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拼音]:yujingji

[英文]:early warning aircraft

用於搜尋、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並可指揮引導己方飛機遂行作戰任務的飛機。它具有良好的探測低空、超低空目標的效能和便於機動等特點,戰時可迅速飛往作戰地區,遂行警戒和指揮引導任務;平時可沿邊界或公海巡邏,偵察敵方動態,防備突然襲擊。早期的預警機只有預警功能。

預警機通常由大型運輸機改裝而成。機身上裝有帶罩的雷達天線,機艙內裝有預警雷達,以及敵我識別、情報處理、指揮控制、通訊、領航和電子對抗等裝置。預警機可在數百公里距離內發現、識別、跟蹤數十至數百批目標,向地面或海上指揮系統提供情報,為地面防空武器系統指示目標,並引導己方飛機遂行作戰任務。艦載預警機可隨航空母艦進入遠洋活動,擴大預警範圍。

預警機在探測低空、超低空和海上目標時,機載雷達的探測範圍受地球曲面的限制相對減小,因而與艦載雷達或地面雷達相比,能在更遠的距離發現目標(見圖)。預警機雷達具有良好的下視能力,其波束作俯角掃描時,能在地物和海浪雜波的強烈干擾背景中檢測出目標訊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海軍為了及時發現利用艦載雷達盲區接近艦隊的敵機,將警戒雷達裝在飛機上,這是最早的預警機。早期的預警機,如40~50年代美國的AD-3W、EC-121C,英國的“塘鵝”等,雷達的功能單一,下視能力差,只能用於海上。70年代,脈衝多普勒技術和機載動目標顯示技術的應用,使預警機在陸地和海洋上空具備了良好的下視能力;三座標雷達(可同時測量目標方位、距離和高度)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預警機的功能由警戒發展到可同時對多批目標實施指揮引導。美國空軍於 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的、由波音707飛機改裝的E-3A預警機(見彩圖),亦稱空中警戒與控制系統(AEWC),機身上方裝有直徑約9米的旋轉天線罩,在9000米高度時,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約370公里,可同時跟蹤約600批目標,引導截擊約100批目標,並具有搜尋水面艦艇的能力。其他型號的預警機有:美國海軍E-2C和蘇聯防空軍的圖-126等。

預警機在現代戰爭中具有重要作用。1982年4月,英國與阿根廷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戰爭中,英國艦隊由於未裝備預警機,不能及時發現低空目標,以致遭受重創。在同年6月的敘利亞與以色列衝突中,以色列空軍使用的E-2C預警機引導己方飛機,襲擊貝卡谷地的防空導彈陣地,並進行空戰,使敘方受到很大損失。

今後,預警機發現、跟蹤超低空目標和小型目標的能力將進一步提高,抗干擾能力和對付導彈攻擊的自衛能力也將增強。如何進一步減小雷達天線的飛行阻力和遮擋效應還有待於繼續研究。

參考文章

衛生部38號文要求醫療機構建立細菌耐藥預警機制,並採取相應的干預措,具體應如何操作?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