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

[拼音]:Guoji Gongchanzhuyi Yundong lishi

[英文]: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各國共產主義政黨領導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為推翻資產階級以及其他剝削階級的統治,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團結奮鬥的歷史。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及其國際組織建立、鞏固和發展的歷史;無產階級先進分子及其領袖人物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英勇鬥爭的歷史;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馬克思主義與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的歷史。以1847年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為開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迄今已經歷了一個半世紀。

運動的興起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科學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興起於19世紀中葉革命風暴的年代;在此後的資本主義和平發展時期,它的組織獲得廣泛的發展,影響日益擴大。

運動產生的歷史前提

19世紀上半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迅猛發展。在英國基本完成和在法、德等國相繼展開的工業革命創造了現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日益顯露,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逐漸激化。19世紀30年代起,西歐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它的主要標誌是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絲織工人的兩次起義(見里昂工人起義),1836~1848年英國的憲章運動以及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這些鬥爭超越經濟鬥爭的範圍,開始提出無產階級的政治要求,矛頭指向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資產階級統治。

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無產階級政治運動的出現,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客觀基礎。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K.馬克思、F.恩格斯研究總結工人運動的歷史經驗,批判地繼承人類思想文化史上多方面的優秀成果,特別是吸取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兩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核心,在19世紀40年代中期創立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準備了理論前提。

運動的發端

馬克思、恩格斯致力於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工人運動實踐相結合。1846年初,在布魯塞爾建立的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進行了準備。1847年6月在倫敦由正義者同盟改組成立的以德國工人為主體,吸收英、法、比利時等國工人蔘加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誕生。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戰鬥口號,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有了一個明確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它指導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勝利前進。

1848年歐洲許多國家掀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階級鬥爭特別尖銳的法國,無產階級充當推翻金融貴族專政的七月王朝的主力軍,武裝反抗資產階級,謀求自身的解放。1848年巴黎工人 6月起義是現代社會中兩大對抗階級間的第一次偉大戰鬥。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積極參加了歐洲1848年革命。在普魯士反動政府策劃的1852年10~11月科隆共產黨人審判案之後,根據馬克思的提議,共產主義者同盟於1852年11月解散。

第一國際

19世紀6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重新高漲。無產階級的第一個國際聯合組織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於1864年9月28日在倫敦成立(見圖)。馬克思是第一國際的創始人之一和它的實際領袖。各國無產階級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實現聯合,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從西歐擴充套件到東歐、美洲的十幾個國家。第一國際奠定了國際無產階級爭取社會主義鬥爭的基礎。它的精神產兒1871年巴黎公社(1792~1794)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創立新型民主國家、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英勇嘗試。1865年第一國際總部遷往美國紐約。第一國際共召開過 5次代表大會和兩次代表會議。巴黎公社革命失敗以後,國際工人運動面臨著各國反動勢力的迫害和內部 М.А.巴枯寧分子的破壞,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第一國際的組織形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根據馬克思的建議,於1876年7月在美國費城代表會議期間宣告解散。

在共產主義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科學社會主義不過是各種社會主義思潮或派別中的一種思潮、一個派別。馬克思、恩格斯研究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演變,總結1848年歐洲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以及整個第一國際時期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歷史經驗,作了長期艱苦的理論探索,發現並剖析了剩餘價值,透徹地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祕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發生、發展以至滅亡的歷史規律,系統地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描繪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兩個發展階段的特徵和輪廓。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很大的豐富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各種錯誤思潮和派別。在同蒲魯東主義和巴枯寧主義兩個主要機會主義派別的鬥爭中,以及在對英國工聯派、法國布朗基派、德國拉薩爾派的錯誤觀點和傾向的批評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贏得越來越多的工人群眾和社會主義者的擁護,逐步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確立了主導地位。

