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影業公司

[拼音]:Zhongguo Qingnian

[英文]:Chinese Youth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機關刊物。1923年10月20日創刊於上海,當時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機關刊物。主要編輯和撰稿人有惲代英、蕭楚女、林育南、任弼時、鄧中夏、張太雷、李求實等。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結合青年思想、工作、學習的實際,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同國家主義等錯誤思潮作了堅決的鬥爭;文風也較新鮮活潑,受到廣大青年讀者的歡迎。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先後改名《無產青年》、《列寧青年》繼續出版。1932年因環境困難停刊。抗日戰爭期間,於1939年4月在延安復刊,恢復原名,由全國青年聯合會延安辦事處宣傳部主辦。1941年復因戰爭環境出版困難而停刊。1948年12月,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主持在河北省平山縣復刊,1949年遷至北平 (今北京)。同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前身)成立後,一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刊物。“文化大革命”期間,於1966 年5月停刊。1978年9月復刊。月刊。16開本。發行到世界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期發行量約110 萬份(1988)。

《中國青年》的讀者物件主要是全國青年。任務是根據青年的特點,通過宣傳教育,幫助青年樹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經常開展思想討論,解答青年提出的問題,刊登反映青年意見和要求的來信。設有“青年信箱”“問題討論”“生活·思想·學習”“團的改革” “漫漫人生路” “世界青年博覽”等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