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 劉歆

[拼音]:Feizhou yinyue

[英文]:music of Africa

非洲音樂這一詞彙,是一個囊括著多種音樂文化的集合概念,通常係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源於本土的各種黑人傳統音樂,至於撒哈拉沙漠以北(北非)的音樂,則屬於阿拉伯音樂的範疇。本條目只概述前者。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主要有兩大民族。大致以赤道稍北為界:以北屬蘇丹人,以南屬班圖人。還有4個人數較少的民族:居於東非之角的含米特人,印尼-馬來後裔與黑人混血的馬達加斯加島諸部落,非洲西南角的柯依桑諸部落(霍頓督人和布須曼人)和散居於中非熱帶森林中的俾格米諸部落(又稱中非侏儒)。

非洲有三大宗教:原始宗教傳佈最廣,種類繁多,地方色彩濃厚。一般都信仰自然神,各部落多有自己崇拜的圖騰;其次是伊斯蘭教;第三是天主教和基督教。

歷史與文化背景

文化上最早則可追溯到公元前 8世紀東蘇丹的庫施文明。這一鐵器時代的文明延續了近千年,影響波及整個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岩石壁畫表明,非洲的文明及音樂生活可能還要早些,公元前6000~前4000年,非洲就有了原始的舞蹈和獸角號。此後南非的岩石壁畫也記錄了早期的音樂生活,如布須曼人身披獸皮跳著典儀舞,一些婦女在旁拍手給舞者助興的畫面;巴蘇陀人的一位樂師席地而坐,用弓杆敲擊琴絃為舞者伴奏的情景;祖魯人敲擊盾牌的場面。

7世紀以後,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伊斯蘭教開始在北非和東非沿岸一些地區流傳。以後的幾百年中,隨著阿拉伯人對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入侵,伊斯蘭-阿拉伯文化也對傳統的非洲文化,尤其是對西非大草原和東非沿海地帶的蘇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音樂方面,非洲吸收了阿拉伯音樂的因素,可以說北非和蘇丹北部的音樂完全阿拉伯化了,撒哈拉以南一些地區則是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音樂的影響,不少地區還完全儲存著自己的傳統音樂。

15世紀前後,歐洲人來到了非洲,留下了許多關於非洲音樂生活的記載。如14世紀西非馬裡宮廷樂師演奏琉特、鼓和號的情景。16世紀貝南的樂器如象牙號、金屬鑼、葫蘆響器和裂口樹鑼以及東非衣索比亞及烏干達極為精巧的木琴。他們還目睹了中南非莫諾莫塔帕王國的宮廷歌手如何在小鼓、姆比拉琴和鈴的伴奏下,圍著國王尖聲唱著讚美歌。那時歐洲人就注意到一種幾乎遍佈非洲大陸的獨特的撥奏體鳴樂器──薄片琴。

歐洲殖民統治者侵入非洲後,對非洲音樂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首先是西方樂器通過教會和軍隊流傳進來。如當地黑人樂師很早就普遍使用西班牙吉他。起初西方傳教士敵視非洲音樂,後來,他們逐漸把非洲音樂和樂器引入到宗教儀式中去;非洲人自己也根據當地獨特的民族風格改編宗教歌曲的曲調和讚美詩。西非有的學校把歐洲音樂家如J.S.巴赫、G.F.亨德爾、J.海頓、W.A.莫扎特和L.van貝多芬等的聲樂作品配上當地語言演唱。19世紀初,南非就已建立起音樂學校和管弦樂團,培養出一批歐洲血統的音樂家。19世紀上半葉,西非還出現過由歐洲人訓練出來的黑人樂隊,演出歐洲的古典曲目。

眾多繁雜的部族,加之各種外來影響,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各部族音樂文化的千差萬別。但根據音樂特點仍可大致分成兩大區域:西非、中非音樂文化區,主要特點是節奏複雜多變,音樂進行中常見三度音程;東非、南非音樂文化區,主要特點是鼓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多聲形式發達,調性明確。兩大區域中尚有3種比較特殊的音樂文化:

(1)西南非柯依桑人和中非俾格米人比較原始的音樂,主要特點是好用多聲,對位織體精緻,普遍使用真假聲交替唱法;

(2)衣索比亞音樂自古受猶太音樂影響,而後又受阿拉伯音樂影響;

