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根

藥材名稱:土壇樹

名稱出處:《海南植物誌》

概況

基源:為八角楓科八角楓屬植物土壇樹的根及葉。

原植物:土壇樹Alangium salviifolium(L.F.)Wanger.(Alangium lamarckii Thw.,Grewia salviifolia L F.),又名割舌羅(《海南植物誌》)。

形態:落葉喬木或灌木,常直立,稀為攀援狀,高約8m。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小枝近圓柱形,老時紫褐色或黃褐色,有顯著的圓形皮孔,有時具刺。單葉,葉片厚紙質或近革質,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頂端急尖而稍鈍,長7~13cm,寬3~6cm。聚傘花序,生於葉腋,有花3~8朵,花葉常同時開放;總花梗長5~8mm;花梗長7~10mm;有小苞片3枚,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花白色至黃色,具濃香;花萼裂片闊三角形,長達2mm,兩面均有毛;花瓣6~8,線形,長1.5~2cm,外面被絲毛;雄蕊20~30,花絲纖細,具肉質花盤;子房1室。核果卵圓形或橢圓形,長約1.5cm,寬0.9~1.2cm,幼時綠色,成熟時由紅色至黑色。頂端有宿存的萼齒。花期2~4月,果期4~7月。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200m以下的疏林中。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南部沿海地區。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及非洲東南部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根、莖、果實和種子均含吐根酚鹼(Cephaeline),根、莖、種子並含吐根亞鹼(Psychortrine);根、莖還含八角楓塊鹼(Tubulosine)和喜樹次鹼;種子、根含吐根鹼。另外,根含毒藜鹼、異八角楓塊鹼(Isolunulosme)、去甲基吐根亞鹼(Demethyl-psycholine)、南八角楓鹼(Alangicine)馬爾金鹼(Marckine)、馬爾金次鹼(Marcktdine)、dl-豬毛菜鹼(dl-Salsoline)、異吐根酚鹼(Isocephaeline);莖皮另含去甲基吐根亞鹼、去甲基吐根酚鹼;葉含南八角楓葉鹼(Alangimarckine)、去氧八角楓塊鹼、安可靈((Ankorine),南北角楓甙(Alangi-side)、開聯番木鱉甙(Secologanin)、馬錢甙酸、肉豆蔻酸、膽鹼;種子還含阿拉馬爾金鹼(Alamarckine)、南八角楓馬爾鹼(Alangimarine)、南北角楓馬爾次鹼(Alangimaridine)、去氧八角楓塊鹼(Deoxytubulosine)。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