第二國際

19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形勢和國際工人運動發生巨大變化。資本主義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各國無產階級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是建立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積聚和訓練本階級的力量,準備迎接未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在馬克思、恩格斯指導和幫助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旗幟的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和組織相繼建立起來。1869年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於1875年與拉薩爾派合併,改名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又改名德國社會民主黨。它經歷了反抗俾斯麥政府的《社會黨人法》的艱鉅鬥爭,是當時最有影響、走在前列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世紀70年代,在丹麥、葡萄牙、美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19世紀80年代,在匈牙利、義大利、俄國、英國、挪威、奧地利、瑞典和瑞士等歐美國家,先後建立社會主義政黨或團體。

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倡導下,有22個國家的393 名代表參加的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創立無產階級新的國際組織第二國際。它是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和工人團體的國際聯合,一開始就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之上,比第一國際有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為一致的思想前提。但它相當龐雜和鬆散,沒有明確的綱領,它以每隔幾年召開一次代表大會為其主要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從成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瓦解,共召開 9次代表大會。第二國際,特別是它的前期(1889~1900)在組織、積聚革命力量,團結教育工人階級;積累議會鬥爭經驗,開展反對資本主義和軍國主義鬥爭;傳播馬克思主義,清除無政府主義影響;加強國際主義團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運動的壯大

20世紀上半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嚴峻考驗而進一步壯大,社會主義首先在俄國、隨後在歐亞一系列國家贏得勝利。

修正主義的泛濫和列寧主義的形成

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隨著資產階級策略的改變,國際工人運動內部發生新的分化,出現伯恩施坦修正主義。自1896年起,E.伯恩施坦在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從理論上篡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否定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修正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國際現象,各國的機會主義者麇集在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旗幟之下。各國無產階級政黨中的革命左派,首先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 A.倍倍爾、W.李卜克內西、R.盧森堡、F.梅林、K.李卜克內西、C.蔡特金等人,在不同程度上對修正主義進行了鬥爭。其他一些國家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人,如法國的J.蓋德、俄國的Г.В.普列漢諾夫、保加利亞的Д.布拉戈耶夫等人,也對伯恩施坦及其實踐中的同夥法國的米勒蘭分子進行了批判。

以 В.И.列寧為代表的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從思想上粉碎了小資產階級的民粹主義以及伯恩施坦主義的變種──經濟主義,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 2次代表大會上制定了黨章和黨綱,為建設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奠定了基礎。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了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人民革命運動──1905~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見俄國1905年革命)。

1910年前後,修正主義勢力由於以K.J.考茨基為首的中派向其靠攏而更為增強,在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中居於主導地位。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國際各黨大多數領導人蛻化為社會沙文主義者,站在本國政府一邊積極支援這場帝國主義戰爭。除Κ.李卜克內西在1914年12月德國國會通過新的軍事預算時大無畏地單獨投反對票以外,各國的機會主義領袖們都投票贊成本國政府的軍事預算和戰爭撥款。一些人還擔任了資產階級政府的部長。第二國際陷於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1915年9月齊美爾瓦爾德和1916年4月昆塔爾兩次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見齊美爾瓦爾德會議和昆塔爾會議)所形成的短暫的、過渡性的國際聯合,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國際(齊美爾瓦爾德聯盟)。由這次會議開始的活動,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運動。1915年12月,歐洲和美國28個社會民主黨中有13個黨和兩個黨內的8個反對派宣告加入這個國際,其後還有一批社會主義政黨和團體參加。考茨基中派在這個組織中居主導地位。由於以列寧為首的革命左派堅持鬥爭,該國際宣言指出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譴責社會沙文主義,批評社會和平主義。齊美爾瓦爾德運動最重要的成果是鍛鍊和加強了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組成齊美爾瓦爾德左派集團,為創立新的國際組織第三國際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孟什維克的鬥爭中,在指導俄國革命實踐和進行理論總結的過程中,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帝國主義論、社會主義將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民族解放運動、戰略和策略、黨的建設以及在小農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作出了光輝的理論貢獻。

