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蓋陰石蕨

藥材名稱:金絲帶

名稱出處:《陝西中草藥》

概況

異名:金腰帶(陝西)。

基源:為梅衣科金絲屬植物金絲帶的地衣體。

原植物:金絲帶Lethariella zahlbruckneri(Dr.)Krog(Usneazahlbruekneri Dr.)

歷史:近年來本品主要用於除風祛溼、治勞傷、腰腿疼痛。在《陝西中草藥》中的學名誤用綠樹發Alectoria virens Tayl.但在文字的描述中,即包含金絲帶所特有的“金黃色”特徵,又有綠樹發所具有的“淡黃綠色”和“往往縱裂可見髓部”等特徵。而後《中藥大辭典》、《全國中草藥彙編》及《中國藥用孢子植物》也一直引用Alectoria virens Tayl.這一學名,現應改正為妥。

形態:地衣體細絲狀,較柔軟,懸垂,長10~20cm或超過:分枝二叉狀或不規則,枝圓柱狀或分叉間略扁平,主枝軟短,長約2mm;次生分枝常一側單叉或三叉分枝,其上生有稀疏的小纖毛;表面呈赭石黃色或淡黃褐色,莖部為汙灰色,無光澤,平滑或有細皺褶,無粉芽和裂芽。皮層較完整,厚約42.2μm,褐黃色,髓層厚118~173.2μm,疏鬆,藻細胞分散於其中;中軸淺棕色,半透明,緻密,粗壯,直徑約674.6μm。(圖見《中國藥用地衣》,圖版ⅩⅠⅠI 58)

生境與分佈:生於高山(3000m左右)的松樹林中樹上或枯木上。分佈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藥性

性味:甘、苦,平。

功效:祛風活絡,補腎壯陽,調經止血。

主治:腰腿疼痛,半身不遂,腎虛腰痛,陽痿,頭暈,月經不調,白帶,創傷出血。 《中藥大辭典》:“除風溼,止血止痛,調經活血,鎮靜安神,健脾胃。治勞傷腰腿痛,外傷出血,月經不調,子宮脫垂,白帶,精神病,癇症,半身不遂,陽痿,頭暈目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服。外用:研末撒。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陝西中草藥》:“治腦貧血,頭暈眼花:金絲帶、手兒參、藁本各9g,石菖蒲6g,鹿銜草12g。煎湯服。” ②《陝西中草藥》:“治外傷出血:金絲帶、天蓬草、石菖蒲各等量。共研細末,撒敷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