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裡希南,S.

[拼音]:Kezi'er Shiku

[英文]:Kizil Grottoes

中國的佛教石窟。又名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拜城縣城東約60公里、克孜爾鎮東南 7公里處,鑿建於木札提河谷北岸的懸崖上;現有編號共 236窟,其中窟形和壁畫儲存較完整的有81個窟,為新疆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窟內原有彩塑造像均遭毀壞,僅存1970年後新發現的數身。20世紀初,克孜爾石窟曾先後遭到日本、德國等國人的破壞,許多精美的壁畫、塑像和龜茲文書等被劫往國外。

克孜爾石窟大多數洞窟鑿建於4~7世紀(相當於十六國至初唐)。個別洞窟的年代,據放射性碳素斷代,為1世紀左右,亦有意見認為克孜爾石窟開創於3世紀後,13世紀伊斯蘭教傳入該地區,遂完全廢棄,延續時間長達1000餘年。早期洞窟,有類似於阿富汗巴米揚窟形,壁畫也有較濃厚的犍陀羅美術風格影響,但中原傳統漢畫線描技法在壁畫中也普遍使用,根據當地特點、反映當時社會世俗生活的石窟建築和畫面內容,都說明克孜爾石窟藝術是在本地區藝術傳統基礎上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又吸收了外來文化而形成的藝術結晶。

克孜爾石窟型別以禪窟(毗訶羅窟)和禮拜窟(支提窟)為主。禪窟數量較多,反映了早期佛教僧坐禪建窟和活動情況。石窟形制以長方形、分前後室、有中心塔柱的窟形為主,前室為縱券頂,中間用塔柱將前後室分開,兩旁開甬道。這種窟形是印度佛塔建築與新疆砂岩質洞窟建築的一種綜合體,有人稱“龜茲式”,即中心塔柱窟。此外還有的窟頂為方格式藻井、多重鬥四式藻井和穹廬頂,反映了龜茲不同時期石窟建築的獨特風格和發展過程。

中心塔柱窟的塔柱上,正面一般鑿佛龕,龕內雕塑1 身佛像,也有在塔柱四面作龕塑像的(現已基本無存)。前室比較寬敞,左右牆上的壁畫,多以方格為界,繪出呈各式姿態的佛說法圖。與兩壁相接的天界以上直到窟頂,皆用各種山石花樹組成密佈的菱形圖案,每個菱形格中各繪一個佛本生故事畫,也有在各個菱形格中各繪1身坐佛的。塔柱的佛龕以上,繪有伎樂天或供養飛天。後室低暗窄小,正面牆或鑿龕塑佛涅槃,或繪涅槃及諸弟子菩薩舉哀圖。四周繪焚棺圖、分舍利圖等。崖頂繪伎樂和飛天。這些以涅槃為中心的畫面,連同左右甬道兩壁的壁畫(有的繪天龍八部,有的繪菩薩或供養人像等),形成隧道式的畫廊,從而顯示出“右繞塔作功德”的效果。禪窟一般鑿建於中心塔柱窟旁,多為窟室一邊開甬道結構。窟內作橫券頂,主室靠外的牆上開明窗,室內一側作矮炕,另一側置有取暖爐。有些禪室兩側牆上還開若干小龕。這種建築樣式,至今在新疆天山以南農村中仍很流行。

克孜爾石窟壁畫內容,早中期以佛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佛傳故事為主。如第17窟中,每個菱形格畫面,可分辨出的本生故事就有:“鴿王焚身濟梵志”、“忍法龍慈心救毒龍”、“快目王施眼”、“子孝道父母”、“屍毗王割肉貿鴿”、“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月光王以頭施人”、“施達拿佈施濟眾”、“須闍提割肉奉崇”等約43幅。它為克孜爾石窟中佛本生故事最多的洞窟之一(見彩圖)。到了晚期,千佛、塔中焦佛內容增多。在大量佛像佛故事畫中,還儲存有如耕作等生產場面和新疆特有的動物形象。壁畫繪製手法,採用線條和暈染結合的手法,用線條勾勒物體輪廓,具有“用筆緊勁,屈鐵盤絲”的鐵線描特點,用暈染表現物體的明暗,增強立體感,亦稱凹凸法。壁畫顏色深重,對比鮮明強烈,多以紅、綠、藍為主色,基調偏冷,壁畫人物形象面相豐圓,身軀頎長,飛天軀體較呆滯,缺少輕盈的感覺。有一些造像衣紋稠疊,屬於“曹衣出水”一類畫法。不少壁畫留有龜茲文的題記。

克孜爾石窟塑像損壞嚴重,早期洞窟中有一部分為大像窟,主室正壁塑有高數米至10餘米的立佛像,左右側壁也有數列塑像,均已毀損。儲存塑像最多的第77窟中的塑像於20世紀初為德國人發現後劫走。從新 1窟僅存的 3身較早期佛塑像可以瞭解到當時雕塑的風格與同時期的繪畫風格一致。佛像軀體壯實,衣薄貼體,衣服的襞褶塑成條稜狀的突起,外施彩繪,如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的北魏早期造像手法很近似。

參考文章

克孜爾石窟及庫車境內石窟(KiziiGrottoesandgrottoesinKuqa)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