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

[拼音]:xiangcun jiaoyu yundong

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興起的一個社會運動,旨在從教育農民著手以改進鄉村生活和推進鄉村建設。它產生的原因較為複雜。一般說是由於有的教育工作者認為中國近代教育制度是抄襲外國的,不適合中國社會需要,更不適應中國農村社會的需要,農村教育特別落後,亟待改革。尤其是中國近代農村飽受天災人禍,農村經濟處於崩潰破產的邊緣之後,有的教育工作者就提倡“到鄉村去”、“到民間去”,不但極力鼓吹,造成輿論,而且實地從事,見諸行動。此後,關於“復興農村”、“建設農村”的呼聲就成為舊中國一種社會思潮。當時,全國各地倡導這種社會運動的人們,所站的立場、所持的觀點並不相同,目標也各異,所辦的鄉村事業也各有特點。有的以教育為中心;有的以生產為中心;有的以政治組織為中心;有的以自衛組織為中心;有的著眼於改造鄉村生活;有的把政治、經濟與教育事業綜合進行。但追溯此項鄉村事業的來由,一般均由教育開其端。嗣後因社會各階級各階層需要的不同,乃逐漸擴大範圍。最後,把各種鄉村事業(政治、 經濟、 教育等)加以綜合,仍以教育為樞紐,因而鄉村建設運動,也就成為廣義的鄉村教育運動。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自1923年10月由晏陽初任總幹事後,主要在城市從事平民識字運動,後來由分析文盲數量而注意農民,因研究農民教育而移往鄉村。1926年該會選河北省定縣為華北試驗區,特從翟城村入手,進行平民教育、農業改良、社會調查等工作。至1929年該會才集中全力以縣為單位在定縣進行實驗。他們用學校式、社會式、 家庭式“三大方式” 來進行生計、文藝、衛生與公民“四大教育”,企圖解決他們所謂中國農村的“四大病”,即:貧、愚、弱、私;並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建設”。

中華職業教育社於1926年曾在江蘇崑山徐公橋設立鄉村改進區,推行社會教育,改進小學教育。他們的目的是:提高文化,培養新農民,使農民有自治能力,同時改進農業。

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陶行知於1926年主張以鄉村學校作為改造鄉村生活的中心,強調要教育農民有徵服自然,改造社會的本領,能自立、自治、自衛等,並籌辦曉莊學校,於翌年春開學,成為鄉村教育運動的重要陣地。他企圖用教育來改造鄉村生活,帶有空想的成分,但他反對封建傳統教育和盲目“儀型他國”教育,這是有進步意義的。曉莊學校被國民黨政府封閉後,陶行知又創辦山海工學團,注重培養農民在軍事、生產、科學等方面的能力。

以梁漱溟為代表的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於1931年成立,除指導研究生和訓練鄉村服務人員外,並在鄒平、菏澤兩個實驗縣辦理鄉農學校、鄉學村學。這種學校是把中國宋朝、清朝曾推行的“鄉約”制度加以修改補充,以學校為外貌,由“鄉村領袖”(地主紳士)“學眾(農民)”和“有志於鄉村運動”的知識分子(教員)組成。這實際上是“政教合一”的組織,是政治、經濟、教育、自衛的綜合體,既對農民進行宗法思想教育和地主武裝訓練,又行使一鄉(村)的行政權力。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附設有農場,供本院學生進行農業實習,又是實驗縣農業推廣的場所。

30年代期間,以高陽為代表的江蘇省立教育學院設有研究實驗部,在無錫設了惠北實驗區、北夏實驗區等,進行鄉村成年民眾教育、電化教育、農事教育,實行改良蠶桑、養魚植樹開荒,增加農業生產等。

除了江蘇無錫、河北定縣、山東鄒平等處和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在巴縣開展鄉村教育運動外,還有上海立達學園農村教育科的工學實驗;浙江湘湖省立鄉村師範學校的農工試驗班;大夏大學民眾教育實驗區金家巷農村念二社民生本位的教育實驗;燕京大學設立的農村建設科及清河試驗區以及南開大學、 金陵大學、 燕京大學、協和醫學院與“平民教育促進會”曾合組的“華北農村建設協進會”等,都曾進行過研究實驗及訓練工作。“華北農村建設協進會”於抗日戰爭時期移至貴州定番,改稱“農村建設協進會”,下設鄉政學院,訓練各校四年級生和研究生。重慶的四川省立教育學院,是在四川鄉村建設學院的基礎上建立的,該院於抗日戰爭時期,曾在巴縣等地進行鄉村建設的研究實驗工作。晏陽初也於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附近的歇馬場創辦鄉村建設育才院,後改為鄉村建設學院。成都的華西協合大學文學院鄉村教育系於抗戰後改為鄉村建設系,在該系任課的教師主要來自定縣、鄒平和無錫;該系曾編輯出版《華西鄉建》刊物及《鄉農報》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洪流的衝擊下,鄉村建設或鄉村教育,到後來就逐漸衰落,不再成為一種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