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巖體電站

[拼音]:cidai jiluyi

[英文]:magnetic tape recorder

利用磁性材料的剩磁效應將被測量記錄在磁帶上的記錄儀表。用於記錄交變電量訊號或電量的瞬態變化過程。

結構和原理

磁帶記錄儀由磁頭、磁帶和傳動機構組成。磁頭又由帶有氣隙的環形軟磁鐵心和繞於其上的線圈組成。磁帶表面塗有一層均勻的磁粉。當磁帶記錄訊號時,傳動機構使磁帶按一定的線速度在記錄磁頭上平移。當記錄磁頭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鐵心中產生與電流成比例的磁通,而在鐵心空隙端通過的磁帶上的磁粉被磁化。磁帶離開磁頭後,磁帶上即留有與訊號成比例的剩餘磁化強度,從而使記錄的訊號能長久儲存在磁帶上。重放時,磁帶上的磁訊號通過重放磁頭還原成電訊號。磁帶上的訊號可用高頻去磁法抹去,使磁帶能多次使用。改變磁帶的移動速度可壓縮或延長時間軸,即可以快錄、慢放,或者慢錄、快放,便於分析快速瞬態過程或慢速長時間的過程。重放時可配上筆式記錄儀或光線示波器繪製曲線,也可配上資料處理裝置進行分析、處理。多磁軌的磁頭或裝有多個磁頭的多通道磁帶記錄儀,可同時對多個變數進行記錄,最多可有上百個訊號通道。

分類

磁帶記錄儀按工作原理分為直接式和調頻式兩種。直接式磁帶記錄儀(見圖)對輸入電壓訊號不進行波形變換,訊號經放大後記錄在磁帶上。

由於磁化場強H 和磁性材料的剩磁Br之間不是線性關係,只有中間一段是線性區,因此要在輸入電壓訊號上疊加一個振幅恆定的高頻訊號(稱為偏磁訊號),使被記錄的訊號始終處在Br-H 特性曲線的線性區,從而消除了重放訊號的畸變。調頻式磁帶記錄儀與直接式類似,只是輸入的電壓訊號先由調製器轉換成與之對應的頻率訊號,然後進入記錄磁頭。重放時,由解調器將來自磁帶的頻率訊號轉換成與輸入訊號對應的電壓訊號。此種記錄方式的優點是線性度較好。

效能

直接式磁帶記錄儀的可記訊號頻率高達 2兆赫,用於記錄高頻變化過程。但低頻響應效能差,記錄50赫以下的訊號有困難。調頻式磁帶記錄儀可記錄低頻甚至直流過程,工作頻率一般在0~200千赫左右;記錄準確度比較高,誤差最小為±0.1%。所以調頻式是廣泛採用的一種記錄方式。磁帶記錄儀的輸入阻抗較高,一般在幾十千歐以上,可用於記錄電壓訊號,或者記錄壓力、應力、應變、位移、振幅、速度、加速度、轉速、心電、腦電、聲等隨時間變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