十月革命的勝利和歐亞革命浪潮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集合點。它參加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導致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群眾革命情緒的高漲。1917年3月(俄歷2月),彼得格勒工人大規模罷工鬥爭,很快發展為武裝起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專制統治。俄國二月革命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列寧及時提出由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血腥鎮壓示威群眾的七月事變之後,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業已消失。布林什維克黨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在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勝利地奪取政權。革命從首都向外地、從城市向農村擴充套件,到1918年3月,全俄廣大城鄉基本上建立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宣告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開始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程序。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全面的經濟政治危機,激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歐洲和亞洲出現國際性的革命浪潮。在歐洲,主要有芬蘭1918年人民起義,1918~1919年德國革命,1919年3月匈牙利革命,先後建立為時短暫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見圖)。在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革命群眾鬥爭,1919~1920年義大利爆發工人佔領工廠、農民奪取土地的運動,1918年8月日本掀起“米騷動”,直到1923年還發生保加利亞反對贊可夫政權起義,德國薩克森、圖林根工人政府建立和漢堡工人起義以及波蘭克拉科夫工人起義等。所有這些革命鬥爭都衝擊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武裝干涉和血腥鎮壓之下先後遭到失敗。在亞洲,許多國家興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把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階段推進到了新民主主義階段,即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1927年展開轟轟烈烈的反對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革命運動。朝鮮在1919年爆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三一運動”。在土耳其、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相繼以不同的規模和方式掀起以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為主要內容的革命運動。

聯共(布)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

蘇維埃國家在列寧領導下取得1918~1920年國內戰爭和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勝利以後,從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糧食稅代替餘糧徵集制,在一定程度內允許私有經濟存在,利用商品貨幣關係溝通城鄉和工農之間的聯絡,鞏固工農聯盟,發展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是一條在俄國這樣一個小農經濟佔很大比重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1924年列寧逝世後,圍繞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黨內多次發生重大爭論。以И.В.斯大林為首的聯共(布)中央多數成員1924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反對派,1925年批判了所謂Г.E.季諾維也夫、Л.Б.加米涅夫新反對派,1927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盟。這幾次爭論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施加政治壓力,以至採取極端的組織措施,在黨內鬥爭中開創了不好的先例。1928~1929年,從如何看待和解決糧食收購危機開始,斯大林與Н.И.布哈林之間發生嚴重分歧。聯共(布)開展了批判所謂“布哈林集團” 右傾錯誤的鬥爭。其結果過早結束新經濟政策,強制推行農業全盤集體化,並在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觀點指導下於3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鎮壓運動,殺害和囚禁了大量無辜的領導人、幹部和人民群眾。

這一時期,蘇聯實行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高速度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儘管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蘇聯人民還是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蘇聯的強大及其影響,不僅保證了它在以後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的勝利,而且極大地鼓勵和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第三國際

在十月革命勝利和歐亞革命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國際共產主義隊伍在世界範圍迅速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在新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國際聯合。191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改名俄國共產黨(布),7個歐美國家成立共產黨,另外一些國家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19年3月,共產國際第1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有歐洲、亞洲、美洲21個國家35個政黨和左派組織的52名代表參加。中國、朝鮮和其他東方國家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列席。這次大會正式成立各國共產黨的聯合組織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共產國際是統一的世界性的共產黨,總部設在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的各國共產黨是它的支部。它強調集中的領導和嚴格的紀律,共產國際有權決定各國支部的綱領、策略和組織問題。各支部要定期向共產國際報告工作,執行它的決議。