(3)馬達加斯加音樂由印尼-馬來音樂與當地黑人音樂相融合而成。

音樂是非洲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們自發地聚集起來,歌唱奏樂以享餘暇;或因集體活動(如祭典、禮拜、節慶或集會)舉行演出。在酋長宮廷中,傳統音樂佔有重要地位。有些禮儀音樂常在酋長或國王的監督下進行;有時,某種樂器就是王權、神權或民族的象徵(如東非、南非的鼓)。個人日常生活中同樣少不了音樂。如各種用以助興、提高工效的勞動歌曲;還有伴隨人生的搖籃曲、婚禮歌、葬禮歌、祭祀音樂等等。場合不同,音樂亦不同。一個村子裡往往有幾百首適合各種場合演出的傳統歌曲和樂曲。一般多在露天演出,觀眾圍在四周,有時他們也可參加到合唱和舞蹈中去,音樂是社會性、群眾性的活動,有時也有少數專業音樂家參加。

非洲人從小就在日常的音樂舞蹈活動中學習。非洲人進入成年之前要參加一種啟蒙訓練,接受多種技能訓練,也包括音樂(如多聲唱法)和舞蹈的訓練。合格之後,才被接納為正式的部落成員進入成人社會。

專業演員須要有更高的修養,如樂隊中領鼓手必須技術高超,並熟悉當地的民族歷史和英雄傳說,嗓音也要好,能即興作詞編曲。音樂家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特權。

西非有種稱作“格里奧”的說唱野史的民間藝人(各地亦有別名)。他們往往是世傳。據說他們原是古代國王、酋長身邊的宮廷歌吏,博古通今的顧問。由於沒有文字,各代的歷史事件以及統治者的姓氏家系憑藉他們的記憶流傳至今。殖民主義者入侵後,他們大多淪為街頭賣唱藝人。在馬裡、幾內亞、塞內加爾、甘比亞等地區幾乎村村有“格里奧”。他們在撥絃樂器(如可拉、豎琴等)的伴奏下能說唱整部的家族史。

傳統音樂的特點

音階、音程

非洲人對音高有其獨特概念,稱低音為“大音”,高音為“小音”,音階中一系列音就是一個從小到大的下行音列。

撒哈拉以南,五聲音階比七聲音階更常見。但大部分地區兩種音階並存。此外,也有六聲和四聲音階。西南非的柯依桑諸部落還常常運用泛音列。器樂中還有更復雜的音階型別。各種音階中,音級排列形式也有多種,並且每個音都能用作終止音。

非洲音樂的音程,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等距音程即音階中每兩音之間的音程大致相等,即平均七聲音階和平均五聲音階。歌唱中常用略低於平均律的第 3音和第7音,約相當於平均七聲音階。等距六聲音階即是全音音階。不等距音程中,七聲有全音、半音以及小於全音大於半音的3種音程;五聲中又可分為無半音的和有1個或2個半音的兩種;六聲的總有1個半音。此外,也有增減音程的變化。

曲調

非洲音樂的曲調一般音域狹窄,樂句短小,較少裝飾音,且少用變奏,常作反覆。旋律結構常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中心音,或運用重複的旋律型。有些地區如東非狩獵部落的歌唱,幾乎只用自由的說話節奏,並夾雜著叫喊聲;而定居的農業部落則比較注意旋律和節奏的平衡。為了彌補曲調之不足,常用曲調和伴奏、獨唱獨奏和合唱合奏之間的交替進行。再加上豐富的樂器和多聲、複雜多變的節奏等手段,以造成音響上力度與音色的對比。

由於蘇丹、班圖語系中不少語言是有聲調的,詞的高低升降等聲調可區別不同的詞義,語言聲調上的特點決定了旋律音型多為下行級進,尤其是二度、三度下行。很少有3個音以上的連續上行。

多聲

非洲人有一種自然的多聲性,能輕易地形成三度、四度、五度類似奧加農和簡單的卡農那樣的多聲結構,並以兩聲部為最常見。非洲的多聲可分為兩大類:分佈較廣的主調式多聲和只限於柯依桑-俾格米人地區及東非、南非一些地區的復調式多聲。主調式多聲中各聲部地位相等,節奏相同,最基本的技巧是平行法,其中又分兩種情況,一些部族用三度平行,另一些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也包括齊唱)。四度、五度、八度平行是非洲主要的也是比較古老的多聲形式。它可能與五聲音階有關;而三度平行(有時是齊唱中點綴著三度平行)則是後來出現的,基本上是七聲音階地區唱法的特徵。在器樂中用七聲音階的地區常以平行三度、六度為基礎,而以四度、五度、七度為經過音程。也有隔開八度唱的。少數地方還用二度平行。在安哥拉、尚比亞西北部和扎伊爾南部等運用主調式多聲的七聲音階地區,還有一種三度疊置的三聲部的同向進行。

