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1893~1972)

[拼音]:yundongyuan de ziwo jiandu

運動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自己觀察和檢查自已的健康狀況,所以又叫自我身體檢查。觀察的結果,定期記載於訓練日記中,作為醫師檢查的一項補充。運動員通過自我監督,可及時瞭解某些身體異常變化,和醫師、教練員配合,及時調整訓練和比賽計劃,有助於預防過度訓練和創傷事故,也能使運動員養成注意遵守訓練原則和個人衛生的習慣。自我監督的內容包括主觀感覺和客觀材料。主觀感覺指一般感覺、睡眠、食慾、運動情緒等。客觀材料指脈搏、體重、肺活量、握力、背力、出汗情況等。這些材料要同時和訓練內容、比賽或測驗成績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運動員正常的自我感覺是精神飽滿,愉快,訓練積極性高,鍛鍊後稍有疲勞和肌肉酸累感,休息後很快恢復。如感到精神不振,無力,睏倦,頭暈,容易激動,區域性關節肌肉痠軟麻木,甚至疼痛,胸部憋悶,氣短,腹脹,腹痛等,都是異常現象。睡眠是生理需要,可使人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復體力。經常失眠,易形成過度疲勞。食慾在正常訓練情況下均良好,但在過度訓練、過度緊張或出現某些病態時會降低。在一次大運動量訓練後或緊張的比賽後即刻出現的食慾下降現象,是暫時的,很快會恢復正常。運動情緒是指運動員參加訓練和比賽的願望。訓練良好時,精神愉快,興奮性較高,體力充沛,運動成績一般也較好。在身體機能不佳時,可出現對訓練冷淡,甚至對場地、器械發生厭倦等情形。脈搏一般自橈動脈測得,也可按頸動脈測得,應注意脈搏頻率、節律性、搏動強弱等變化。安靜時,脈搏隨訓練程度的提高可能變慢,如突然出現加速或過緩,則要尋找原因。脈搏有時可隨呼吸而發生節律不齊,是正常現象;如出現明顯不規則,應及時報告醫師。體重在成年運動員中一般保持恆定,初參加訓練時可稍減輕,但不久可能回升。如體重持續下降,應注意是否有某種消耗性疾病或嚴重過度疲勞。一次大運動量訓練後,體重可能下降1~4公斤,但經1~2天之後又恢復正常。握力、臂力在訓練良好時均增加,持續下降是異常的。出汗多少因氣溫、飲水量、訓練水平和個人特點不同而各異。對某些容易發生創傷的專案,還應每天進行傷情監督。如肩部易傷專案,應做肩的反弓試驗,檢查肩袖是否受損;易患膝傷專案,應檢查是否有半蹲疼,以便及早發現髕骨軟骨病等,及時治療。女運動員還要記載月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