共產國際前期,列寧在世期間,舉行過 4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團結和鞏固了各國革命左派的力量,在它的幫助和指導下,到1922年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共產黨。它在繼續批判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同時,開展了反對左傾機會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鬥爭。它提出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號召,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1924年以後,共產國際在斯大林的實際指導下進行活動,共舉行過 3次代表大會。為適應資本主義進入暫時相對穩定的形勢,共產國際總結各國革命運動的經驗教訓,加強各國共產黨的建設。同時滋長了“左”的傾向,把一國黨的經驗絕對化,提出各國共產黨實現布林什維克化的方針,並在一段時間內把社會民主黨作為主要打擊目標。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第 7次代表大會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強調在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有農民和其他民主派別參加的人民陣線,批判關門主義傾向,等等,對糾正某些“左”的錯誤起了積極的作用。共產國際中後期活動的主要偏向表現為片面強調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不顧各國的具體情況,任意干涉各國黨的事務,在各國黨內進行過火的鬥爭,動輒採取極端措施,以及要求各黨在自己的行動中服從蘇聯外交政策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以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集中統一的國際組織形式,不適合各國革命事業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廣泛的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3年6月,共產國際正式解散。歷史證明,這一決定有利於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創造性地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解決所面臨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初期的勝利

各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譜寫了光輝篇章。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蘇聯人民發揮了反法西斯戰爭主力軍的作用,為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作出偉大貢獻。中國和南斯拉夫等國的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領導本國人民抗擊侵略者,勝利地進行了民族革命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推動本國反法西斯力量建立統一戰線,組織大規模的抵抗運動和武裝鬥爭。東歐和其他各國的共產黨人分別進行了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游擊戰爭、組織抵抗運動、發動武裝起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反法西斯鬥爭。在世界範圍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歷史條件下,原美國共產黨總書記E.R.白勞德在1943年1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之後,宣揚德黑蘭協議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長期的信任和合作提供了保證,主張美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實行階級合作,放棄社會主義目標,並在1944年5月解散美國共產黨,另組共產主義政治協會。白勞德修正主義給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1945年,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共產黨人批判了白勞德主義。在此基礎上,W.Z.福斯特於同年7月重建美國共產黨。

經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的奮鬥和戰後初期的較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東歐的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德國東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亞洲的朝鮮北半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北半部(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等國取得政權,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連同蘇聯、蒙古在內,約佔世界人口1/4的近8億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49年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繼十月革命之後又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20、30年代克服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堅持革命武裝鬥爭、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的結果。

1947年9月,蘇聯、南斯拉夫、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法國、義大利等歐洲9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舉行會議,成立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它存在8年多時間,於1956年4月解散。在它活動期間,蘇、南兩黨衝突佔據了顯著地位。1948年6月、1949年11月,情報局兩次作出決議,譴責南斯拉夫共產黨和以J.B.鐵托為首的南共領導。這兩個決議引起連鎖反應,一些國家黨內相繼開展反對所謂“鐵托分子”的鬥爭。歷史證明,這些決議和鬥爭都是錯誤的。

20世紀上半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蓬勃發展和日益壯大的歷史時期。到1949年,全世界已有70多個國家建立了共產黨,有黨員2000多萬人。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中,共產黨成為本國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的強大力量。尤其重要的是社會主義越出一國範圍,在一系列國家取得了勝利。

獨立自主地探索前進的道路

20世紀下半葉,世界形勢發生新的深刻變化。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制度在鬥爭和競爭中共處;隨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興起和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各自的發展中出現新的歷史特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過反思、探索,在克服個人崇拜和思想僵化,確立各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的基礎上,適應歷史潮流,在不平坦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世界歷史新的課題

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歷史兩大主題。經過激烈的“冷戰”以及多次區域性戰爭和武裝衝突,在世界範圍內,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進入不穩定的和平共處局面。在國際關係上出現新的戰略格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兩個軍事集團互相對峙。軍備競賽和霸權主義給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和平生活造成嚴重損害或帶來威脅。在世界各地,各種形式的戰爭連綿不斷。維護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成為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首要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以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導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一系列國家的獨立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結盟運動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日益加強。發展經濟,擺脫貧困和落後狀態,是擺在廣大發展中國家面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當代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和國際經濟聯絡的擴大,向世界各國提出新的挑戰。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生產力的水平有很大提高,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普遍發展,社會結構、階級結構發生相應變化,向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主義運動提出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建設繼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逐步暴露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不健全以及經濟政治體制的不完善,與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60年代以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主要標誌的新的科學技術革命蓬勃展開,開始帶來社會生產力新的飛躍。能否適應變化了的新的形勢,正確解決新的歷史課題,再一次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能否繼續勝利前進的關鍵所在。

