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

[拼音]:geli

[英文]:isolation

為了避免傳染病病人傳染他人而將病人與其他人隔開的措施。隔離措施有許多種,主要根據具體疾病傳染性的大小和傳播途徑的不同,決定採取何種措施。對於傳染性極強的烈性傳染病,如霍亂、鼠疫則須採取“嚴密隔離”的措施;對於呼吸道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白喉、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則需採取“呼吸道隔離”措施;對於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等則需採取“消化道隔離”措施;對於接觸傳播的傳染病,如面板炭疽、破傷風等則應採取“接觸隔離”措施;對於昆蟲傳播的傳染病,如瘧疾、斑疹傷寒(流行性)、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則應採取“蟲媒隔離”措施。另外還有所謂“床邊隔離”,主要用於消化道傳染病。隔離期的長短應根據每種傳染病的最長傳染期而定。有的傳染病如痢疾、傷寒、白喉、猩紅熱等,能在病人標本中檢測到病原體,則應在臨床症狀消失後,進行2~3次病原體檢查(每次間隔2~3天),結果均陰性時方可解除隔離。有些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等,無法進行病原體檢測但有規定的隔離期,如麻疹的隔離期為出疹後5天,流行性感冒為退熱後2天等。除了傳染病病人需要隔離外,接觸傳染病的接觸者也應隔離觀察,這稱為留驗。若托幼機構或集體單位內有多數對該種傳染病的易感者,則發現傳染病病人後應對接觸者進行留驗,留驗期間若接觸者發病則應立即隔離、治療。若接觸者未發病,觀察期滿即可解除隔離。觀察期應按最長潛伏期計算,例如麻疹的潛伏期為6~21天,則接觸麻疹的易感者就應留驗21天,21天后仍未發病即可解除隔離。各種常見傳染病的隔離期、潛伏期及接觸者的觀察期見表。

隔離

隔離

參考文章

什麼是電氣隔離?電氣技術帶負荷拉隔離開關有哪些危害?電氣技術隔離開關的操作原則是什麼?電氣技術簡述帶隔離容器的儀表的投入程式?自動化隔離開關合不上閘如何處理?電氣技術高壓隔離開關的每一極用兩個刀片有什麼好處?電氣技術隔離開關可用來進行哪些操作?運輸/通用隔離開關的型號是如何表示的?運輸/通用隔離開關為什麼不能用來接通或切斷負載電流和短路電流?運輸/通用操作隔離開關有哪些注意事項?運輸/通用

上一篇: 視覺性空間定向障礙

下一篇:花柳性淋巴肉芽腫