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

[拼音]:Su’er Wangchao

[英文]:Sūr dynasty

由阿富汗人舍爾沙建立的統治北印度的封建王朝。

舍爾沙原稱法裡德汗,是南比哈爾的阿富汗酋長,在對抗莫臥兒皇帝胡馬雍的鬥爭中取勝,1540年據有德里以後,自稱舍爾沙,蘇爾王朝開始。

舍爾沙的統治雖短(1540~1545),但他在印度建立的制度和實行的政策卻有較大的進步意義。首先,對印度教徒實行寬容的宗教政策,在軍政兩方面重用印度教徒;其次,改革田賦制度。從丈量耕地著手,將田賦率減少到佔農產品的1/4~1/3,繳納貨幣田賦還是實物田賦由納稅人選擇。此外,實行高度集權的官僚政治體制。他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具有開明專制的精神。為防止各級官吏濫用職權,他每隔二、三年就調動其職務。為加強地方行政統治,他把全國劃分為47個省,省以下設縣,稱“帕爾迦納”,每個“帕爾迦納”除軍政長官和法官外,分別設立用波斯文和印地文記帳的會計各1人。在經濟建設方面,鑄造了標準貨幣銀盧比;修築34條全國性的幹道,沿線種樹和設立傳遞郵件的驛站及旅客招待站“薩賴”,發展交通運輸和商業貿易。在捐稅制度方面廢除了苛捐雜稅,只徵收海關關稅及市場交易稅。舍爾沙的上述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商業貿易的繁榮。

1545年5月舍爾沙死於對拉傑普特的征戰中。此後,相繼即位的有:伊斯拉姆沙、菲魯茲沙、阿迪爾沙。王朝在阿富汗軍事貴族爭奪王位的內戰中陷於瓦解。1555年胡馬雍重徵印度平原,擊敗蘇爾王朝的旁遮普省長阿馬德汗,佔領拉合爾、德里和阿格拉,蘇爾王朝滅亡,莫臥兒王朝繼續統治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