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酚中毒

[拼音]:fubu chuangshang

[英文]:abdominal trauma

腹部創傷在平時和戰時都比較多見。平時發病率僅次於頭、胸部而佔第三位。多由生產或交通事故造成,少數為吞嚥異物和醫源性創傷。腹部創傷的傷情輕重不等。主要取決於是否合併內臟損傷,有內臟損傷者病情嚴重,死亡率可高達10%以上;合併頭、胸部創傷時,病情更為危重。因此,對腹部創傷必須儘早診斷,及時治療。

腹部創傷範圍較廣,凡橫膈以下,盆底以上軀幹部的創傷,均屬腹部傷。包括腹壁、腹腔內臟器(肝、脾、胃腸等)、盆腔臟器(直腸、子宮、膀胱等)、腹膜後器官(腎、胰、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等)和橫隔、盆底本身的損傷。腹部創傷屬於普通外科治療範圍。由於骨折有共同的診治標準,脊柱和骨盆的骨折常劃歸矯形外科(骨科)處理。這類骨折常合併腹膜後或盆腔臟器損傷,不能忽視。

20世紀以來,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腹部創傷的死亡率逐漸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死亡率為85%,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53.5%,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25%。朝鮮戰爭期間美軍腹部創傷死亡率為12%,越南戰爭期間為10%,和平時期腹部穿透傷死亡率在發達國家已降到3~5%。

分類

腹部創傷可分為開放傷和閉合傷兩大類。開放傷多由利器或火器所致,按腹膜是否破損又分為穿透性和非穿透性兩種。穿透傷多數傷及臟器,診斷常較明確。閉合傷常由擠壓、碰撞、拳擊、足踢等鈍性暴力引起,故又稱鈍性損傷;易傷及實質性肝器如肝、脾、腎、胰等;也可傷及空腔臟器如膀胱或胃腸道等。

診斷要點

要注意以下幾點。

確定有無內臟創傷

單純腹壁挫傷一般症狀輕微,多無發熱、內出血或其他全身表現。個別病例因腹壁血管破裂而出現血腫,可有侷限於受傷部位的疼痛、觸痛及腫塊等,隨時間的延長症狀可逐漸緩解。對某些難於判斷的開放傷,可作傷道造影,以明確傷道是否通入腹腔。

判斷內臟損傷性質

內臟損傷有空腔臟器破裂或實質臟器創傷兩種,各有其表現特點:

(1)空腔臟器破裂主要表現為急性腹膜炎。體溫逐漸升高、脈搏增快;腹痛加劇,腹式呼吸運動受限,腹部有壓痛、反跳痛、肌抵抗;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X線檢查多可發現氣腹。後期出現感染性休克的一系列表現,但一般不會在數小時死亡。

(2)實質性臟器損傷,主要表現是腹內出血。肝或胰腺損傷時,因膽汁、胰液流入腹腔,可有化學性腹膜炎的表現,臨床可有腹膜刺激徵。出血多時,腹部叩診有移動性濁音,同時很快出現貧血徵象,血紅蛋白逐漸下降,陷入失血性休克狀態,若不及時搶救,短期內即會危及生命。

輔助檢查

診斷性腹腔穿刺術有實用價值(圖1)。抽到液體後,根據其性狀(血液、胃腸內容物、膽汁或尿液等),推斷哪類臟器受損,其診斷正確率可達到90%以上。若抽到的血液不凝固,多為實質性器官破裂出血,因腹膜的脫纖維作用而致血液不凝;若抽出的血液迅速凝固,多為穿刺入腹壁血管或血腫所致。還可將抽出的液體置顯微鏡下觀察。疑有胰腺損傷時,可測定抽出液的澱粉酶含量。有時腹內液體較少或穿刺針被堵塞而抽不到液體,這並不能完全排除內臟損傷的可能,應繼續嚴密觀察,必要時可重複穿刺或行診斷性腹腔灌洗術 (圖2)。女性傷員可作後穹窿穿刺。

需同時注意有無腹膜後器官膈肌和其他部位及系統

的創傷

如泌尿系統創傷常有血尿;腎損傷有腰部疼痛和腫脹或有區域性瘀斑等。腹膜後大血管破裂若未破入腹腔,可在腹膜後形成大血腫並引起休克。由於膈肌隨呼吸運動而上下移動,呼氣時可高達乳頭水平,故下胸部穿通傷常波及膈肌或腹腔內臟器,造成胸腹聯合傷。膈肌穿孔後會形成膈疝,需及時修補。合併肝臟損傷時,還可形成膽道胸膜瘻。胸或背部有骨折的傷員,有傷及腹部器官的可能,如肋骨骨折可合併肝或脾破裂;腰椎橫突骨折的症狀需與腎、十二指腸創傷相鑑別;骨盆骨折可伴有盆腔臟器損傷或腹膜後血腫等。

處理原則

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急救

凡疑有內臟損傷者均應禁飲食,預以輸液,並作好輸血準備。開放傷有腸管脫出時,可用生理鹽水紗墊敷蓋,外加無菌敷料包紮,或外罩盆、碗後包紮。原則上不應將內臟還納,以免汙染腹腔,但若脫出腸管甚多,現場無條件處理時,經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後,可將腸管送入腹腔;並應及時轉送,以免過久暴露及過度牽拉系膜根部加重休克。若有顱腦、胸部、骨折等複合傷,應一併採取急救措施。

監護及觀察

嚴密觀測病情變化有重要意義。傷後24小時內應注意測量血壓、脈搏和呼吸,至少30分鐘一次;每30~60分鐘檢查腹部體徵,並測定體溫和血紅蛋白。觀察尿、大便、嘔吐物的性質和量。這些觀測有助於明確診斷和判斷病情發展。傷員脈搏加快,體溫上升,腹膜刺激徵更明顯時,提示空腔臟器破裂有發展;若血紅蛋白和血壓下降,脈壓變狹,脈搏加快,甚至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等,便表明內出血量很大,需及時處理。觀察期間應臥床休息,適當應用抗生素。開放性創傷時應預防性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診斷不明確時,禁用嗎啡、呱替啶等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

治療方針

單純腹壁挫傷大多經非手術治療即可痊癒。下述情況可在嚴密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空腔臟器無穿孔,或雖有小穿孔,但腹膜炎已限局;實質臟器有挫傷或破裂較小者,如腎挫傷、膀胱挫傷、腸繫膜小血腫、腹膜後血腫等。腹脹者應用胃腸減壓,適當輸血輸液及應用中西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雲南白藥等予以止血、散瘀、止痛。

已有明顯臟器破裂徵象,腹膜炎症狀及體徵逐漸加重,或有進行性貧血或休克者,均應於做好術前準備後及時手術治療。腹部損傷手術有探查及治療兩個目的。必須仔細探查,勿遺漏損傷,例如發現橫結腸繫膜根部血腫時,要確定是否有十二指腸甚至腎臟損傷;發現一處腸穿孔時,要想到有多處穿孔的可能,應檢查腸道全長。探查清楚,診斷明確後,選用適當的處理方式。如肝破裂需行清創、止血、縫合裂口、甚至肝葉切除術;胃腸道損傷需作修補、腸切除或腸造口術;膀胱破裂修補後應同時行膀胱造瘻或留置導尿管。大血管損傷則根據情況進行結紮、修補或用自體血管作綴片修復。脾破裂的發病率佔各種腹部創傷的40%以上,既往多行脾切除術,近年來為了保留脾臟的免疫功能,逐漸開展了裂口縫合和脾部分切除術。

參考書目

盛志勇、黎沾良:腹部創傷,見吳階平、裘法祖主編:《外科學》,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