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長統(180~220)

[拼音]:hebei bangzi

戲曲劇種。曾有京梆子、直隸(今河北省)梆子、衛(指天津衛)梆子、秦腔之稱。1952年定名為河北梆子。清中葉,山陝梆子流入河北,經數十年音隨地改的衍變,於道光年間形成河北梆子。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末,是河北梆子的興盛時期。重要的班社先後有:瑞勝和、源順和、慶順和、玉成班、寶勝和、義勝和、永順和、崇慶班、吉利班、崇雅社、奎德社等。著名演員有樑宗旺(藝名達子紅)、田際雲(想九霄)、吳毓順(小茶壺)、郭寶臣(元元紅)、侯俊山(十三旦)、楊寶珍(楊娃子)、薛固久(十二紅)、孫培亭(十三紅)、何景雲(何達子)、崔德榮(靈芝草)、魏連升(小元紅),以及女演員趙佩雲(小香水)、鮮靈芝、劉喜奎、金玉蘭、王瑩仙(金鋼鑽)、秦鳳雲、李桂雲等。鼓師侯雙印、侯榮貴、周月仙,琴師武老喜、王永海(鐵頭)、王恆、李寶林(呼胡李)、嶽作賢、劉長有等,也都很有影響。河北梆子在北京興盛以後,與銳氣正盛的京劇爭勝一時。光緒中葉,與二簧同班演出(叫“兩下鍋”),一度開梆簧合作演出之風。這時,河北梆子除盛行於河北、天津、北京、上海、山東和東北三省的大部分城鄉外,蘇州、揚州、武漢、開封等地,也曾是河北梆子班社經常演出的地方。1929~1949年間,河北梆子漸趨不振,班社普遍出現後繼乏人的現象,上演劇目貧乏單調,班社解體,藝人星散,雖有少數藝人堅持演唱,但也難以維持生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各地人民政府號召零散藝人集聚起來,成立班社,並建立國營劇團和戲曲學校,為河北梆子的恢復、發展創造了條件。秦鳳雲、李桂雲、韓俊卿、賈桂蘭、劉香玉、孟翠英、王慶林(銀達子)等重新煥發了藝術青春,他們不僅在藝術上獲得了新成就,而且也為培養河北梆子的後繼人材做出了貢獻,使河北梆子又出現欣欣向榮的局面。現有專業劇團40餘個,其中,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天津市河北梆子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是主要演出團體。

傳統劇目大部分來自山陝梆子,也移植了崑曲、京劇和其他地方劇種的一些劇目。清光緒末年以後,又產生了一大批時裝新戲。現有傳統劇目抄本 550餘個。經過整理改編具有代表性的劇目為《秦香蓮》、《蝴蝶盃》、《杜十娘》、《竇娥冤》(見彩圖)、《教子》、《斷橋》、《三上轎》、《喜榮歸》、《拾玉鐲》、《南北合》、《打金枝》、《蘇武牧羊》、《寶蓮燈》、《荀灌娘》、《白毛女》等。

河北梆子唱詞及唸白的發音,早期雜有山陝語音,自20世紀初楊韻譜成立奎德社開始,逐漸改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唸白雖與京劇近似,但不念“上口字”。腳色行當分類及其表演程式,大體與京劇相同。生行中以鬚生為主,唱做並重,在《借箭》、《調寇》等劇中,能突出刻畫魯肅、寇準等人物性格;旦行中的青衫(又名青衣)以唱為主,在《寶蓮燈》等劇中能連唱數十句甚至百句以上,吐字真切,行腔委婉;花旦重做功說白,表情細膩,表演《採花趕府》的採花、《紅梅閣》的扇舞及變臉,都有絕技;刀馬旦文武並重;武旦演《泗州城》的耍鞭和《大賣藝》的技藝,都很突出。花臉多用假嗓,只有淨生行(包括大淨生與二淨生)是河北梆子不同於京劇的一個特殊行當,其特點是須生扮相、花臉唱腔,兼用生、淨兩行表演程式,由淨行演員應工,如《慶頂珠》的蕭恩、《三擊掌》的王允、《金沙灘》的楊繼業等。各行當均有自己特定的傳統唱腔。生腔蒼勁悲壯,旦腔激越高昂,淨腔粗獷豪放,醜腔跳躍戲謔。其中,生旦行的唱腔較為豐富多樣。唱腔音樂是板式變化體的結構體制,主體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包括正反調)、流水板、減板、哭板。輔助板式有導板、大起板、尖板、搭調、哭頭(麼二三)、留板、鎖板等。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笛、梆子、笙;近年來打擊樂器的鑼鼓經借鑑京劇,打法大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