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醇

[拼音]:Yicihui Shizhu

[英文]:Yicihui stone column

在河北省定興縣城西石柱村西北的小丘上。又稱北齊石柱。柱身正面刻有《標異鄉義慈惠石柱頌》頌文和“大齊大寧二年(562)四月十七日”題記。石柱的興建起源於義葬。北魏末年杜洛周、葛榮等率眾起義,定興地區正是戰場。起義失敗後,人民收拾殘骸合葬一處,立木柱紀念。後官府又易木為石,並刻《石柱頌》。

石柱高7米,分為柱礎、柱身、柱頂小屋三部分(圖1)。柱礎為2米見方的整石,上施蓮座。蓮瓣形式和刻工刀法古樸有力,為典型的北朝藝術風格。柱身為天然石材形狀,呈不等邊八角形,高4.5米,上刻頌文3000餘字和年代題記。

柱頂為長方形蓋板,上置一面寬三間的小型石屋,刻出地栿、柱子、櫨鬥、額枋、椽子、角樑和屋頂等。屋頂為廡殿式,而其正脊處為長方形小臺,同元明時期的盝頂相似,為早期屋頂中所罕見。石屋的正面和背面當心間各刻尖拱形佛龕一個,龕內刻佛像一尊。石屋側面和蓋板之下,浮雕出幾何形花紋,簡潔流暢(圖2)。在石屋當心間和次間的額枋上,尚存有墨筆繪畫痕跡。整個石屋所表現的結構、造型和藝術風格,均為研究北朝建築提供了實證。

參考文章

義慈惠石柱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