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記

[拼音]:zhixing heyi

中國明代哲學家王守仁提出的認識論和道德修養學說。

王守仁提出這一學說,是為了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王守仁強調知和行的統一,特別強調“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他論證知和行的“合一併進”關係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傳習錄》上)。“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答顧東橋書》)。其中含有某些辯證統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別和界限,認為知行本體只是一個,知行工夫不能分做兩截去做。“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也;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進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來,認為良知向外發動時所產生的主觀意念、感情、動機都可以叫做“行”,所謂“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於知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清初的王夫之說:“其所謂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猶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見也;行者非行,則確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為行也。”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

參考文章

知行合一造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