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堵漏

[拼音]:huanjing wuran yu ai

[英文]: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ancer

腫瘤包括良性瘤和惡性瘤(癌)。能誘發腫瘤的因素,統稱為致癌因素。由於長期接觸環境中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腫瘤,稱為環境(性)癌。癌症已是當今世界上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它和腦血管病、心臟病在人類死亡原因中佔前三位。研究如何發現、消除和控制環境致癌因素,是環境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致癌的環境因素中,有些是可直接引起腫瘤的致癌物,如煤焦油可誘發面板癌;還有一些是致癌危險因素,如吸菸、飲酒以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

環境致癌物的分類

環境致癌物可分為化學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三類,其中以化學致癌物的種類最多。誘發的腫瘤都有一定的部位(見表)如潛伏期。潛伏期一般為20年左右,長的可達40~50年,短的1~2年。

化學致癌物按致癌作用的機理可分成三類:

(1)不經過體內代謝活化就具有致癌作用的直接致癌物;

(2)必須經過體內代謝活化才具有致癌作用的間接致癌物;

(3)本身並不致癌,但對致癌物有促進作用的助致癌物。影響面最廣的是大氣和水中的多環芳烴、石棉、砷、氯乙烯和食品中的致癌性很強的黃麴黴毒素等。

環境致癌物的發現和發現方法

主要有下述三種方法。

流行病學調查

早在16世紀,不少學者已在人群中進行環境流行病學調查。1521年,在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南部施內貝格的一個金屬礦發現有半數以上礦工早死於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當時認為可能與礦山環境有關,稱為“山病”。到1879年,才確認這種病是肺癌。1921年通過礦區大氣環境的放射性測定,確認電離輻射是該礦肺癌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現在已知的許多環境致癌物都是通過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的。首先發現的致癌物有煤焦油、木焦油酚、芳香胺、礦物油、石油蠟、異丙油、苯、石油腳渣、石棉和砷、鉻、鎘、鎳,以及電離輻射、紫外線和酒精飲料、菸草、檳榔、寄生蟲等。除無機砷外,這些致癌物的致癌性都經動物實驗證實。癌症的潛伏期長,人類生存的環境又相當複雜,一種致癌物可以引起人體不同部位的腫瘤,同一部位的腫瘤又可以由多種致癌物引起,因此調查病因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如第一個化學致癌物多環芳烴化合物的發現,從1775年英國外科醫生P.波特發現煙囪清掃工患陰囊癌開始,到1915年經日本學者山極勝三郎和市川厚一用煤焦油多次塗抹兔耳,誘發面板癌成功,直至1933年J.W.庫克等人從煤焦油中分離出致癌的多環芳烴化合物被最終確認,前後經歷了一個半世紀。

動物實驗

動物實驗有助於環境致癌病因的因果關係的分析和致癌機理的研究。自從20世紀初人們用生命週期短的動物進行致癌實驗以來,發現不少可疑的致癌物。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到1980年已出版25卷有關化學致癌的專著中,介紹了140多種經動物實驗獲得充分證據的化學致癌物,這些發現既有助於對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的分析,又可縮短髮現新的環境致癌物的時間。例如氯乙烯的致癌作用(見氯乙烯汙染與肝血管肉瘤),便是先在1970年從實驗動物身上取得證據,然後在1974年才取得對人致癌的證據的;合成塑料用的雙氯甲醚的致癌作用也是先在1968年取得動物實驗資料,1973年才取得對人致癌的證據的。己烯雌酚、黃麴黴毒素、4-氨基聯苯、芥子氣等也都是首先通過動物實驗發現的致癌物。但動物實驗的資料僅能起到預測或篩檢的作用,不能代替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而直接外推到人。如何應用動物實驗的資料來評定化學物質對人的致癌危險性還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

生物學篩檢

為了能快速地鑑別新化學品、新農藥和新食品新增劑的致癌性,近十多年來人們應用了鼠傷寒沙門氏菌-哺乳動物肝微粒體酶篩檢試驗(艾姆斯試驗)、顯性致死試驗、哺乳動物細胞株基因突變試驗、染色體畸變試驗等致癌物快速生物學篩檢方法。例如,經致突變實驗陽性者可列為潛在致癌物,這就為工業上新產品生產的取捨提供初步依據。國際上對新化學產品致癌性的鑑定,已形成一套工作程式。一般通過快速生物學篩檢法(見環境化學致癌物快速篩檢)發現陽性後,再考慮進行動物實驗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和費用。

研究趨向

環境汙染與腫瘤關係的研究,最先突破的是職業癌。在生產環境中接觸的致癌物,濃度大,致癌性強,比較容易發現,而又容易就地消除或控制。如異丙油曾經是引起生產異丙醇的工人呼吸道癌高發的一種致癌物,它是在採用90%濃硫酸生產異內醇的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在工藝上採用75%硫酸後,致癌物異丙油即可消除。在生產環境中的一些致癌物,不僅工人可能接觸,而且有的還會逸散到居民的生活環境中,影響更多的人。居民中接觸的致癌物一般是低濃度、低劑量的,找出具有致癌危險的最低濃度或劑量,是環境醫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有些癌症的發生,受飲食、吸菸等生活習慣影響比較大,調查時需要擴大調查的地區,並採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隨著致癌機理研究的深入,已經證明癌症的發生,不僅與外環境有關,而且和人體的內環境也有密切的關係。致癌機理目前還不完全清楚。有關癌症的地理分佈和人群分佈及其與移民的關係等巨集觀方面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而微觀方面的研究則在向分子水平和量子水平發展。一些間接致癌物在體內代謝轉化為最終致癌物和DNA結合的持續存在可能是癌變的決定性因素。化學結構、DNA結合、酶譜活性和免疫機能以及調節功能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推動著癌症醫學檢測的發展。巨集觀、微觀研究的結合,內因、外因的結合,已成為癌症病因研究發展的趨向。

參考書目

WH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arcinogenic Risks, IARC Scientific PublicationNo.13, IARC,Lyon,France,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