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教

[拼音]:lilü jiegou

[英文]: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各類利率之間比例關係構成。

在中國,利率結構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

(1)按存、貸款劃分,有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存款利率包括企事業單位定活期存款利率、城鄉居民定活期儲蓄利率,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定活兩便和華僑人民幣儲蓄存款;貸款利率主要有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固定資產貸款利率和特種貸款利率。

(2)按對利率的管制程度劃分,有法定利率、基準利率、優惠利率、差別利率、同業拆借利率、各種有價證券利率和民間借貸利率。

(3)按借貸主體劃分,有銀行利率、非銀行金融機構利率、有價證券利率。銀行利率有中央銀行利率和專業銀行利率,中央銀行利率又分存款和貸款利率。存款利率有法定準備率、備付金率、農村信用社在人民銀行特種存款利率;貸款利率有鋪底資金利率、基數貸款利率、再貼現率,以及“老少邊窮”開發貸款、地方經濟開發貸款和購買外匯額度人民幣貸款利率。專業銀行利率有各種存款利率和各種貸款利率及優惠利率。非銀行金融機構利率有農村信用社利率、城市信用社利率、信託投資公司利率、財務公司利率等。有價證券利率有國庫券利率、金融債券利率、企業債券利率和銀行大額可轉讓存單利率、民間借貸利率。

以上利率按各自期限有不同的檔次。定期存款有 3個月,半年,1、2、3、5、8年等檔次利率;基本建設貸款有1、2、3年檔次利率。利率結構的簡單與複雜,取決於國家政策因素,但主要取決於國民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業的發展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與多種經濟成分相適應,存在多種金融機構,利率結構比較複雜。1956年以後,隨著經濟的高度集中和經濟成分的單一化,利率結構相對比較簡單。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增加了利率檔次,基本理順了各層次利率之間關係,利率結構逐漸趨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