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製圖

[拼音]:daqi wuran zonghe fangzhi

[英文]:integrated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把大氣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統一規劃能源結構、工業發展、城市建設佈局等,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汙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淨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

大氣汙染按影響範圍可分為區域性汙染、地區性汙染、廣域汙染和全球性汙染。地區性汙染和廣域汙染是多種汙染源造成的,並受該地區的地形、氣象、綠化面積、能源結構、工業結構、工業佈局、建築佈局、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氣汙染物又不可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處理,因此只靠單項治理措施解決不了區域性的大氣汙染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從整個區域大氣汙染狀況出發,統一規劃並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氣汙染。

減少或防止汙染物的排放

(1)改革能源結構,採用無汙染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水力)和低汙染能源(如天然氣、沼氣、酒精)。

(2)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料脫硫、煤的液化和氣化),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汙染大氣的物質。

(3)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如改革爐灶、採用沸騰爐燃燒等)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量。

(4)採用無汙染或低汙染的工業生產工藝(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汙染的原料,採用閉路迴圈工藝等)。

(5)節約能源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

(6)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

(7)及時清理和妥善處置工業、生活和建築廢渣,減少地面揚塵。

治理排放的主要汙染物

燃燒過程和工業生產過程在採取上述措施後,仍有一些汙染物排入大氣,應控制其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使之不超過該地區的環境容量。主要方法有:

(1)利用各種除塵器去除煙塵和各種工業粉塵。

(2)採用氣體吸收塔處理有害氣體(如用氨水、氫氧化鈉、碳酸鈉等鹼性溶液吸收廢氣中二氧化硫;用鹼吸收法處理排煙中的氮氧化物)。

(3)應用其他物理的(如冷凝)、化學的(如催化轉化)、物理化學的(如分子篩、活性炭吸附、膜分離)方法回收利用廢氣中的有用物質,或使有害氣體無害化。

發展植物淨化

植物具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截留粉塵、吸收大氣中有害氣體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積的範圍內,長時間地、連續地淨化大氣。尤其是大氣中汙染物影響範圍廣、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植物淨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業區有計劃地、有選擇地擴大綠地面積是大氣汙染綜合防治具有長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

利用環境的自淨能力

大氣環境的自淨有物理、化學作用(擴散、稀釋、氧化、還原、降水洗滌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汙染物總量恆定的情況下,汙染物濃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佈同氣象條件有關,認識和掌握氣象變化規律,充分利用大氣自淨能力,可以降低大氣中汙染物濃度,避免或減少大氣汙染危害。例如,以不同地區、不同高度的大氣層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變化規律為依據,可以合理地確定不同地區的煙囪高度,使經煙囪排放的大氣汙染物能在大氣中迅速地擴散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