復調式多聲地區,運用同時進行的幾條節奏不同的旋律線,更具復調性質。聲樂中還常表現為一領眾和的對唱形式,有時是3組:領唱,應答的合唱,再加上1組唱固定音型作為基礎聲部。有時獨唱者即興變化主旋律,合唱者則保持著原來旋律。有時各聲部可唱不同歌詞然後重疊。柯依桑-俾格米人甚至編織無詞的對位織體。

還有一種類似“霍吉特”的多聲技巧,即兩個(或多個)各有著一個單音或短小音群的聲部,以各自的固定音型快速交替進行,當一個聲部休止,另外的聲部仍在進行,很少考慮歌詞和音節的割裂,可產生音色和節奏上的快速對比。

節奏

非洲人喜愛打擊樂,音樂多由起音強、互不相連的音響組成,他們突出運用節奏這一因素,喜歡用有規律的身體運動,如拍手、跺腳或敲擊樂器來表明節拍,非洲的節奏複雜多變,不同的節奏型交替頻繁。

它們常使用於兩種情況:作為伴奏的背景節奏和獨立進行的鼓樂節奏。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節奏型別:一是時值等分、律動規則的分節奏(如6+6拍);二是時值不等、節拍不規則的加節奏(如5+7拍或7+5拍)。一種非洲常見的加節奏為:還有一種常見的稱為“海繆拉”的節奏,即二拍子和三拍子交替的節奏,如:

非洲音樂中(尤其在鼓和體鳴樂器演奏中),常用多種節奏形成一種類似旋律多聲部那樣的複雜的節奏織體。

在聲樂中,為造成一種不協調的緊張感,歌曲曲調的強拍和伴奏節奏的強拍常不一致,它們可分別用分節奏和加節奏,或全用加節奏,如下例即是由幾個人用幾件打擊樂器,各自按一定的節奏型一起敲擊的例項(譜例為迦納埃維人的阿齊亞舞曲節奏。這類節奏型在班圖語系地區和西非較常見。其中鐵鑼節奏是加節奏)。

注:葫蘆響器符幹向上、向下分別表示向上、向下搖奏。×表示用鼓棒按住鼓面的擊法。

表示讓鼓面自由、響亮地振動的擊法。

也可以一個人用左右手同時演奏兩個節奏型,形成交錯節奏;或是相同的節奏前後錯開地敲出,形成一種更稠密的音響。鼓樂水平最高者當屬西非。非洲音樂的節奏能夠採取一種獨立的、旋律式的進行,通過音色明暗的變化,形成節奏主題及其變奏,甚至可形成交響式的主導動機,在此基礎上產生了非洲鼓語,用以傳遞資訊。

非洲音樂節奏的豐富多樣,對世界音樂是一重大貢獻。

傳統民間樂器

非洲的民間樂器種類繁多,最典型的是用葫蘆作共鳴器的木琴、薄片琴以及各種鼓。可分成4大類來敘述。

體鳴樂器

可分為節奏樂器和旋律樂器兩組。節奏樂器根據演奏方式又可分為手搖式(幹葫蘆等響器)、刮奏式(刮器)、槌擊式(槌棍、槌管)和敲擊式(響板、石鑼、鐵鈴、鐵鈸) 4種。森林地區還有一種常見的敲擊式的裂口樹鼓。在一根木段(也有用竹段)頂部開一、兩條槽,通過槽將樹心掏空製成。鼓壁兩邊厚度不同,可產生不同音高,通過塗蠟亦可調節音調。鼓呈圓柱形,亦常雕成羚羊形狀。旋律樂器有兩種:

(1)薄片琴,這是典型的非洲樂器,分佈極廣,名稱各異,常被稱為“散扎”,南非稱“姆比拉”。這種琴有一矩形(或扇形)的音板,上捆紮一些長短不等的狹長金屬簧片(也有用木片、竹片),其下加一木盒或葫蘆作共鳴器。簧片1~3排,8~12片最常見,最多的有45片。演奏時一手持琴,用拇指、食指撥奏。

(2)木琴,東非、南非一些地區常稱作“馬林巴”,多見於森林地帶。一般有10~22鍵,有的每鍵下置一葫蘆作共鳴器,有的葫蘆上還開一、兩個小孔,貼附產生蜂音的薄膜。鍵從大到小按音高排列;演奏時用橡皮頭槌或短棍敲擊木鍵,也有2~6人演奏的大木琴。東非莫三比克泣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5459.html' target='_blank' >潛熱說哪廄俸獻啵啥啻?0架,從最低音到最高音的都有。

