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規律

[拼音]:niushi yu xiongshi

[英文]:bull and bear markets

人們預料股票市場行情可能出現的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標誌

出現牛市的標誌主要有:

(1)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

(2)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

(3)企業大量買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場上的股票總量減少;

(4)大企業股票加入貶值者行列,預示著股票市場價格逼近谷底;

(5)近期大量的賣空標誌著遠期的牛市;

(6)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

(7)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

(8)內線人物(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出現熊市的標誌主要有:

(1)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

(2)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

(3)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

(4)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

(5)企業因急需短期資金而大量借債,導致短期利率等於甚至高於長期利率,造成企業利潤減少,使股票價格下降;

(6)公用事業公司的資金需求量很大,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常領先於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價格的跌落可視為整個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影響因素

引起牛市或熊市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為基本因素和技術因素兩大類。

基本因素

指來自股票市場以外的經濟與政治因素。這類因素常常能使股票行市發生巨大變動。有些投資者或投機者因此大發橫財,也有的傾家蕩產。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2)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3)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4)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

(1)戰爭影響。戰爭可引起與軍需工業有關的企業股票市場價格上漲。同時戰爭破壞交通運輸和民用工業生產,又會造成有關企業股票市場價格的跌落。

(2)政權更迭。政府領導人的更換,對社會公眾心理影響很大。有些人上臺,會引起股價上升,有些人下臺,會引起股價暴跌。如1963年美國總統J.F.肯尼迪遇刺就曾使股票市場價格暴跌。

(3)其他重大政治事件。例如,1971年美國總統R.M.尼克松宣佈H.基辛格將訪問中國後,臺灣股市連挫2天,股票指數從148.62點滑落7.16點。

技術因素

指股票市場本身產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與投機行為有關的交易量和交易方式的影響:

(1)搶購和拋售風潮的影響。市場上掀起搶購風,使人們紛紛購買股票,股價猛漲,形成牛市;而當市場颳起拋售風時,人們競相出售股票,股票狂瀉,則形成熊市。

(2)交易方式的影響。譬如,大量空頭(賣空)交易過後,隨著交易者乘股票價格降低大量購進,以歸還空頭時從證券公司借入的股票,往往會引起股票市場需求增加,股價上漲;而大量多頭(買空)交易過後,隨著交易者乘股票價格提高之機大量拋售股票,以歸還做多頭時從證券公司取得的貸款,往往會造成股票市場供給增加,股價下跌。

(3)大戶買賣行為的影響。一些資力雄厚的大企業或經紀人在股票市場上的舉動,對股價變動影響較大。他們大量購買股票,能夠吸引廣大投資者隨之購買,從而促使股價上升,形成牛市;如果他們大量出售股票,又吸引廣大投資者也隨之出售,從而促使股票跌落,形成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