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課本

[拼音]:jiage yu gongqiu

[英文]:price and supply and demand

市場上商品供給或需求的變動會引起價格的變動,價格升降又會反過來影響供給和需求。具體表現是:

(1)商品的價格高低會引起供求關係的變化,供求關係的變化會引起價格升降。這種關係,一方面表現為供給會朝著與價格相同的方向變動,價格升高,商品生產者能夠獲得更多利潤,就願意擴大生產規模,其他部門的資金也會轉移到該部門來建立新企業,使供給增加;價格降低,商品生產者獲利少或無利,會把資金轉向其他獲利較多的部門,造成供給減少。至於需求,則朝著與價格相反的方向變動,價格提高會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減少,價格跌落會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表現為價格會朝著與供給相反的方向及與需求相同的方向變動,即供給增多會使價格下降,供給減少會使價格上升;需求增多會使價格上升,需求減少會使價格下降。

(2)商品需求彈性大小對商品價格變動會有不同反應。因價格變動而引起的商品需求的相應變動率,叫做需求彈性或需求的價格彈性。它表明需求對於價格變動作出反應的靈敏程度。各類商品需求彈性大小不一,一般說,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小,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大;代用品或替代品少的商品需求彈性小,代用品或替代品多的商品需求彈性大;佔消費者支出比重大的商品需求彈性小,佔消費者支出比重小的商品彈性大;應急商品需求彈性小,非應急商品需求彈性大;專用性強的商品需求彈性小,用途廣泛的商品需求彈性大;壟斷性商品需求彈性小,競爭性商品需求彈性大。

(3)商品供給彈性大小對商品價格變化也有不同反應。市場上不同商品因價格變動而引起的供給變化程度是不一樣的,即各種商品的供給彈性有大有小。一般說,供給量不易變動的商品供給彈性小,供給量易於增加或減少的商品供給彈性大;受自然條件和資源條件影響小的商品,生產時間短的商品,生產技術比較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商品,以及產量增加而成本相應增加較慢的商品,增加供給比較容易,其供給彈性較大;反之,則供給彈性較小。供給彈性的大小通常用價格變動率與供給量變動百分率之比,即供給彈性係數來衡量。

(4)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是否適應,決定著價格總水平的升降。總需求和總供給基本適應時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物價總水平會有所上升,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物價總水平會有所下降。個別商品因供求變化而出現的價格升降,與價格總水平的升降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從社會再生產過程來看,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幾個環節是密切聯絡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從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來看,它們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和消費者,相互通過提供各自的產品而緊密地聯絡著。商品流通各個環節上的價格,表面看似乎是孤立存在的,事實上是一個相互銜接的價格系列,每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都會帶來種種連鎖反應。因而商品價格與供求的關係並不侷限於各種商品本身,而會在不同範圍和不同程度上擴充套件開來,與其他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於經濟執行過程,發揮其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