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協和神學院

[拼音]:Song Gongmie Nantang zhi Zhan

中國宋開寶七年(974)至八年,宋太祖趙匡胤遣軍攻滅割據江南地區的南唐的作戰。

宋滅南漢後,南唐後主李煜懼宋軍進攻,主動向宋行藩臣之禮,企圖繼續維持其統治,暗中卻繕甲募兵,積極備戰。開寶七年九月,宋以李煜拒命來朝為由,發大軍十數萬,戰船數千只,分兵進攻南唐。趙匡胤命曹彬為昇州西南面行營都部署,與都監潘美率水陸軍主力10萬,由江陵(今屬湖北)沿江向東進攻;命吳越王錢俶為昇州東南面行營招撫制置使,派丁德裕為先鋒並監其軍,率吳越軍數萬由杭州向北進攻;命王明為池州至嶽州江路巡檢戰櫂都部署,鉗制湖口(今屬江西)東西地區之南唐軍,保障主力東進。十月十八,曹彬率軍順江東下,直趨池州(今安徽貴池)。南唐軍開始以為宋軍例行巡邊,未加防範,繼見宋軍大至,乃棄城逃跑。宋軍乘勢千里長驅,連克峽口寨(今貴池西南)至當塗(今屬安徽)沿江州縣。閏十月二十三,宋軍佔領要隘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擊敗南唐軍兩萬。宋軍在採石跨江架設浮橋,保障後續部隊南下,並分兵南攻溧水(今屬江蘇)、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李煜聞訊,以為江寬水急,造浮橋古無先例,只派鄭彥華、杜真分率水陸軍各 1萬逆流反擊,被宋軍各個擊破。至次年二月,王明軍克鄂州(今武昌)。曹彬軍攻克溧水、宣州後,對南唐都城江寧(今南京),發起進攻。南唐軍10萬陣於城下,企圖依託秦淮水背城一戰。宋軍船隻未到,潘美為不失戰機,率部強涉秦淮河,大軍隨進,斬俘南唐軍1 萬多。餘部退入城中。四月,吳越軍佔常州(今屬江蘇)。

戰初,李煜本以為堅壁固壘,可以使宋軍疲憊而退師,遂委兵權於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每日於後苑談經講易,不問政事。五月,偶出巡城,見宋軍列柵城下,旌旗遍野,方知為左右所蔽,激怒之下,殺皇甫繼勳,並遣使召神衛軍都虞候朱令贇率上江(即湖口以西地區)軍入援。朱令贇怕王明軍乘其後,不敢輕進。九月,吳越軍克潤州(今江蘇鎮江),江寧陷入重圍。李煜一方面遣使赴宋請求緩兵,一方面嚴令催促朱令贇來援。十月十九,朱令贇率軍號15萬,分乘巨筏自湖口順江東下,直撲採石,企圖解江寧圍。宋太祖密令王明於獨樹口沙洲(今安徽安慶附近)多樹長木偽為帆檣,朱令贇疑為伏兵,領軍進皖口(今安慶西南),遭宋軍伏擊,大敗,朱令贇被俘,餘眾退走湖口,被王明軍消滅。江寧孤城無援,陷入絕境。李煜再遣使赴宋請求緩兵,宋太祖以“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6)為詞拒絕。宋軍打援獲勝,隨即由三面攻江寧,十一月二十七破城,李煜率臣僚出降,南唐亡。

宋攻滅南唐之戰,是一次較大規模的水陸配合作戰行動。宋軍在長江下游成功地架設浮橋,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是一個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