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蓬草

藥材名稱:美人蕉根

名稱出處:《楓窗小牘》、《植物名實圖考》

概況

異名:木蕉(《生草藥性備要》),虎頭蕉(《本草綱目拾遺》)、觀音姜(《南寧市藥物志》),小芭蕉(《四川中藥志》)。

基源:為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植物美人蕉的乾燥根莖。美人蕉屬全世界約55種;中國原產的美人蕉1種,藥用。此外引入種植的約8種,大部供庭園觀賞用。

原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C.chinensis Willd.)

歷史:《植物名實圖考》引《楓窗小牘》謂:“廣中美人蕉大都不能過露節,唯鄭皇后宅中鮮芪倍常,盆盎溢坐,不獨過冬,更能作花。”又引群芳譜謂:“美人蕉產福建福州府者,其花四時皆開,深紅照眼,經月不謝,中心一朵,曉生甘露。”按其敘述及附圖應為本種。

形態:植株全部綠色,高可達1.5m,有粗壯的根莖。葉片卵狀長圓形、長10~30cm、寬達10cm。總狀花序疏花;略超出於葉片之上;花紅色,單生;苞片卵形,綠色,長約1.2cm;萼片3,披針形,長約1cm,綠色而有時染紅;花冠管長不及1cm,花冠裂片披針形,長3~35cm,綠色或紅色;外輪退化雄蕊3~2枚,鮮紅色,其中2枚倒披針形,長3.5~4cm,寬5~7mm,另一枚如存在則特別小,長1.5cm,寬僅1mm;脣瓣披針形,長3cm,彎曲;發育雄蕊長2.5cm,花葯室長6mm;花柱扁平,長3cm,一半和發育雄蕊的花絲連合。蒴果綠色,長卵形,有軟刺,長1.2~1.8cm。花果期3~12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5冊.599頁.圖8027)

生境與分佈:中國南北各地常有栽培。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挖根莖,去淨莖葉,晒乾或鮮用。

化學性質

根莖含澱粉、脂肪、生物鹼、樹膠。葉含揮發油及綠原酸。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