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1877~1925)

[拼音]:muluxue

[英文]:bibliography

研究以目錄、索引等方式概略地認識文獻與簡明地記錄、揭示、報道文獻的學科。在中國,記載11世紀北宋名臣、科學家蘇頌(1020~1101)言行的一部書(《丞相魏公譚訓》)中,就出現了“目錄之學”這一提法。其中把能迅速就某一專題尋檢相關文獻的人,稱為“有目錄之學”。12世紀,南宋史學家鄭樵(1103~1142)在研討漢唐及宋的官修目錄、史志目錄和私人藏書目錄成就得失的基礎上,寫成了專門論述目錄學的《通志·校讎略》。18世紀,古典文獻考據盛行的清代乾嘉時期目錄學更受到學者們的重視。史學家王鳴成(1722~1797)認為,“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凡讀書最切要者,目錄之學”(《十七史商榷》)。史學家章學誠 (1733~1801)寫成了又一部專門論述目錄學的書,即《校讎通義》。

在歐美,bibliography一詞既用來表示目錄學這樣一門記錄出版物的科學、技術,同時用來表示這種技藝所產生的特定產物即書目、文獻目錄。bibliography一詞起源於希臘文的biblios(書 )和grapho(寫),原意為書的抄寫。17世紀,該詞詞義變為“書的記錄”、“書的描述”。 17~18世紀之間, 為了使記載大量出版物時有章可循,逐步形成了近代書目與目錄學的基本概念。1763~1768年間問世的D.紀堯姆的《教育書目》,被看作是近代目錄學的標誌。1797年《不列顛百科全書》第3版,始收“bibliography”一詞,1829年《美國百科全書》第1版,有對目錄學一詞的較長論述。日本引入歐美目錄學時,最初(1912)將bibliography譯為“書史”、“書史學”,後來通用“書誌”、“書誌學”。近年,蘇聯目錄學界為避免混淆,使用библиографоведение一詞表示關於書目的科學(目錄學),用библиография表示書目實踐活動。

目錄學的研究物件,是社會的文獻資訊保障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即社會的文獻目錄資訊保障系統。它的任務是不斷提供理論研究成果,以求優化這一系統,從而推進科學、教育、文化的發達與社會進步。目錄學的學科,包括普通目錄學,研究文獻目錄工作的一般理論和基本的方法;專科目錄學,研究各學科領域文獻及其目錄工作的有關知識。側重於對書籍版本狀況進行研究的學科分支,稱為版本目錄學(與文獻目錄學相對而言)。另外,就某種專門的文獻型別進行目錄學研究,形成方誌目錄學、叢書目錄學等提法。

中國目錄學的研究活動主要在大型圖書館、出版機構、高等院校以及人文科學研究機構中進行。目錄學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圖書館學情報學系(如北京大學設有目錄學教研室)和中文系、歷史系中進行。主要研究成果有:《目錄學概論》(劉紀澤,1930)、《中國史部目錄學》(鄭鶴聲,1930)、《目錄學發微》(餘嘉錫,1932~1948年北京各大學講授目錄學時的講義,1963年出版)、 《目錄學研究》(汪闢疆,1934)、《中國目錄學史》(姚名達,1937)、《中國目錄學史論叢》(王重民,1985)。近期的研究成果多數發表在圖書館學刊物中。中國圖書館學會中設有目錄學研究分會。近年來,目錄學的發展和情報學、情報技術的關係也更加密切。但是,目錄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是互有聯絡又互有區別,並不能互相取代的3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