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伴奏

[拼音]:longtao he juese diaodu changyongchengshi

中國戲曲舞臺不受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舞臺環境的確定以人物的活動為依據,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通過舞臺排程的變化來表示地方場所的轉換, 4個人能夠代表大隊人馬,一個圓場即可算作百里行程,因有“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的俗諺。它是舞臺上常用的一種簡潔而獨特的手法,用以表現來去、出入、行路、追逐、站班、擺駕、護衛、守候、行軍、會陣等各種生活內容。這些舞臺排程手法,在隊形、路線、走法、部位上都各有固定形式、名稱和它的使用範圍。各個劇種在名稱上不盡一致,但程式大體相同。以京劇為例,大體分為 4類:

1.單人或數人均可使用的

(1)“圓場”。一人或數人在舞臺上按圓形路線行進,表示空間的轉換,速度快的稱“跑圓場”,慢的稱“走圓場”;按所繞圓周的大小不同,又分“小圓場”和“大圓場”;向舞臺左方行進的叫“正圓場”,向右方行進的叫“反圓場”。如《女起解》蘇三唱“低頭離了洪洞縣”一段〔西皮流水板〕時,即邊唱邊走一正圓場。

(2)“過場”。一人或數人從上場門出場,按臺口的弧線走至下場門入場(或從下場門上至上場門下),表示在行路途中,如《空城計》趙雲自列柳城奉調回營,就有一“過場”;表示追逐行動的叫“追過場”,如《回荊州》緊接“跑車”一場,周瑜率眾追上即下就是追過場。另外還有“抄過場”。

(3)“挖門”。一人或數人從上場門或下場門出場,至臺口當中,轉身向裡,繞到兩側,表示由外入內或從他處而來。如《空城計》司馬懿城下退兵後,率眾再上,即用“挖門”。

(4)“報門”。從小邊(上場門一側)臺口,自報姓名,躬身進門,向右走小圓場,經大邊(下場門一側)至當中,施禮參拜,表示下屬晉謁上級,上級不予禮遇,自行報名而進。如《審頭刺湯》湯勤見陸炳時即是報門。

2.二人以上使用的,多為對稱形式

(1)“站門”。二人並排出場,行至臺口,略停,分向兩側侍立,如《空城計》“三報”一場,二琴童的上場即是站門;成堂龍套( 4人為一堂,稱頭、二、三、四家)扮演衙役、兵卒、嘍囉、校尉、大鎧、宮女、太監等時,頭、二家分站兩旁後,三、四家以同樣走法,相繼而上,最後成左右兩行,表現為官吏升堂、將帥升帳、帝后登殿、寨主坐寨時站班、擺駕或守衛等。站門另有“大站門”(又稱“大擺隊”)、“八字站門”、“一字站門”等。

(2)“扯四門”。主要人物居中,龍套二人或四人分侍兩旁;主角走向小邊時,隨之向左邊移動,成前後各一排;主角再走回臺中,又隨之移動,成左右各一行;主角又走向大邊,再隨之移動,又成前後兩排。如此移動四次還原,隊形始終不變。移動時多在主角唱完一句的過門中,表示在行路中邊走邊敘述的情景。如《伊立搜府》二衙役引田單上唱〔二簧原板〕一段中的走法即是扯四門。《四郎探母》楊宗保“巡營”一場,唱〔娃娃調〕一段時的走法也是。

(3)“推磨”。甲乙兩人或兩組人,對面相視,同時環行一週,仍歸原位,表示互相觀察、打量。如《趙氏孤兒》“盤門”一場,韓厥問程嬰所揹藥箱中可有夾帶時,二人相對,即走“推磨”;《戰金山》“水戰”中,梁紅玉率眾與金兀朮率眾也有“推磨”的走法。

(4)“雙進門”。二人或四人、八人分別從兩邊上,同時沿臺口走至中間,向裡轉身,並肩入內,分立兩旁。如《貴妃醉酒》楊玉環上場後,高力士、裴力士自兩邊至臺中,即走“雙進門”入內見駕。《玉堂春》會審升堂時,刀斧手、紅龍套等也是分別從兩邊上,走“雙進門”入內,分站兩側。

(5)“一翻兩翻”。兩人或兩組人,站大邊的往左繞,站小邊的往右繞,向裡走至上下場門口;站大邊的往右繞,站小邊的往左繞,各歸原位,表示從某一地方走到另一地方。如《遇皇后》包拯念“打道天齊廟”後用的即是一翻兩翻。

3.三人以上使用的

(1)“編辮子”(又稱“三插花”)。三人由中間一人起步向左走弧線,另二人同時行動,按橫∞形路線,成編辮形穿插行進,二人相遇時擦背而過,表示前行後隨趕路前進。如《回荊州》劉備、孫尚香(隨一車伕)、趙雲的“跑車”,即走“編辮子”。

(2)“搭轎”(又稱“抬轎”)。用於上下場時,凡三人或五人,中間一人多為犯人或被擒拿的人,前後各一人或二人是押管的人。如《斬馬謖》前後各有一刀斧手押馬謖進帳即是搭轎;《大登殿》的馬達、江海一前一後押魏虎下場也是搭轎。

