,塗上一層醬油和辣椒醬。好了,這“人間美味”就大功告成了。

我讓老闆給我多塗幾層辣椒醬,黃黃紅紅的,煞是好看,我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嘴裡辣辣的、燙燙的,這味道別提多爽啦!我是個能吃辣的人,所以這點辣不算什麼,要是你呀,準定被辣倒了。吃油炸臭乾的,大多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一到小車前就都成了“辣妹子”了,此時也不管斯文了,直吃得嘴脣通紅,涕淚交加的。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有種垂涎欲滴的感覺呢?那就來品嚐吧!

老城的早茶 篇3

國一作文 ,935字

避過高溫,來到揚州,吃一頓早茶。

吃早茶的習慣在這座古城已有很長的歷史了。

到冶春茶社的時候,已是將近八點了,人卻不怎麼多。桌子上擺著一紫砂茶壺和幾個雪白的瓷杯,約莫比大拇指高些許,裡頭盛著茶。

落座不久,年輕的服務員端上來幾碟燙乾絲。說到這乾絲,清代曾有人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絲堆細縷,熟銅菸袋臥長苗,燒酒水晶餚”其中這“加料千絲堆細縷”就是寫的這乾絲,辨認不出這是什麼味,僅僅一盤切得如縷的乾絲,點綴著香菜和薑絲,底頭盛著的是醬料,總的來說,簡單又不失風韻與傳統,吃起來,卻滿嘴生香。

過了些許時候,是五丁包子,端上來是冒著騰騰熱氣,人們倒也不急著吃,我也先觀察起這三丁包子的形態出來。略扁,外形倒是挺普通,咬了一口發覺這面極其有彈性,這餡更是極其鮮美,然後我便大嚼起來,吃後任然回味無窮。

揚州還有個極其廣泛的說法,便是“皮包水”與“水包皮”,指的是揚州人早上去茶館喝茶吃點心,晚上去浴室洗澡。這點心也是贏得了許多好評,歷史上的眾多名人也是讚賞不已,朱自清曾說“揚州最著名的是茶館;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滿滿的。揚州的小籠點心,肉餡兒的,蟹肉餡兒的,筍肉餡兒的且不用說,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燒賣,還有乾菜包子。”此行前來,並無口福吃到那乾菜包子,但那蟹黃湯包卻是同樣的使我讚歎。

蟹黃湯包端上來時,是盛在高底的碟子裡的,稍微移動一下便可以看見裡頭的湯汁在晃盪,我小心地移動,生怕破了,但這麵皮倒是很有彈性,晃盪晃盪也沒有破,包子上擺著一根小吸管,我欲動手,卻被制止,理由是太燙,我只好耐著性子等等,這吃法倒也有所耳聞,十二個字“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喝湯”,等了一會,先倒了點醋上去,大家也都是拿吸管在湯包上開一個小窗,這皮薄得像紙,不用多少勁兒就捅開了,吸湯的時候倒不能急,到嘴裡的第一感覺只有鮮美,湯汁裡的蟹味刺激著我的味蕾,不一會湯汁見了底,原先晃盪的包子癟了下去,蘸著醋把接下來的皮與餡吃下,鮮而不腥,未來得及回味,又是一籠肉餡蒸餃……

吃完,卻已經九點了,人倒是挺多的。

這裡的人們生活節奏很慢,看著人們說說笑笑不緊不慢地吃著早茶,茶社裡十分嘈雜,卻沒有人嫌棄的,人們彷彿不是工作和賺錢,而是享受而生活,或許這就是千百年來許多人喜愛揚州的理由吧。

老城的醉蟹 篇4

國一作文 ,1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