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入門

[拼音]:Dideluo

[英文]:Denis Diderot (1713~1784)

法國思想家。生於外省一富裕的刀剪作坊老闆家庭。幼年受教會學校教育,後來到巴黎上中學,畢業後充當家庭教師,並給出版商翻譯文稿。他的第一部著作《哲學思想錄》(1746)批評宗教和教會,被巴黎法院焚燬。1749年寫成的《給有眼人讀的論盲人的書簡》是一部無神論著作,觸犯了當局,因而入獄。經營救獲釋後,開始主持《百科全書》的編輯工作,並以此作為畢生的事業,20餘年中撰寫關於哲學、史學的條目 1,000多條。1773年應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邀請,抱著推行開明政治的幻想來到聖彼得堡。女皇以清客相待,他感到失望,次年返回法國,在寂寞中度過晚年。

狄德羅是唯物主義哲學家,他在哲學、美學、戲劇理論和小說創作上都有所建樹。他所建立的現實主義的美學體系,提出“真”、“善”、“美”統一的理論,認為藝術中的美相當於現實中的真。1759至1781年他為巴黎每兩年舉行一次的“沙龍”(繪畫雕塑展覽)寫過10多篇評論文章,攻擊以布歇為代表的浮華纖巧投合貴族趣味的“羅珂珂”作風。在《畫論》(1795)中他提倡現實主義畫風。他嘗試建立一種新的戲劇體裁,衝破古典主義理論在悲劇、喜劇之間劃下的界線,用散文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稱這種新的戲劇為“嚴肅劇”即後世的“正劇”。他寫的兩部“嚴肅劇”《私生子》(1757)和《一家之主》(1758),把劇中人物充作他的傳聲筒和抽象道德的化身,在藝術上並無可取之處,但是他為這兩部劇本寫的序言具有理論價值。《談演員的矛盾》(原題為《關於演員的與眾不同之見》,1830)是對錶演技巧的探討。他認為演員在扮演人物時不必在內心生活上變成劇中人物。演員一方面要把他所扮演的人物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卻不應親身感受劇中人物的情感,需要保持冷靜,在思想上先有一個“理想的範本”,然後絲毫不爽地在每次演出時復現這個“範本”。這便是演員的“矛盾”所在。

狄德羅的文學創作有小說《修女》、《拉摩的侄兒》和《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修女》寫於1760年左右,在作者死後的1796年發表。小說以一個名叫蘇姍的少女的自述,表達了資產階級對個性解放的要求。蘇姍是一個律師的妻子的私生女,父母為了剝奪她繼承遺產的權利,強迫她修行。但她渴望自由,暗地與外界聯絡,希望能得到法律的保護,事情敗露後遭到殘酷的迫害,後被轉到另一家修道院,又受到有變態性心理的女院長的蹂躪。以後終於在一個神甫的幫助下逃出修道院,隱姓埋名,在巴黎當洗衣女工維持生活。她給一個開明的貴族寫信,訴說自己不幸的遭遇,祈求他的庇護,體現了一個被損害的少女對正常人的生活和幸福的嚮往。修道院陰森可怖的內幕,教會上層人士的荒淫無恥,禁慾生活對人性的窒息,在小說裡得到充分的揭露。

《拉摩的侄兒》開始寫作於1762年,作者生前僅以手抄本流傳。1823年根據歌德1805年的德譯本回譯的法文字出版。1890年才發現狄德羅的原文。馬克思和恩格斯給這本書很高的評價,馬克思稱之為“無與倫比的作品”,恩格斯譽之為“辯證法的傑作”。這部小說採用對話體。狄德羅在巴黎一家咖啡館遇到有名的音樂家拉摩的侄兒。這是一個怪人,“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同時也是一個有天賦的音樂家,但窮愁潦倒,常在富豪之門充當食客,有時也為太太小姐們傳遞情書。他與狄德羅交談,一面自嘲,一面發表他對人生和社會的透徹見解。他並不認為自己過的生活是正當、合理的,他之所以玩世不恭,是因為這個社會本身是不道德的。只有同流合汙,才能生存下去。拉摩的侄兒對當代社會眾生的刻畫和辛辣的評論不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人與人的真實關係,而且揭示了正在成長中的資產階級社會的心理特徵。作品通過拉摩的侄兒複雜和矛盾的性格,反映了作者的一些想法。

《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也是對話體小說,寫於1773和1774年,在作者生前以手抄本流傳,1796年首次印行。這部小說寫僕人雅克和他的主人在法國漫遊,路上閒談,中間穿插一些旅途見聞和離奇古怪的故事。雅克精明能幹,但篤信宿命論,認為“人生在世一切遭遇,無論好壞,都是上天註定的”。每當發生荒唐、偶然的事件,雅克必用“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這句口頭禪來自我安慰,實際上成為對宿命論的絕妙嘲諷。他的主人昏庸無能,離開僕人寸步難行。作者著意渲染了屬於平民階級和貴族的兩個形象的鮮明對比。穿插的故事中對貴族和教會人士的道德敗壞有所揭露。狄德羅還發表過一部長篇小說《洩露隱情的首飾》(1748)和一些短篇故事,如《他與我》、《蒲保納的兩個朋友》、《這不是小說》等。

參考書目

D. Mornet, Diderot,L'Homme et l'Oeuvre, Boivin, 1941.

J.Thomas, L'Humanisme de Diderot, Paris,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