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竹筍

藥材名稱:韶子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山韶子(《桂海虞衡志》),毛荔枝(《植物名實圖考》),毛召(《陸川本草》)。

基源:為無患子科韶子屬植物韶子的果實。

原植物:韶子Nephelium chryseum Bl.[N.lappaceum auct.non L.;N.lappaceum L.var.topengii(Merr.)How et Ho]

歷史:《本草拾遺》謂:“韶子生嶺南。子如慄,皮肉核如荔枝。”《廣志》雲:“韶葉似慄,有刺,破皮內白脂如豬,味甘酸,亦云核如荔枝也。”綜上所述無論從植物形態和產地判斷,應為本種。

形態:常綠喬木,高10~20m或更高;小枝有直紋,干時灰褐色,嫩部被鏽色短柔毛。葉連柄長20~40cm;小葉常4對,很少2對或3對,薄革質,長圓形,長6~18cm,寬2.5~7.5cm,兩面近短尖,全緣,背面粉綠色,被柔毛;側脈9~14對或更多,在腹面近平坦或微凹陷,在背面凸起且發亮;小葉柄長5~8mm。花序多分枝,雄花序與葉近等長,雌花序較短;萼長1.5mm,密被柔毛;花盤被柔毛;雄蕊7~8,花絲長3mm,被長柔毛;子房2裂,2室,被柔毛。果橢圓形,紅色,連刺長4~5cm,寬3~4cm;刺長1cm或過之,兩側扁,基部闊,頂端尖,彎鉤狀。花期春季,果期夏季。(圖見《中國植物誌》.第47卷.1分冊.39頁.圖版12∶1~4)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00~1500m的密林中。分佈於中國廣西南部和廣東西部、雲南南部。菲律賓和越南也有。

生藥

採集:夏季採摘果實,晒乾。

化學性質

果皮含鞣質23.65%。

附 種仁含油36.26%;樹皮含鞣質11.02%。

參考文獻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