批判個人崇拜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後,蘇聯共產黨陸續採取措施開始糾正斯大林的某些錯誤。1956年2 月25日,蘇聯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閉幕前夕,Н.С.赫魯曉夫就批判斯大林問題作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祕密報告。同年6月,美國《紐約時報》將這個祕密報告公諸於眾,在全世界引起極大的震動。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藉機掀起了一股反蘇反共浪潮。各國共產黨對此發表了大量檔案和評論,總的認為,糾正斯大林的錯誤,消除對他的個人崇拜,是有利於蘇共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克服教條主義和思想僵化的積極步驟。但是,在對斯大林功過的評價、錯誤的根源和批評斯大林的方式等方面卻存在著嚴重分歧。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在各國共產黨之間的關係上出現了裂痕。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表明,糾正斯大林錯誤的影響,克服個人崇拜,是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50年代對斯大林所犯錯誤的批判有其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歷史的和認識的侷限,未能健康地深入發展。這一時期未能從理論上和黨政領導體制上進一步探索和消除產生個人崇拜的環境及其根源,因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個人崇拜問題;同樣,對斯大林所犯錯誤的認識和建設社會主義方針、路線的回顧,亦未能超越歷史形成的既定模式。隨著在實踐中認識的逐步深化,各國共產黨人在70、80年代先後把重新認識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規律提上了日程。

探索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義大利和法國的共產黨領導人曾指出意、法有可能通過與蘇聯不同的途徑實現社會主義。1956年P.陶里亞蒂提出“結構改革論”,認為用民主與和平方式對政治經濟結構進行逐步改革,就能使義大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70年代,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共產黨相繼提出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應只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必須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各自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西歐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多元化與和平的民主方式,採取不同於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模式走向社會主義。它們的主張曾被稱為“歐洲共產主義”。西歐其他一些共產主義政黨,還有一些非歐洲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也表示贊成或者基本支援這些觀點。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表明,各國無產階級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需要經歷漫長的歷史過程。沒有革命的形勢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勝利。迄今為止贏得勝利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都與戰爭有密切聯絡,從根本上說,是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陷於經濟政治全面危機、各種基本矛盾極度尖銳化的結果。通常所說十月革命道路,其主要之點在於由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領導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經過革命鬥爭從資產階級手中取得政權,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它反映了特定歷史階段無產階級革命的規律。承認十月革命的歷史地位並不妨礙或者限制各國共產黨對於各自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當今歷史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自身調節,近幾十年並未發生經濟政治的全面危機,各國階級結構和階級關係出現許多新的因素,這些國家的共產黨都在根據新的歷史條件和本國的具體實際,確定各自走向社會主義的各個階段的鬥爭任務和戰略目標。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50年代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有效途徑,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政治體制改革,以逐步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50年代初,在J.B.鐵托領導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在南斯拉夫實行工人自治,並在此基礎上於60年代中期擴充套件為整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見圖)。蘇聯共產黨從50年代開始對政治和經濟體制作過某些改革的探索,60年代曾經推行過新的經濟體制。匈牙利在60年代開始實行經濟改革,包括計劃制度、經濟調節制度和經濟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70~80年代,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相繼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不同方式開始進行經濟政治體制改革。М.С.戈爾巴喬夫就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以後,於1985年蘇共中央四月全會上提出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1986年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要求創造和革新,反對僵化思想和教條主義,決定對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改革,並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保證。1987年蘇共中央先後提出社會生活全面民主化的綱領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綱領。1988年改革進入實施業已制定的方針和綱領階段,擴及到各個領域。在意識形態方面,強調打破舊觀念,提倡“新思維”。

