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學

[拼音]:Jianchuan Shiku

[英文]:Jianchuan Grottores

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今雲南省劍川縣石鐘山,又名石鐘山石窟。包括石鍾寺區8窟,獅子關區3窟,沙登村區5窟,總計16窟,造像139身。

年代

石窟有“天啟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題記 1處,南詔國的天啟十一年相當於唐武宗會昌元年(841),一說相當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另有大理國時期題記3處,有年號的“盛德四年”相當於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可見劍川石窟開造年代是公元 9世紀中葉至12世紀後半葉,為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649~1253)遺存的少數民族石窟藝術。

南詔王造像

共有3處。石鍾寺區的第2窟《閣邏鳳出行圖》,高1.46米,寬1.52米,共雕16人,為劍川石窟群中人數較多的窟。窟形為仿廳堂建築,廳堂中央的雙龍頭椅上,盤坐著南詔王閣邏鳳,頭戴高冠(頭囊),右側結跏跌坐著王弟閣陂和尚,左右簇擁著披虎皮衣、插貓牛尾的武士戰將,筋肉暴起,裝束緊牢,大鼻子,寬嘴脣,再配上圓圓的臉,形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王座兩旁雉翣雙舉,旌旗飄動,表現了南詔王出行在此坐朝的場面。由於雕刻匠師們非常熟悉南詔的宮廷生活,又掌握了熟練的石雕技巧,所以能夠將南詔宮廷的一個巨集大場面,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者的眼前。

獅子關區第 1窟亦雕刻南詔王造像。窟高僅0.6米,在平座上雕刻5人,其中戴高冠蓄鬍須的是國王,旁邊戴蓮花冠的是王后,面膚均豐滿。中間坐一小孩,左右兩側亦坐男女孩各一人。座後有屏障,繪紅綠兩色帳幔,據屏障上石刻題記推斷,此窟應是南詔早期首領細奴邏的全家造像,俗稱全家福。把南詔王的家庭情景刻畫入微,充滿人間生活氣息,這在石窟藝術中尚不多見。

佛教造像

劍川石窟大部分是佛教造像,反映了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佛教盛行的情況。

石鍾寺區第3~7窟都是佛像,線條細膩,造型精工,為劍川石窟的代表。第5窟的觀音雕像,背景巉崖峭壁,其間點綴著樵夫、老翁、琴師、童子等世俗人物。觀音身體前傾,目光俯視,雙眉微蹙,無言地凝視著悲苦的人間,民間叫他愁面觀音。第7窟的甘露觀音,容貌端莊美麗,面部肌肉豐滿,身軀和手姿都表達出一種寧靜的境界,是唐宋時代典型的佛教雕刻的藝術風格。

佛教在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傳入雲南,以密宗為主,所以石窟中有許多密宗造像,如石鍾寺區第6窟的八大明王和沙登村區第4窟甲子寺的天王像等。 作者以誇張的手法,塑造出頭戴寶冠、臉部扁平、寬鼻閉嘴、怒目如鈴的形象,堅強有力而又靈活多姿,巧妙的變形使五官的表情更為強烈、威嚴、活躍,這裡有著明顯的西藏佛教藝術影響的痕跡。

此外,還有3處印度僧人的造像,大都是深目高鼻,結髮於頂,披袈裟,持柺杖,身旁攜1犬。

阿姎白造像

石鍾寺區第8窟,分上下2層,上層正中1窟,中雕仰蓮座,座上原有雕刻已毀損,在此部位上雕一錐狀物,中央鑿一深槽,深槽兩側有一道道打鑿的痕跡,似女性生殖器,在晚近時期已成為婦女為求子嗣而膜拜的物件,民間稱“阿姎白”。

由於白族是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文化上的主體民族,劍川石窟可視為白族的雕刻藝術,它和中原各地的石窟藝術有著傳統的聯絡,但又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色彩。雕刻採用圓雕和浮雕相結合的手法,背景部分往往運用線刻,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技巧純熟,線條細膩,表現了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