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螺

藥材名稱:小杉藻

名稱出處:《藻類名詞及名稱》

概況

基源:為杉藻科杉藻屬植物小杉藻的藻體。

原植物:小杉藻Gigartina intermedia Sur.,又名小松藻(《全國中草藥彙編》),茶葉藻、茶米菜(臺灣)。

形態:藻體紫紅色,偃伏,高1~2cm,有時可達45cm,密整合團,有光澤,軟骨質。藻體匍匐部分向下生附著器,向上生出直立枝,分枝極不規則,略成羽狀,扁平,強烈反曲,末端尖銳,枝間常被附著器相連。體表向外常生出一些小突起。皮層由密貼放射狀分枝的體細胞組成,髓部由無色絲體交織構成。四分孢子囊深埋髓部附近,呈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突出藻體表面,上生1囊孔。(圖見《浙江海藻原色圖譜》.73頁.圖110)

生境與分佈:生於中潮帶岩石上。分佈於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日本也有分佈。本種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溫帶性海藻。

藥性

性味:甘、鹹,寒。

功效:清熱,和胃,通便。

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便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