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現象

[拼音]:Lusenbao

[英文]:Rosa Luxemburg (1871~1919)

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左派領袖,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871年3月5日生於俄國統治下的波蘭盧布林省扎莫希城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幼時全家遷居華沙。中學時代就參加反對沙皇俄國侵略的鬥爭。1887年加入波蘭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黨。1889年流亡瑞士。翌年進蘇黎世大學學習。在大學期間,參加波蘭流亡者小組,進行政治活動。同波蘭革命者L.蒂什卡-約吉海斯等人創辦《工人事業》雜誌,並於1893年參與建立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1897年獲博士學位。1898年取得德國國籍,移居柏林。此後,積極投入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活動。在1898年斯圖加特和1899年漢諾威的社會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捍衛了愛爾福特綱領和無產階級政治組織的獨立性。1899年發表《社會革命還是社會改良》一書,率先對第二國際修正主義──伯恩施坦主義作了系統的批判。1900年出席第二國際巴黎代表大會,就反對軍國主義問題支援法國的蓋德派,對A.米勒蘭,入閣表示嚴厲譴責。1904年6月因所謂“褻瀆”德皇被監禁 3個月。同年發表《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問題》一文,在評述В.И.列寧建黨思想時,強調黨員對黨的領導機關的監督和發揮黨員的首創精神。列寧專門寫了《進一步,退兩步》對盧森堡的片面觀點進行反駁,堅持要建立一個集中制的黨。俄國1905年革命爆發後,盧森堡及時指出它的國際意義,認為德國工人階級應當學習俄國的榜樣,強調德國黨必須積極開展國會以外的鬥爭。12月,祕密返回華沙,領導波蘭工人的革命鬥爭。1906年3月被捕。7月獲釋,撰寫《群眾性罷工、政黨和工會》小冊子,總結俄國革命經驗,強調群眾罷工是革命的政治手段。1907年,她還以德國社會民主黨代表身份出席在倫敦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 5次代表大會,在關於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作用等問題上支援布林什維克的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她在很多次國際會議中不斷揭露帝國主義發動戰爭的危險性,號召各國工人階級團結起來進行反對軍國主義的鬥爭。在1907年第二國際斯圖加特代表大會上,同列寧一起對A.倍倍爾關於軍國主義問題的決議草案提出原則性的修正意見,指出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必然聯絡,以及無產階級的戰鬥任務。1909年開始在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黨校任教。在1912年第二國際巴塞爾代表大會上,支援大會通過符合馬克思主義原則的反戰宣言。1913年,盧森堡的《資本積累論》問世。該書有很多精彩的論述,但書中關於資本主義再生產和帝國主義的一些論點受到列寧的批判。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同F.梅林、K.李卜克內西、C.蔡特金一起創辦《國際》雜誌,提出“不要國內和平,要進行國內戰爭”的口號和"重新建立國際"的任務。在德國國內,盧森堡等人在1916年1月1日建立左派社會民主黨人的革命組織斯巴達克同盟。1917年4月該派加入中派建立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大戰期間,曾兩次被捕。在獄中寫了《論俄國革命》小冊子(未最後完稿),熱情歌頌列寧和布林什維克黨領導的十月革命,批判 K.J.考茨基和孟什維克認為俄國還未成熟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謬論,同時對布林什維克黨的一些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她不同意把土地分給農民,反對實行民族自決,還指責布林什維克黨過分強調專政而忽視社會主義民主。列寧在《政論家的短評》(1922)一文中認為,這是一本“犯了錯誤的著作”。

1918年盧森堡獲釋出獄,即投身德國十一月革命,同李卜克內西出版《紅旗報》,提出工人要對有組織的反革命保持警惕。11月11日當選為斯巴達克同盟中央領導成員。在嚴峻的革命鬥爭中,她認識到與機會主義者在組織上徹底分裂的必要性。12月29日,斯巴達克同盟召開代表大會,決定立即脫離中派控制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成立自己的組織——德國共產黨。30日,德共成立大會在柏林舉行。盧森堡作了關於黨綱問題的報告。大會決定以她起草的《斯巴達克同盟要求什麼》作為黨綱的基礎。1919年1月,領導柏林工人舉行武裝起義。12日,起義被鎮壓。15日,和李卜克內西一起被右派社會民主黨臨時政府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