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路線,從各方面徹底糾正過去“左”的錯誤。這條路線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是堅持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遵循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開始探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1980年起,在全國農村逐步推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內容的經濟改革。1984年起,在城市開展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採取多種承包經營形式的經濟體制改革。與此同時,也相應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80年代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人民生活明顯改善。1989年十三屆五中全會作出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以克服經濟建設中遇到的暫時困難,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在中國,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堅持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民主與法制建設也在繼續沿著社會主義的方向,有領導有秩序地逐步進行。在努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切實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經濟發展逐步轉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表明,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有正確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對於取得革命勝利而又經濟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建設先進的物質技術基礎,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任何“超越”歷史階段的做法,必然要在實踐中碰壁,並帶來消極後果。1987年,中國共產黨明確指出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此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蘇聯共產黨對本國所處歷史階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隨之,有關社會主義社會的各種理論問題,如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內部矛盾、社會主義的商品貨幣關係、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形式、社會主義自治等等,在理論界展開深入的探討。

由於歷史的原因,社會主義各國的經濟建設大多沿襲蘇聯20、30年代形成而在40、50年代固定化的模式。它的主要內容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方針,生產資料以全民所有制(即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實行最大限度的公有化,高度集中的領導管理體制和單一指令性計劃為中心的計劃經濟,以及以黨代政等。當蘇聯作為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處在資本主義包圍之中而又面對嚴重的戰爭威脅之時,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模式在歷史上曾起了積極的作用。它以較短的時間基本實現國家工業化,增強了蘇聯的國力。但它同時存在著許多弊端,妨礙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和新的歷史條件,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消除多年沿襲的原有體制的弊端,制定相應的有效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探索新的途徑和方法。

社會主義是一種富有活力的、開放的社會形態,應該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吸收、借鑑資本主義的有益的管理經驗。逐步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建設,真正做到人民當家作主,廣泛參加國家事務,充分行使民主權利,對各級領導人和公職人員實行切實有效的監督。只有充分調動和利用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才能保證改革事業的順利進展。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通過改革來迎接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挑戰,並以改革的成果來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各國黨確立正常的相互關係

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各國共產黨之間在確立相互平等的正常關係方面取得了進展。40年代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錯誤地對待南斯拉夫共產黨,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斯大林不能容忍以鐵托為首的南共領導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等原則。50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批判斯大林的錯誤、當代爭取和平與社會主義的鬥爭以及各國共產黨的相互關係方面出現嚴重分歧。1957年11月14~16日,在莫斯科舉行12個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通過並發表《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宣言》(即《莫斯科宣言》);16~19日,64個黨的代表會議通過並公佈《和平宣言》。1960年11月,81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在莫斯科舉行會議,通過並發表《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宣告》(即《莫斯科宣告》)(見彩圖)。這些會議的召開和檔案的制訂是各國共產黨謀求消除分歧、維護團結所作努力的體現。由於未能恪守各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共產黨相互關係的基本準則,維護團結的努力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1961年10月蘇共第22次代表大會之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內部分歧公開化。隨之開始了一場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大論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於分裂。

60、70年代,西歐一些共產黨多次強調,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不存在任何“領袖黨”、“領導中心”,反對任何黨把自己的政治路線強加於人,反對任何重建新的國際中心組織的建議。主張各黨應有選擇本國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自由,一切不同觀點的討論必須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反對強加於人,反對以“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名義壓制別國黨,指揮別國黨為自己的戰略需要和外交鬥爭服務。中國共產黨歷來認為,各國共產黨之間的關係,應該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基礎之上,遵循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各國共產黨之間在政治上、道義上相互支援,相互援助;在組織上各自獨立。每一個黨各自對本國的革命事業負責,不需要別人指手畫腳。從70年代末期以來,經過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各國共產黨之間的關係有所恢復和加強,在新的基礎上增進友誼與往來。1989年5月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兩國領導人舉行高階會晤,兩國兩黨實現關係正常化。

一個半世紀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走過了既有無數成功和勝利、又有嚴重失誤和挫折的發展道路。截至1985年,全世界已有 110個共產主義政黨,8000多萬黨員。儘管在前進的道路上仍會遇到曲折和反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必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解決歷史提出的新課題,不斷取得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