膜鳴樂器

包括用牛、羚羊、山羊、蜥蜴等皮膜製成的鼓。森林地區鼓最多,鼓體一般用硬圓木雕成,常常是很精緻的藝術品。有單面和雙面兩類,還有定音的套鼓。鼓面可塗蠟,以降低音高;也可加木栓,以調節鼓膜鬆緊來變化音高。西非常見的水鼓是以葫蘆盛水製成。

氣鳴樂器

(1)笛類。用竹、植物莖、獸角和葫蘆管制成,也有木雕的,偶爾也可見金屬管的。還有一種陶笛──壎。有成套的單孔笛,每根一音,用“霍吉特”技巧演奏,幾根單音笛紮在一起則成排簫。

(2)簧管類。有單簧類的,一般用植物莖製成;受阿拉伯音樂影響的地區還有雙簧類的。

(3)號類。用動物角和象牙製成的號比較普遍,還有用葫蘆製成的號以及竹號、金屬號和雕成人形的木號,也有用“霍吉特”技巧演奏的單音號。另外,有一種用空葫蘆製作的、可唱著吹的號。

弦鳴樂器

(1)樂弓。分佈最廣,南非種類最多,常見的是用嘴含弦產生泛音的口弓。

(2)齊特類。撥絃樂器,因其音箱、音板形狀不一,有多種。

(3)琉特類。有弓弦式和彈撥式兩種。分佈最廣的是弓弦樂器獨絃琴。彈撥式最突出的是西非21弦帶葫蘆共鳴器的可拉琴。

(4)豎琴(弓形豎琴)類。在東非尤為常見。

(5)利拉類。撥絃樂器,似乎集中在東非,按音區分為幾種。

現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的影響在非洲形成了兩股潮流。一股是為教堂、學校和音樂廳而作的專業音樂。20世紀初起,一些非洲學生去歐洲學習作曲,他們根據非洲的題材、語言以及旋律音調和節奏特點,運用歐洲的作曲技巧,兼用歐洲、非洲樂器,創作新型的現代非洲的音樂作品。現代非洲著名的黑人作曲家有:迦納的J.H.K.恩凱蒂亞和E.阿穆,奈及利亞的F.索旺德和A.尤巴,烏干達的D.吉亞加姆比德瓦和S.姆巴比-卡塔那。此外,有影響的作曲家還有獅子山的A.達法爾,奈及利亞的A.班克列和S.阿克洛包特,以及南非班圖族作曲家M.莫埃雷恩和T.T.馬齊吉沙等。他們的創作受到了國際音樂界的注意。

在南非、西非、東非都有音樂院校,如迦納阿奇莫塔學院音樂學校和肯亞首都內羅畢的東非音樂學院。有的綜合性大學還有大學生交響樂隊和合唱隊。

另一股潮流是現代流行音樂,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非洲大陸,和西方流行音樂一起風靡整個非洲。如西非的一種現代舞曲“高尚生活”結合了當地傳統音樂和美國黑人音樂的特點,運用傳統節奏,樂隊使用各種爵士樂器,有時還加上傳統木琴和鼓。中非的剛果舞曲結合了拉美黑人舞曲(“倫巴”與“嚓嚓嚓”)和非洲的傳統音樂。此外,還有東非的“切塔”和南非的爵士樂“克維拉”。現代南非流行歌曲的演唱具有世界聲譽,如被譽為“非洲之音”的M.馬凱巴,70年代扎伊爾女歌星阿貝蒂也獲得國際聲譽。受歡迎的流行音樂作曲家有扎伊爾的M.J.博斯科和奈及利亞的I.K.戴羅。

在西方音樂的衝擊下,傳統的非洲音樂仍被儲存下來,並有所發展。如在西非興起了約魯巴族的民間歌劇和法語國家的民間歌舞和民間舞劇;各國紛紛成立傳統音樂中心,建立民族樂團和民族歌舞團;高等院校也成立研究機構(如迦納大學非洲研究所),以整理、研究、發揚非洲的傳統音樂;電臺和電視臺也開始播放傳統音樂。各國在獨立日及民族節日中給傳統音樂以重要地位;在流行音樂和專業音樂的創作中,也注意運用傳統音樂的因素等。從60年代起,重視傳統音樂的趨勢更有所加強。

非洲傳統音樂的問題也引起了整個非洲及國際上的注意。1961年在伊巴丹召開的非洲國際會議,討論了非洲民間音樂的一系列問題。1962年在阿克拉召開的非洲學學者第一次國際代表會議,提出了關於非洲傳統音樂的研究、教育問題。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音樂理事會舉辦了非洲音樂講座,向世界各國介紹非洲音樂。此外,1966和1977年,先後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和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舉行了第1、2屆世界黑人和非洲文化藝術節,檢閱了非洲的音樂文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