4.成堂龍套使用的

(1)“一條鞭”(也稱“一字兒”)。用於上下場時,四人依次從上場門走出,至小邊臺口站住,面向左轉而立,成一字形,表示跟隨文官或武將自某處而來,到達門前或帳外。主要人物唸完或唱完後,有時龍套隨之挖門入內,如《回荊州》“別宮”一場,四宮女引孫尚香“一條鞭”上,孫唱完三句散板,進門,四宮女挖門隨入,分站兩邊;有時龍套不入內,轉身即下,如《打焦贊》四個龍套引焦贊“一條鞭”上,焦唸完,頭家接馬,即由四家領下。

(2)“扎犄角”(又稱“斜一字”)。頭家出場直奔大邊臺口站住,二、三、四家依次隨上,站成斜一字形,多表示急行前進。如《挑滑(華)車》黑風利率金兵金將上場,《陽平關》黃忠得勝而歸的上場都用“扎犄角”上法。

(3)“二龍出水”。用於兩軍會陣場面,雙方人馬各從上下場門同時出場,各舉兵器或標幟,沿舞臺中線自內並排走出,至臺口左右分開,站立兩邊,雙方主將隨後而上,立於臺中。如《挑滑(華)車》岳飛與金兀朮率眾會陣,即是“二龍出水”上。還有一種是甲方已在場上,主將念“迎敵者!”頭家領起,往左沿臺口向內走至下場門處;同時,乙方人馬自上場門上,雙方從舞臺後方當中並排走出,兵士兩邊分下,留主將開打。如《失街亭》馬謖見張郃,即是這種“二龍出水”會陣、下場。

(4)“鑽煙筒”。用於兩軍會陣場面的下場時。雙方會陣後,分站兩邊,主將交戰前,各以兵器交叉架起,雙方兵將從兵器下鑽過,兩邊分下,留主將在場,用以烘托戰鬥氣氛。如《挑滑(華)車》岳飛見金兀朮對話後架住,雙方兵將即走“鑽煙筒”下場。

(5)“倒脫靴”。用於武打場面的上下場時,表示兵將迎戰而出,或遇到阻障列陣以待的情景。由二人並排出場,各往左右分開,繞一小圈,歸成一行,如《八大錘》中,陸文龍戰敗岳飛追至城邊,即用“倒脫靴”上場。另一種是乙方兵士二人並排自下場門衝出,甲方主將用兵器左右撥開,乙方兵士從原處跑下,乙方主將迎上與甲方主將交戰,俗稱“撥拉倒脫靴”。《八大錘》陸文龍戰四錘將時,即先撥四宋兵“倒脫靴”上,引出錘將,兵士即下。

(6)“鷂兒頭”(又稱“鑰匙頭”)。用於兩軍會陣場面的上場時。乙方人馬在場,頭家領起向左轉至大邊臺口,面對上場門,與上場門上的甲方人馬走斜合;乙方頭家引眾走至小邊後方,往左走半圓圈;甲方頭家引眾走至大邊臺口,往右走半圓圈。雙方同時在臺口當中碰面,然後左右分開,甲方歸大邊,乙方歸小邊,主將歸中場。多因乙方是反派方面,甲方是正派方面,用這種排程變換雙方的位置,使甲方居上首,乙方居下首。如《空城計》司馬懿復奪西城,遇趙雲時即用“鷂兒頭會陣”形式。

(7)“骨牌對”(也稱“骨牌隊”)。二人成對而上,一對尾隨一對,弧線行進,面對下場門站住,主將念“前道為何不行?”眾應“來到……”,主將念“人馬列開”,眾翻至兩邊。如《戰馬超》馬超率眾到葭萌關前的隊形即是骨牌對。

(8)“斜衚衕”(也稱“斜門兒”),上下場均可使用。頭、二家站門上,走至九龍口即停,對大邊臺口侍立兩邊,三、四家隨上,與頭、二家站兩斜行,成斜衚衕形式。如《打龍袍》趙禎引李後唱上,四小太監、二大太監即站“斜衚衕”。《貴妃醉酒》楊玉環最後下場,也是由眾宮女扯“斜衚衕”下。

(9)“太極圖”。因所走的路線與太極圖形相似而得名,表現帝王出巡或將相出征,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行進的情景。上場的龍套至少在兩堂以上,走動時合唱大段曲牌,很有聲勢。由頭家領起先往左轉至大邊後方,再往右轉,沿臺口弧線經小邊臺口走到後方,然後再往左繞行經臺口還原。《法門寺》太后去降香,《盜御馬》樑九公去行圍的途中,均用“太極圖”走法。

(10)“龍擺尾”。是一種過渡形式,接於 “扎犄角”與“挖門”之間使用,由頭家領著往右轉身走到小邊後方,再往左走弧線到臺口當中,挖門。走動時左翻右轉,猶如一條游龍擺動尾巴,因而得名。多用於行軍、行路、押運糧草的場面。如《八大錘》嚴成方等押糧一場即用。凡大隊人馬在舞臺上左右大轉彎的形式,均可稱作“龍擺尾”。如《戰宛城》曹操發兵一場的走法。

此外,還有“十字靠”、“蛇褪皮”、“倒捲簾”、“抽芯兒”、“夾餑餑”等也經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