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集中

[拼音]:luchong shu

[英文]:Artemia; brine shrimp

無甲目滷蟲科的1屬,又稱鹽水豐年蟲或鹽蟲子。體細長,蝦形。第一觸角細小,呈棒狀,不分節,末端有感覺毛。雌、雄第二觸角構造顯著不同,雌蟲的粗短,基節內緣呈小球狀,具毛,末節平扁;雄蟲的極為發達,末節大而平扁,特化成抱器。

滷蟲頭部腹面中央伸出一葉上脣,口器大顎,第1小顎發達,第2小顎退化為極不明顯的小片。頭部背面中央有一個單眼,兩側有一對帶柄的複眼。胸部由11個體節組成,各有一對葉狀的胸肢。胸肢分成外葉、內葉、扇葉和鰓葉。鰓葉為呼吸器官,胸肢具有運動和呼吸雙重功能。腹部由8個無附肢的體節構成,第1、2兩節癒合成生殖節,雌性成蟲腹面具有一倒梨形卵囊,該節末端有生殖孔。雄蟲有交接器。最後一節為肛節,肛門位於肛節末端的尾叉基部之間,尾叉較短,呈狹葉狀(見圖)。

滷蟲除南極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佈。中國主要分佈於沿海各省、市、自治區鹽田以及新疆、內蒙古、山西、西藏等省區的內陸鹹水湖中。

滷蟲為廣鹽性生物,在自然條件下,生活於高鹽度的鹽田和鹹水湖中。在鹽度高於 270%的鹽水中仍可生存。滷蟲的體色和大小與棲息的水體鹽度有密切關係,在高鹽度水體中,體呈紅色,個體小,隨著鹽度的下降,體色逐漸變淡,體長逐漸增加。滷蟲的生長還與食物和溫度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水域中,它們以單胞藻類和有機碎屑為主要食物,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左右。

滷蟲為雌雄異體。行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因種而異)。雌蟲可產帶厚殼的休眠卵(冬卵)和非休眠卵(夏卵)。休眠卵可產於水中。夏卵在雌蟲育卵囊中孵化,懷卵量50~100個。休眠卵平均卵徑0.21~0.28毫米,夏卵稍小,新孵出的無節幼體長0.4~0.5毫米。孵化後的無節幼體需經15次蛻皮與相應的變態,從無節幼體期,後無節幼體期,擬成體期直到成體期。

過去普遍認為滷蟲屬僅有一個世界廣佈種 Artemiasalina。70年代以來,根據滷蟲生殖特點,染色體數目和生物化學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本屬中的種可分為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兩類。前一類根據是否有生殖隔離及形態特徵的不同而確定 6個近似的親緣種,即舊金山滷蟲、突尼西亞滷蟲、烏爾米滷蟲、莫尼克滷蟲、近似滷蟲、敖德薩滷蟲。孤雌生殖型別的分類研究目前尚未見結果,暫統稱孤雌滷蟲,種名後再加產地名以示區別。Artemiasalina模式產地為英國一鹽田,原地鹽池已不存在,也未存留模式標本,因而這一種名已不再繼續使用。中國沿海鹽田滷蟲多屬孤雌滷蟲,近幾年研究已發現其2倍體,4倍體,5倍體等多種型別。最近在內陸鹽湖也發現有兩性生殖的滷蟲。

滷蟲分類研究極有意義而複雜,其發展十分迅速。滷蟲卵和幼體富有營養價值,是水產養殖飼育魚蝦貝類幼體的優質餌料。滷蟲成體作為水產養殖動物養殖餌料也越來越普遍而受到重視。不少國家已進行人工移植和人工培養滷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